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

2022-05-30 21:17:54范海东
新课程·上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设历史

范海东

在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指导下,教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期间注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结合教学内容传递正能量。情境教学法在新课改期间得到广泛应用,且教学效果显著。为进一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实效,应在情境教学基础上融入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在特定课堂场景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兼顾知识传授与情感价值引导,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相结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一)深化历史感悟

情境教学是指融合教学资源,根据历史内容营造相应历史氛围,使学生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学习与理解历史知识的教学方法。情感教育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带领学生体验历史知识中蕴含的精神内涵,深入感悟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形成家国情怀等观念[1]。将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两者相辅相成。以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为例,在学习七七事变时,教师不仅可依托教材图片资源进行教学,还可引入相关影视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七七事变的惨烈景象,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继而深化历史感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二)促进情感升华

高中历史课程价值不仅仅在于传递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更重要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民族情感,实现课程德育渗透,继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相结合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历史知识中获取情感思想,使学生在特定历史情境中感受历史事件,继而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知识、文化内涵。

(三)完善知识体系

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能够将高中历史知识更为立体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历史学习不再局限在文字与图片,继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以“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为例,鸦片战争事件年代间隔久远,教材主要采用文字、图片进行阐述,限制了学生思想,此时教师可创设鸦片战争教学情境,讲述鸦片的危害与相关民间故事,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当时历史,掌握历史细节,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鸦片战争,完善知识体系,继而产生深刻的历史感悟。

二、基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的对策分析

(一)深化情感主题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理念,形成时空观念核心思维,采用史料实证方式提升历史解释能力,并于知识学习期间形成家国情怀。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的培育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要求高中历史教学期间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知识明确情感主题,结合情感主题塑造适宜的教学情感,深化学生的知识感悟。以“辛亥革命”教学为例,在传统教学中,多将辛亥革命历程作为教学主线,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理论内容作为课程核心,该教学方式虽可满足考试需要,但无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此,教师应注意深化情感主题,单独列举辛亥革命的主要人物,讲述关键人物的经历,将其作为辅助性内容进行讲解,补充课程知识,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清晰地了解清朝末年的阶级冲突及社会背景,继而进一步理解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的历史情感体验。

(二)融入历史事件

学生在特定歷史情境中更易理解事件内涵,为有效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需使学生对历史事件中的人物、故事形成感触,并在师生沟通交流中加以引导。因此,采用情境教学法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时,为调动学生情感,实现情感教育,应将历史事件、故事恰当地融入课程教学中,避免学生在传统教学方法下对历史知识形成格式化理解,无法深入感知历史。结合高中生身心特征来看,将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融入其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同时,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形象,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与活动中,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流,强化师生沟通,拉近师生关系,以此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事件中的情感、精神,强化学生的历史情感体验,促进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学习“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时,教师不仅需要带领学生分析该事件的历史影响与政治影响,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秦政权迅速灭亡的原因,此时教师可融入阿房宫、孟姜女等相关的历史故事,使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感受秦朝末期的暴政,同时应与学生共同讨论秦朝实施暴政举措的原因及影响,继而使学生更为深入地感悟秦朝政权的灭亡,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带领学生利用历史故事实现情感体验[2]。在“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的教学中,教师可选取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案例,讲述现实生活中吸毒的危害。以鸦片为切入点创设生活化情境,从吸毒危害讲述中逐渐引出虎门销烟相关的历史知识与事件,完成基础性知识学习后,引入角色扮演教学法,引导学生扮演虎门销烟历史事件中的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使学生置于鸦片战争历史事件中,站在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关键人物视角看待鸦片战争,以此更深入地理解虎门销烟的重要意义,并使学生从虎门销烟关键人物扮演中感受其情感内涵与精神品质。结合历史人物所处情境分析虎门销烟的历史影响,继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荣辱意识,使学生在特定历史事件情境中形成情感感悟,实现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深入结合。

(三)丰富教学情感

现阶段创设历史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如借助多媒体刺激学生感官而渲染历史情境;通过实物模型让学生感受历史文化气息,将古代生活用具模型带到课堂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实物观察来感受古代生活方式;将历史知识与古代文学作品相衔接,如上述提到的秦政权灭亡,可引入《阿房宫赋》,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秦朝末期暴政,继而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3]。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更易感受历史事件内涵,且历史情境的创设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实效。但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仅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远远不够。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在创设历史情境时,教师应深入解读知识内容,分析各知识点与情感教育的契合点,明确各知识点中蕴含的情感培养意义,将符合情感教育的知识点作为核心逐步向外扩散,衔接其他课程知识,并在历史教学情境基础上丰富情感,以此实现情感教育与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效果。

以“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为例,该课需学习《辛丑条约》相关内容。教材对《辛丑条约》的描述评价为“丧权辱国”,虽多次强调,但并未针对《辛丑条约》的负面历史影响进行深入阐述、分析,且相关分析主要站在国家层面上进行介绍,与学生实际生活太过遥远,学生无法深入感受《辛丑条约》带来的民族屈辱感。在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将民族荣誉感作为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的首要原则。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可从现代生活入手,從时事新闻中选取国家面对国土问题绝不退让、妥协的相关内容作为资料,并选取我国外交相关纪录片,使学生深入理解清政府的懦弱无能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从教材文字、图片中感受清政府面对侵略者时的畏惧心理,并通过对比分析法,将我国现代外交态度与清政府的外交态度进行对比,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辱意识。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设想《辛丑条约》带入现代生活中的景象,分析签订《辛丑条约》后将对日常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丧权辱国”这一《辛丑条约》评价,并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拓展教学资料

信息技术已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更好地将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需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料,为学生创设更为生动、完整的历史教学情境。除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图片外,教师还可灵活运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历史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历史情境中学习历史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深入感受历史情感奠定基础。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正式学习该单元前,教师可播放抗日影视剧相关片段,拓展教学资料,营造真实历史场景,使学生通过影视剧片段直观感受抗日战争。保卫国家的抗日英雄能够激发学生的崇敬之情与爱国主义情怀,实现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效结合。除此之外,影视剧片段的播放可使学生了解现代生活的来之不易,有效培养感恩之情,并增强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感受历史情感,并完善知识体系。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应根据历史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情感,融入历史事件,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历史、感受情感。此外,可将情感作为切入点,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入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料,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田雪,韩福松.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的具体措施[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8):121-122.

[2]陈晓铜.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融合意义及路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88-189.

[3]赵环宇.谈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J].才智,2019(32):71.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创设历史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0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