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时雨
梁永安在《阅读、游历和爱情》中提到:如何在纷纭中走自己的人生路?追昔抚今,所有的心绪,都可以追溯到在高黎贡山的劳动中。他将自己后来人生的所有追本溯源到年轻岁月时在怒江峡谷的山脚下生活的两年里,说“人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迢迢无尽,而美丽的高黎贡山,是所有这一切的真正起点。”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高山与江水的滋润中扎下根来过一生,但像梁永安一样走进去又走出来,便已在生命的底色里,铺就了一层永不褪色的生命体悟。而这些体悟,决定了他此生將热爱和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于梁永安如此,于所有人皆如此。
从这个角度再去思考徒步的意义,我认为那是关于生命的游历。在游历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专注体悟,会让人受益一生。就像梁永安在高黎贡山下的大河边体验春种秋实,吃下第一口自己种出来的番茄时,欣喜地感慨“其他一切都显得虚浮。”就像写作《走出荒野》的谢丽尔本想利用太平洋屋脊步道徒步旅行来将人生中经历的磨难一一回顾,重新找回自我,但实际上“直到目前为止,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眼下最需要克服的难题和身体的疼痛上。自从开始这次旅程之后,我对人生的烦恼和忧思只是偶尔在脑中蜻蜒点水般地掠过。”
我们就在这样和自然.和天地、和自己的专注对话中,拨开生命的混沌,获得内心的平静,从而找到人生最质朴最单纯的喜悦。
长距离徒步是苦的,尤其是高海拔徒步,因而人们说走在那些绝美的路径上时,是“眼在天堂,身在地狱。”这么虐,为何还走?这个问题有千万个具体解答,我相信热爱徒步的你也有自己的那一个。
《户外探险》杂志在20年里曾做过两次“中国十大徒步路线”评选,中国之大,很难选出符合所有人心意的“十佳”,但我们希望广大徒步者共同评选出的心仪线路,可以给还没有上路的你,一个理由,一点信念,一些参考,继而在那里创造出自己的故事。于是在去年年末,我们开启了第三次评选,在6个月的时间里,有179位资深徒步者、户外摄影师、俱乐部为我们推荐了216条路线,最后入选50条提名路线。我们在《户外探险》公众号上面向大众发起投票,最终选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十大徒步路线”。
而令人感动的是,在投票下方的评论区,众多徒步者分享了他们心中的最佳路线和难忘故事,我们从中看到了足以令所有徒步者共鸣的深深情怀和热爱,也让我们更坚信此次评选的意义所在。
徒步干山万水,游历天下。或许你最初上路的想法模糊而奇特,充满神秘和未知,但若你在走出第一步时细心感受,心中一定会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出。
停留在高黎贡山脚下的两年里,梁永安后来回想说:“我明白了幸福与快乐不是一回事儿;快乐是轻松欣喜,实现心之所欲;而幸福,那是一路艰辛的奋斗,是生命的展开,是一步一步地活过。”而谢丽尔在走出太平洋屋脊步道时也说:“我来了,又走了。加利福尼亚州就像一条长长的纱裙在我身后铺展开来。我再也不觉得自己是个不可救药的大笨蛋了。我觉得自己充满力量,心存敬畏,内心平静,好像在这个世界我也是安全的。”
也希望你,克服在路上的种种困难后,来来去去中看淡物质世界的虚浮,走出生命的混沌,找到自己内心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