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的变化及备考策略

2022-05-30 21:26:55周悦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科考查学生

周悦

[摘   要]近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更加强调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而非对知识的记忆。基于此,地理学科的备考策略也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关键词] 地理;全国卷;变化;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0-0096-03

如何在高考中获得理想的成绩,是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关心的问题。下面谈谈近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的变化和相应的备考策略。

一、近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的突出变化

(一)聚焦时代主题,弘扬核心价值,彰显立德树人导向

近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的背景材料更加关注现代生活和社会发展,注重展示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如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3题,背景为浙江丽水玻璃管和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改变了我国高端玻璃管依赖进口的局面。又如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3题,选择云南元阳阿者科村通过发展旅游业扶贫的案例,展示了新时代我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政策,增强勇于担当历史重任的意识,彰显了立德树人的导向。

(二)从偏重测试综合知识转向偏重考查综合思维,考查研究问题的办法,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的综合性考查要求

例如有关雪线的问题考查,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有一道题让学生读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分布的图(见图1),回答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图中哪条曲线。

该题考查影响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因素以及全球气温、降水在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的知识。全球气温总体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②是气温曲线。根据课本三圈环流图及相关知识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较多,因此③是降水量曲线。雪线高低受降水和气温影响,因此①是雪线高度曲线。这是偏重考查综合知识的题。

再看近年的题。2020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9~11题考查堪察加火山群的火山锥阳坡的林线与雪线的高低情况,以及林线升高、雪线降低所表明的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还有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林线和雪线高度的变化情况。学生要解答这些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综合思维能力。

又如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9~11题,本题组没有考查造礁珊瑚的生活习性相关知识(造礁珊瑚对水温、盐度、水深和光照等条件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而是考查珊瑚礁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了解地貌发育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机理。

(三)从偏重教材内容转向延伸教材内容,设问新颖深入,问题贴近材料,主题鲜明,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的创新性考查要求

高考命题材料一般情境新、角度新、包装新,材料所涵盖的有用答题信息量大,很多题目的答题要点都是材料所给内容的延伸,各小题都围绕着材料设置。例如,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36题的背景材料是学生所熟悉的课本案例——德国鲁尔传统工业区,但考查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有一定差别,教材讲的是德国鲁尔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工业区衰落的原因、综合整治的措施,而本题的问题设置却是结合图片考查与该区保健业发展状况有关的内容。新颖的问题设置能促使学生思考与创新。又如,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7题第4小题“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这属于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而且试题材料源自真实情境。这类题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不同人会有不同看法,这更能测试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从偏重理论知识转向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例如有关气候特征的考题,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4题让学生读图(见图2)回答:

气候特点为“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

A.T              B. Q              C.R              D. S

该题考查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及其分布地区。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其分布地区大致位于南北纬30°至40°大陆西岸。根据这个知识可知选项B符合题意。该题偏重理论知识的考查。

而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Ⅲ卷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澳大利亚(见图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见图4)。据此回答:

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3所示的()

A. ①地附近               B. ②地附近

C. ③地附近               D. ④地附近

此题考查澳大利亚某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该地区炎热干燥,自然景观极度荒凉,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②地符合这一特征。题中所述的地下住宅分布于②地附近地区,有利于“躲避炎热天气”。此题与上题有一个不同之处,即将生活中的地理引入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科应用价值的认知。

(五)从考查已有能力转向考查从新材料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例如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4~ 6题:

第4题考查综合思维。首先考察时间,德国临近英国,所以德国时间与格林尼治时间大致相同;其次考查气候,欧洲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较为温和,夏季受副高影响较大,制冷耗电量大。第5~6题的解答需要从材料中获取新知识。结合公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电力净需求量”可知,若电力总需求量不变,光伏发电量增多,那么电力净需求量必然就会减少。而光伏发电具有时效性,发电量不稳定,夜间无法进行光伏发电;火力发电能耗高,污染大;特高压输电技术只能缓解电力地区分配不均的状况,不能缓解时间上电力供应不均衡的状况。

二、相应的地理备考策略

面临高考,高三的教师和学生压力都非常大。在地理备考中,部分教师偏重讲授教材和教辅资料,让学生课后重温教材内容和笔记,并通过多次考试促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多以背诵的形式来巩固基础知识,将题海战术作为重要的应对高考的策略。学生因为要做大量的练习,加上高考的压力,很容易感到烦躁。部分学生一味地背诵知识,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分析能力、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较差。为了避免上述状况,教师应采用有效的备考策略,具体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了解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是高考命题的中心。此外,高考考试大纲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等。除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外,教师还要分析近几年高考命题选材的趋势,把握好新高考评价体系对地理命题的情境要求(见表1)。

(二)重视课本知识,抓住核心考点内容

从近年高考地理试题来看,题目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的方向不变,不强调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注重考查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学生对于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要弄懂、弄清、弄透,如自然地理部分的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水循环原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要一一落实过关。人文地理部分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章节内容所占的比例较大,应高度重视。近年的高考地理题注重考思路、考理解,所以要重视基础题。基础题涉及的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因此学生要能熟练解答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高三是最重要的复习阶段,绝对不能盲目复习,复习要精准,要抓住核心知识,摸清考试的范围,把握解题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选修地理四大模块,按章节画出适合自己的知识树,为高考中知识迁移时的精准链接做好准备。这是考前必须要做到的,可以一周完成一个模块,循序渐进。

(三)重视课本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本中的案例一般都是比较典型的,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再次研读课本案例分析,掌握包含真实背景材料的知识,学会如何分析在真实背景材料下出现的问题。例如,人文地理部分的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等区位因素分析,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高考中通常都会考到,而且考查的题型不断变化,学生只有熟悉课本中的案例分析,才能更好地运用知识解答问题。

(四)重视地理图表,提高学生的图文信息转换及分析应用能力

地理图表能够将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直观表现出来,既能很好地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又有助于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解读出其中蕴含的信息的能力。将图表作为试题的信息载体是历年高考地理科命题的传统。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地理试题的附图量就有6幅。学生在复习时应注重等值线图、地理统计图(表)、地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地理事物分布图、区域图等六种常见地理圖表,掌握各类图表的判读方法,要能够读出图表所表达的信息。近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图文材料涵盖的知识点有所增多,学生只有熟悉各类地理图表,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有助于解答问题的有效信息。

(五)重视区域认知,关注社会热点

空间定位是地理学习的拐杖,也是高考命题的切入点。以区域为载体进行考查的选择题一般综合性较强,且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一般涉及2~3小题。考查区域认知的综合题,其背景材料一般是反映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某一方面,内容多为社会热点。因此,教师要让学生重视区域认知,熟悉各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掌握区域空间定位方法。

(六)重视模拟检测,善于归纳总结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指挥棒”。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最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及其答案,摸清命题的方向,领会命题人的出题意图和答题要求。同时,要精准选题,定时定量地进行高考平行模拟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在模拟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弄清楚究竟是知识欠缺的问题,还是答题思路、方法或技巧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归纳总结,逐渐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答题模式,实现题无二错。

(七)做好心理调适

高考是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是心理战。心理素质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备考期间的心理调适很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保持自信、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总而言之,近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的命制思路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强调知识点覆盖,从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素养立意,重点考查学生的思想、思维和思路。教师和学生在进行高考复习备考时要把握好高考命题的方向,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关注热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提高复习的效率。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文科考查学生
配合物的常见考查
高中数理化(2024年8期)2024-04-24 16:58:14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赶不走的学生
豆文科作品
艺术家(2018年7期)2018-09-22 02:09:20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中学化学(2017年6期)2017-10-16 09:47:38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中学化学(2017年2期)2017-04-01 12:54:33
学生写话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