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现实 考虑需要

2022-05-30 10:48李徜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38期
关键词:议论文力量语言

李徜徉

入乎其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议论文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文体,针对不同的社会现象,提出不同的议论主题;针对不同的说理对象,采用不同的分析角度;针对不同的读者人群,找到不同的方法措施。阅读时,我们要学习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

一、善于思辨,针对社会现实提出问题。

作者发表议论,往往从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人们关心的某些问题中发掘议论的对象,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启发人们深入思考。发掘的过程,是一个思考辨析事物之间联系的过程。目光敏锐的作者,能小中见大,隐中见真。

1.小中见大

作者能从小事中窥见大的问题或更深的道理,由突发事件看到普遍问题,由个别之事看到一般之理,由星星之火看到燎原之势。议论的现实针对性,不是局限于某时某事,而是从具体问题的讨论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拿来主义》有感于《大晚报》的报道,却并不局限于评论“发扬国光”,而是进一步上升为“送去主义”,具有超越一时一地的认识价值。

2.隐中见真

作者往往善于观察分析,由现象看到本质,去发掘真相,发现隐藏在背后的事实。奢华后面也许有衰败,文明背后也许有愚昧,赞歌后面也許有丑恶。思考入木三分,揭示出的问题才深刻。《拿来主义》中,“送去主义”表面上看,是丰富,是大度;隐藏在背后的,是卖国,是求荣。

二、多维思考,针对说理对象分析问题。

作者针对社会现实提出问题,同时明确文章论点,这一论点也就是说理对象。分析问题时,针对说理对象进行多维思考,从性质、原因、影响等方面深入分析。

1.性质

分析事物的真善美、假丑恶,评判事物的是非曲直,指出属性和走向,常用“是”“真是”“就是”“在于”“属于”等词语来表达。《反对党八股》中:“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作者用一句俗语,把党八股“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性质生动形象地写了出来。

2.原因

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现象引起关注的原因是什么?问题的产生有内因和外因,全面查找,才能“对症下药”。《反对党八股》中“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东西,表现在党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说里面,却生怕人家驳,非常胆怯,于是就靠装样子吓人”,分析了党八股“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原因——存在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3.影响

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指意义、好处、前景等;消极影响指危害、弊端、后果等。分析影响,让人知晓事物存在的利弊得失。《反对党八股》中“党八股这个形式,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指出了党八股的严重危害。

三、身份代入,针对读者人群解决问题。

写议论文要有读者意识,要明白为谁而写,他们的职业是什么,文化层次如何,最关心哪些问题……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要考虑是否适合读者阅读,是否解决读者的困惑,是否经得住读者的质询。要进行身份代入,换位思考,言读者之所需,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适合阅读

如果是学术论文,有固定的读者群,应当使用专业术语,进行专业表达。如果是新闻评论,读者为社会大众,应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力求通俗易懂。如能做到雅俗共赏,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就拥有了更广大的读者人群。《反对党八股》一文,摆出生活现象,引用大众俗语,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打比方,把文化的高深化为日常的浅显,让读者感到亲近,易于理解。

2.提出方法

议论文就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通过作者的分析,读者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事物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兴利除弊,还要提出操作性较强的方法措施。《反对党八股》中,如何解决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三个方法:“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

3.假想论敌

说理是否周密?是否经得起质询?可以把读者假想成论敌,从论敌的角度对说理进行反驳,推敲自己的论述。《反对党八股》中写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时,作者就假想论敌提问:“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把论敌可能涉及的问题都涉及了,论述才能“密不透风”,自己的观点才能“牢不可破”。

议论文如果没有针对性,就成了空发议论,自说自话,陷入随意散漫、泛泛而谈的境地,缺乏思考的深度和逻辑的力度。

议论文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学会有针对性地提出观点,才能增强议论的实效性,同时培养我们求真的品格和务实的文风。

出乎其外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善用语言的力量

◎何冠军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交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那些“舍身为国”者所发出的惊人之语,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投机者说出来的话,纵然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话语真情充沛,方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往往会添堵添乱,甚至带来危害。现实中,有的新闻报道很难引起受众的兴趣,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报道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际的空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套话。例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这样的语言,很容易引发受众的不满。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地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道德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不仅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而且最终能实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17日,有删改)

1.第②~④段,作者表达了哪些观点,是从哪个角度表达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是针对什么社会现实而写的,提出了什么重要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的論述,体现了作者的读者意识,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议论文力量语言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语言是刀
简谈“议论文”写作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