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媛 罗婧琳
〔关键词〕古蜀文化;《花间集》;吟唱
20世纪70年代末始,流行歌曲如新浪潮般涌入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大陆,相信很多“70 后”“80后”甚至“90 后”都曾经有过或见过当时的年轻人拿着一个笔记本,相互传抄流行歌曲歌词这样美好的青春回忆。虽然当时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各界对港台传来的歌曲评价普遍偏低,有说靡靡之音,有说下里巴人,有说狭隘低俗……但依然无法阻止年轻一代对流行歌曲的热爱。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21世纪的艺术评论家们重新对当时的流行歌曲做出客观理性的评价,认为那是一种时代的必然、艺术的碰撞和文化的交融,相对那时比较单一闭塞的文化环境,这些外来歌曲给所有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不同感受,点燃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无独有偶,在另一个遥远的时代里——唐末与五代十国时期,据《新五代史·前蜀世家》记载:“蜀恃险而富,当唐之末,士人多欲依建以避乱。”唐末政局动荡、战乱四起,只有西蜀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因地势险要免受了战争侵袭,人们生活稳定、经济繁荣,自北方避祸而来的文人墨客偏安一隅。在长期安定富足的环境中,文人墨客将宫廷乐词和巴蜀文化融合,将其散播至民间,供大众娱乐消遣,从而也促使了一种独立的文体长短句——词在蜀地盛行。后蜀人赵崇祚由此展开了整个词集的收录,集合后人所熟知的温庭筠、韦庄、欧阳炯等词人的词作,最终著成我国首部曲子词集,即《花间集》,由此区分于诗,花間派也成为我国第一个词派。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花间集》承受了诸多非议。有的认为《花间集》所录,十之八九为恻艳之词,花前月下、男欢女爱,刺激感官、低俗肤浅,不仅受到世人的贬斥,甚至也为士大夫自己所不齿。如:刘熙载在《艺概》卷四中评价:“五代小词,虽小却好,虽好却小,盖所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也。”谓五代词虽华丽短小,却歌咏男女之情,格调不高, 思想上无甚所取。连陆游为《花间集》作跋时,也不禁感叹道:“士大夫乃流宕至此!”
作为我国古代词文化的代表性作品,《花间集》果真如他们评价描述的这般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间集》的吟唱研究探讨。
一、吟唱《花间集》的意义和价值
(一)《花间集》诞生的时代意义
《花间集》诞生的时代刚好是动乱的晚唐、五代十国时期,民间起义不断、战火连绵,唐王朝政治权势渐趋解体,诗人们虽饱读诗书却报国无望,更多地沉溺于个人的小天地。一方面,士大夫阶层寻欢作乐、骄奢淫逸,用各种感官刺激来逃避现实、排解苦闷。一方面,他们又多愁善感、敏感细腻,时常满怀哀伤地感怀自己的生活。于是,极具体现个人化的爱情生活和女性元素成为诗人们最为关注的创作焦点,比如浓丽的色彩、芳香的气息、柔弱的形体、朦胧的意象等。而这种风格不宜作为诗的题材和境界,但恰好是曲子词的完美题材。因此到晚唐,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迅速兴盛起来。
(二)《花间集》独有的地域特点
巴蜀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从地域关系上看,这些作者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三位与蜀无涉外,其余15 位或生于蜀地,或宦旅蜀地,皆与蜀地有所关联。《花间集》为什么会诞生在蜀地,而不是其他地方呢?首先,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远离战争,社会稳定,一片欣欣向荣,为文人雅士提供了创作源泉;第二,当时极为盛行的娱乐方式就是宴请宾客时吟诗唱曲儿,无论是君王大臣、富商巨贾还是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欢秉烛夜游、饮酒唱曲;第三,这里商业繁华、人气聚集、城市兴起,为曲子词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大环境;第四,无论是曲调还是词本身,紧贴巴蜀民众生活,易于上口,便于传播吟唱。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是蜀地孕育了《花间集》,巴蜀文化催生了花间词的产生。
《花间集》使得巴蜀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熠熠生辉的明珠。它客观而翔实地记录了晚唐以及五代时期以蜀地为主的各类人文风情、民俗文化。让世人以古观今,透过《花间集》更直观地感受到四川成都作为文化古城、文化旅游城市更深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
(三)《花间集》的内涵和意义
《花间集》中“花间”两字出自花间派词人张泌的《蝴蝶儿》中的一句“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花间集》内容多描写上层女性闺房生活、装扮容貌、男女感情,女人素以花相比,故词集称为“花间”。这些词作都是文人贵族为歌台舞榭享乐生活需要而写。艺术上则以幽深曲折的婉约之笔抒写爱恨离别。虽然书中有大量的恻艳之词,但仍有二十多首咏史怀古的作品,反复吟读,印象深刻。文人雅士们并非完全失语于社会现实、沉醉于男女情爱。正因处于兴废争战不断、王朝更迭频繁、暴君独夫横行、人民深受苦难的乱世,作者们吊古叹今、借古讽今,抒发的历史感慨才深刻、悲惋、苍凉、诚挚、细蓄。
《花间集》作为第一部文人词集,在词发展史上的影响绝不仅是确立了一种写艳情的模式,它亦为后世开拓词的题材领域做了初步尝试,并反映了中唐以来士大夫情感世界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体现了当时士大夫人生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它婉约而深情地给予那个时代饱受离乱之苦的人们一个没有歧视的情感宣泄“树洞”,一处安全而又温暖的避风港。从王侯将相到平民百姓,一种无阶级差别,只针对人性的心理抚慰,虽然古谱不存音韵遗失,但歌词中还能感受到真诚、善良和纯美,也能感受到当时蜀地的繁华景象、风土人情……人世间那一切美好的希望,便是它传承至今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意义。
(四)《花间集》的代表词人及对后人的影响
《花间集》含金量高且名家云集。其中不得不提温庭筠、韦庄两位文学巨匠。温庭筠诗词俱佳,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与五代韦庄并列,有“温韦”之称,艺术成就达到了唐代词之巅峰,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韦庄任前蜀宰相,是唐末诗坛的领袖人物,其词亦成就斐然,与温庭筠齐名,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温韦”的作品深刻影响了汤显祖、曹雪芹、王国维、俞平伯、朱光潜、叶嘉莹、蒋勋等众多名流。
《花间集》固定了写词的框架,词有许多调,称为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词牌有一千多种,菩萨蛮、水调歌头、念奴娇、浣溪沙都是最常用的词牌。苏轼是宋代词人的代表,有很多名篇佳作传世,他常用的词牌也是《花间集》出现最多的词牌。其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都有千古名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蝶恋花是描写爱情体裁的作品,词中有“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的词句,表达了心中的感伤。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苏轼保留了《花间集》的婉约流畅,不仅如此他在《花间集》的基础上把诗和词巧妙融合,创作出语言简约、意境深远的词作。苏轼词风豪放,表达的情感也更能打动人心,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后人认为,苏轼的词作对词的发展影响深远。
(五)名人评价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历代文人学者都给予《花间集》最高的评价,南宋诗人陆游曾两次为《花间集》题写跋本。欧阳炯撰《花间集序》,这是文学史上第一篇词学批评,开宗明义词是音乐文学。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汤显祖评点《花间集》并自撰《玉茗堂评花间集序》,这是《花间集》传播史上的第一部评点本。
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花间集》的词派风格依然笼罩着千年的词坛。他在《人间词话》中这样写道:“宋人诗不如词,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此外,他还十分喜欢《花间集》的代表词人韦庄,称其: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如果说词是生活的珍珠,那《花间集》就是词海中的珍珠项链。朱光潜将《花间集》列为必读的16 部国学经典之一,是目前中国高校中文系必修书目。这说明它是研究古典诗词不可多得的参考教材。《花间集》由于锤炼文字与音韵的讲究,形成了独特的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叶嘉莹认为《花间集》“端己用情切至, 每一落笔亦自有一份劲直激切之力喷涌而出”。
二、《花间集》吟唱的风格特征
(一)什么是诗词吟唱?
吟,《辞海》释为“吟咏、作诗”,就是依着一定腔调缓慢地、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的读,是一种不急不慢、韵律性极强的诵读。唱,是依照乐律发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歌唱。诗词吟唱表演性强,一般都有乐谱可依,是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古典诗词音乐美的升华。无论是古乐谱文献中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歌曲,还是当代音乐家依词配曲的新作,都有着强烈的声音艺术美感。
诗词吟唱,听起来似乎是个新概念,其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今天我们仅仅能朗读的诗词,在古时候其实都是和着音乐演唱的,就如我们现代人唱歌一般。盛唐《集异记》中“旗亭画壁”有这样的场景: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避冬雪于旗亭,偶遇梨园伶者,暗以相约为赌,得歌多者胜。
前三位歌姬依次吟唱《芙蓉楼送辛渐》《哭单父梁九少府》与《长信秋词(其二)》,最后少而美者引吭高歌《凉州词》。三位诗人嬉笑打闹,漏其雅号于伶官,引以相见,聚唱欢饮传为后世佳话便是如此。
然而,今天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古典诗词作品,大多只是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一方面,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诗词作品演绎完整记录文献的严重遗失、损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的特殊性与多样性,造成了古代诗词音乐溯源与音响复原的诸多困境。因此,古典诗词作品的创作初衷虽饱含音乐元素,但如今大多却只能通过朗诵的方式来传承和推广,这不能不说是文化艺术传播中的一大憾事。 音乐的丧失,影响了今人对古典诗词整体风貌的感知、欣赏。中国的古典诗词,如果不从音乐的角度来解读,那就少了品赏诗词的一个天然维度。
《花间集》收录了当时传唱度最高,同时也最具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作品,淘汰了一大堆低俗之作,最终把歌词从“俗”往“雅”的方向上引导,并开启了宋词的繁荣。
(二)从唐诗到宋词的过渡
所周知,唐诗的基本形式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而宋词则不同,最简单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花间集》所处时代刚好在唐宋之间,多以小令为主。纵观全集不难发现,如此多的词,虽曲牌不同,韵调平仄有异,但短小精练是它们共同的特征,不仅总体字数少,一般不超过五十八字,就是单首词中间呼吸断句的气口,也相对比较短,几乎找不到任何拖沓冗长之处。如温庭筠的《定西番》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根據小令明快精练的特点,在吟唱时,所选择的音乐尽量避免:1. 单曲反复多次,易产生审美疲劳;2. 较为大型复杂的曲式结构,人小而衣大反为不美;3. 频繁变调与转调,单纯炫技失其雅致。
(三)吟唱音乐要素方面的浅见
结合历史进程中唐诗到宋词的改革变迁以及燕乐的发展变化,我们在研讨过程中总结提炼出了以下几点吟唱方面彰显《花间集》独特风格音乐要素的粗浅建议:1. 节奏:宋版《花间集》古文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但可根据现代版本的标点符号适当考虑节奏的选择,或直接运用散拍子让吟唱者自由发挥;2. 曲调:旋律走向可贴合音韵的平仄起伏,或歌词情感跌宕的自然表达;3. 和声:根据我国戏曲、民歌以及民族地方性曲艺等综合调研,不建议使用西洋和声体系,可不用和声,选择类似侗族大歌、曲艺帮腔一类的民乐性和声类别;4. 力度:鉴于华夏民族含蓄内敛的总体性格特征,在力度的运用上面一般不宜选择整体过强或力度对比过于夸张的音乐,当然,也有少部分本就存在特殊表达要求的作品除外;5. 速度:契合《花间集》正好处于唐诗到宋词的变化过程之间,又值战乱连连的社会变迁政治环境之中,再加上蜀地独有的自由开放性人文风情,所以速度不能太快,平稳、散漫、抒情一些,随心而发、随情所至便好;6.调式:传统民族五声调式显然是最佳选择;7.曲式:简胜于繁,但切忌单曲循环三遍以上;8. 织体:同样不宜采用过于繁复的伴奏织体,简洁悦耳就好;9. 音色:从配器到现代遗留近似音乐(南音、日韩唐乐、朝鲜族民乐)分析,大音希声、柔和天成为上,同样,少部分本身存在特殊表达要求的作品除外。
三、吟唱创作的实践记录
综合上述关于《花间集》吟唱风格的初步整理,我们在吟唱创作的实践过程中,总结成功经验,梳理失败教训,并复盘推敲,归纳出了如下几点可在同类型诗词吟唱创作中选择运用的操作方法:
(一)继承和发展经典曲目,如传唱刘欢编曲的《菩萨蛮》、敖昌群作曲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梁弘志作曲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二)同词牌名套用,例如:同样是用刘欢《菩萨蛮》的旋律曲调,可套用任何一首“菩萨蛮”相同词牌名的作品;
(三)现代科技实时记录灵感突现。有“诗鬼”之称的李贺,相传他经常骑着一匹瘦马,带着书童游山玩水,思索观察,一旦有了好句子或是来了灵感,便立刻记录下来,并把它们投进书童所背的锦囊之中。这种行之有效积累灵感的方法,其实对有现代科技加持想要随时在生活中发现素材,及时抓住灵感的人来说,更加方便了,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记录我们脑海中灵光一现随口哼出的美妙旋律,再加以后期的打磨加工,也是编创佳作的一种途径;比如崔开潮的《声声慢》、刘炫豆作曲的《知否知否》;
(四)效法“流觞赋诗”游戏类的即兴创作,有时候说不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沙龙雅集,汇聚志趣相投的各界雅士一起以《花间集》吟唱为主题漫谈品评,自然而然会对创作有所启迪。
四、《花间集》吟唱的推广与普及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精神。《花间集》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部词集,以此为名的花间派更是我国第一个统一风格的词作派别,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和价值。花间词规范了“词”的艺术体裁和美学特征,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化地位,并对后世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吟唱教学首先可以激发大家对历史、对古诗词、对古代文人、对传统文化、对传统习俗的兴趣,其次可以让学生们把对气息、发声方法、演唱技巧、舞台表演等声乐技能技巧运用到诗词演唱中去,一举多得。再者,虽然古谱不存音韵遗失,但在时间的长河中,任何远去都无法阻止人们天性中吟诵和歌唱的本能,词中能感受到的真诚、善良和纯美……人世间那一切美好的希望,便是它传承至今的艺术价值和吟唱推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