聚焦热点
【热点1】
近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強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超越已保持了23年之久的45万高斯稳态强磁场的世界纪录。我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自投入使用以来,已运行超过50万个机时,为国内外170多家科教机构提供了实验条件,支持科研人员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工程技术等领域开展3000多项前沿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科研突破。
近年来,我国着力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捷报频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上海光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散列中子源等一批大国重器建成应用,成为开展基础研究、获取原创成果的有效抓手,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解读
1.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能够牵引、带动多方面的创新,产生强烈的外溢效应。如为“中国天眼”研发的抗疲劳索网技术,就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大显身手。
2.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具有强烈的磁力效应,能够集聚、培养顶尖科技人才,吸引一流科学家入驻,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奠定人才基础;还有利于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热点2】
驱车驶入腾格里沙漠,可见滚滚黄沙之上覆盖着一层工整的“鳞甲”:数千块光伏面板纵横排列,将丰富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宁夏的沙漠中,这样的光伏电站日益增多。
近年来,东部的科研机构和西部的能源企业联合攻关,不断突破新能源消纳技术瓶颈,带动了东西部协作以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比如防洪减灾工程技术助力宁夏守护黄河安澜,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和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为宁夏粮食增产增收再添保障,奶牛乳腺炎防治技术新进展提升了宁夏畜牧业经济效益……“区外研发、区内转化”的人才使用方式,为推动东西部协作高效运行、行稳致远注入了正能量。
解读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点。东部为西部提供科技创新资源支持,将促进西部实现跨越提升,有助于弥补发展短板、缩小地区发展差异。
2.科技蕴含发展潜力,协作开启美好未来。腾格里沙漠的光伏面板向阳运转,犹如东西部科技合作的实践,为推进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热点3】
近日,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颗为观测“绿水青山”而设计的卫星,能够实现对植被生物量、大气气溶胶、植被叶绿素荧光等要素的探测和测量,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摸清生态家底、监测碳储量及其变化情况。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句芒号”卫星研制团队围绕高精度获取植被信息、叶绿素荧光等课题展开研究,先后攻克热控、载荷控制、数据传输等技术难关,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凭借这些计算森林碳汇能力的核心数据,“句芒号”可以量化评估全国的固碳成效,还能更好地推算出全球的碳汇状态,从而为碳汇交易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进一步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解读
1.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一场具有变革意义的同台竞技。“句芒号”的成功研发,再次证明了科技创新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引领作用。
2.实现“双碳”目标,要依靠科技创新,特别是做好自主创新。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蓝图已经绘就,目标正在前方,关键是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坚决打好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