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试题规律 发现数学的美

2022-05-30 10:48王尊甫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学美规律试题

王尊甫

[摘 要]探究试题背后隐秘的规律,并将相关结论进行推广,既可以为问题探究提供范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试题;规律;探究;数学美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1-0013-03

罗素曾说过,如果正确地看数学,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数学的美不仅包括外在的形式美和简洁美,还包括内在的抽象美以及隐秘的理性美。

许多圆锥曲线问题中都有着隐秘的结论和规律。很多结论和规律可以进一步引申和推广,这也充分体现了圆锥曲线的拓展美和奇异美。

一、试题呈现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理科第20题)抛物线[C]的顶点为坐标原点[O],焦点在[x]轴上,直线[l]:[x=1]交[C]于[P],[Q]两点,且[OP⊥OQ]。已知点[M(2, 0)],且⊙[M]与[l]相切。

(1)求[C],⊙[M]的方程;

(2)设[A1],[A2],[A3]是[C]上的三个点,直线[A1A2],[A1A3]均与⊙[M]相切,判断直线[A2A3]与⊙[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1)[C]:[y2=x],⊙[M]:[(x-2)2+y2=1];

(2)设[A1(a2, a)],[A2(b2, b)],[A3(c2, c)]。

当[a=±1]或[a=±3],可证直线[A2A3]与⊙[M]相切。

当[a≠±1]且[a≠±3]时,

则直线[A1A2]:[y=1a+b(x-a2)+a],

[A1A3]:[y=1a+c(x-a2)+a],

[A2A3]:[y=1b+c(x-b2)+b]。

因为直线[A1A2],[A1A3]均与⊙[M]相切,

所以点[M(2, 0)]到[A1A2],[A1A3]两直线的距离均相等,且距离为[1]。

即[2+ab1+(a+b)2=2+ac1+(a+c)2=1],

可知[b],[c]是方程[2+ax1+(a+x)2=1]的两个不等根,

即[b],[c]是方程[(a2-1)x2+2ax+3-a2=0]的两个不等根,

所以[b+c=-2aa2-1], [bc=3-a2a2-1]。

则点[M(2, 0)]到直线[A2A3]的距离为

[2+bc1+(b+c)2=1+a2a2-11+-2aa2-12=1+a2(1+a2)2=1],

因此,直線[A2A3]与⊙[M]也相切。

二、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升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问题求解之后,笔者与学生进行了交流。学生对解题思路转化印象深刻,并惊讶于结果的奇异美。学生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问题:该圆是不是随意设定的,其圆心位置和半径有无必然的联系?

笔者引导学生利用GeoGebra软件辅助研究。学生对⊙[M]的圆心和半径分别进行了调整,发现直线[A2A3]与⊙[M]不再相切,这表明⊙[M]:[(x-2)2+y2=14]的设定是基于某种隐秘的规律,它与抛物线肯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三、问题探究

基于学生的能力基础,笔者将⊙[M]设定为圆心在抛物线轴上的圆,并提出问题:

设抛物线[C]:[y2=2px(p>0)],已知⊙[M]:[(x-x0)2+y2=R2(R>0)],设[A1],[A2],[A3]是[C]上的三个点。若⊙[M]是[△A1A2A3]的内切圆,试分析[x0]与[R]应满足的关系。

我们不妨先借助图像的对称性,由特殊位置入手探究。

当[A1]为坐标原点时,则必有[A2],[A3]关于[x]轴对称。

不妨设直线[A1A2]的方程为[x=my],

与抛物线[C]:[y2=2px(p>0)]方程联立得[y2=2pmy]。

因为⊙[M]是[△A1A2A3]的内切圆,所以点[M]到直线[A1A2],[A2A3]的距离均为[R],

即[R=x01+m2=2pm2-x0],

整理得[x0=R22p+R]。

下面证明当⊙[M]的半径为[R],圆心为[R22p+R, 0]时,⊙[M]是抛物线的内接三角形[△A1A2A3]的内切圆。

设[A1a22p, a],[A2b22p, b],[A3c22p, c],

则直线[A1A2]:[y=2pa+bx+aba+b],

[A1A3]:[y=2pa+cx+aca+c],

[A2A3]:[y=2pb+cx+bcb+c]。

当直线[A1A2],[A1A3]均与⊙[M]相切时,

点[MR22p+R, 0]到两直线的距离均相等,且距离为[R]。

即[R2+2pR+ab4p2+(a+b)2=R2+2pR+ac4p2+(a+c)2=R],

可知[b],[c]是方程[R2+2pR+ax4p2+(a+x)2=R]的两个不等根,

即[b],[c]是方程[(a2-R2)x2+4pRax+R4+4pR3-a2R2=0]的两个不等根,

所以[b+c=-4pRaa2-R2], [bc=R4+4pR3-a2R2a2-R2]。

则点[MR22p+R, 0]到直线[A2A3]的距离为[R2+2pR+bc4p2+(b+c)2=R2+2pR+R4+4pR3-a2R2a2-R24p2+4pRaa2-R22=R(a2+R2)(a2+R2)2=R]。

于是,直线[A2A3]与⊙[M]也相切。

综上,[x0]与[R]应满足[x0=R22p+R]。

基于此,可得到以下结论。

结论1 设抛物线[C]:[y2=2px(p>0)],已知[⊙M]:[(x-x0)2+y2=R2(R>0)],设[A1],[A2],[A3]是[C]上的三个点,若⊙[M]是[△A1A2A3]的内切圆,则必有[x0=R22p+R]。

四、揭示本源

从以上探究过程可以发现,只要⊙[M]是抛物线[C]某一内接三角形[MNP]的内切圆,那么就必定满足:设[A1],[A2],[A3]是[C]上的三个点,直线[A1A2],[A1A3]均与⊙[M]相切,那么直线[A2A3]与⊙[M]必定也相切。

结论2 已知抛物线[C]:[y2=2px(p>0)],动点[A(x1, y1)]在抛物线上,由点[A]引抛物线某内接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切线分别交抛物线于点[B],[C],则直线[BC]必与该圆相切。

如果推广到椭圆和双曲线,也有类似的结论。

结论3 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动点[A(x1, y1)]在椭圆上,由点[A]引椭圆某内接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切线分别交椭圆于点[B],[C],则直线[BC]必与该圆相切。

[例题]已知椭圆[C]:[x24+y2=1],点[A],[M],[N]在椭圆上,且点[A]是椭圆的左顶点,点[M],[N]关于[x]轴对称。若圆[E]:[x2+y2=r2(r>0)]是[△AMN]的内切圆。

(1)求[r];

(2)点[P(x0, y0)]是椭圆上任意一点,由点[P]引圆[E]的两条切线分别交椭圆于点[S],[T],则直线[ST]必与圆[E]也相切。

解析:(1)由题意知,点[A(-2, 0)],设[M(r, yM)],则[r2+4yM2=4],

且原点[O]到直线[AM]的距离为[r],因此有[yM2+r=r4-r2],

两式联立得[r=23]。

(2)点[P(x0, y0)]是椭圆上任意一点,故[x204+y20=1],设[S(x1, y1)],[T(x2, y2)]。

当直线[PS],[PT]斜率均存在时,设直线[PS]:[y=k1(x-x0)+y0],直线[PT]:[y=k2(x-x0)+y0]。

因为直线[PS],[PT]均与圆[E]:[x2+y2=49]相切,故原点到两条直线的距离均为[23]。

于是有[y0-kx01+k2=23],即[(9x20-4)k2-18x0y0k+9y20-4=0],

则[k1],[k2]为该方程的两个不等根,因此[k1+k2=18x0y09x20-4], [k1k2=9y20-49x20-4]。

將直线[PS]与椭圆[C]:[x24+y2=1]联立,

得[(1+4k21)x2+8k1(y0-k1x0)x+4(y0-k1x0)2-4=0],

于是[x0+x1=8k1(k1x0-y0)1+4k21],解得[x1=(4k21-1)x0-8k1y01+4k21],

代入直线[PS]方程得[y1=-2k1x0-(4k21-1)y01+4k12];

同理,可得[x2=(4k22-1)x0-8k2y01+4k22],[y2=-2k2x0-(4k22-1)y01+4k22],

因此,直线[MN]的斜率[kMN=y1-y2x1-x2=-14×x1+x2y1+y2],将上式代入可得[kMN=-x02y0]。

于是,直线[MN]的方程为[y=-x02y0(x-x1)+y1]。

原点到直线[MN]的距离为[d=x0x1+2y0y1x20+4y20=x0x1+2y0y12],

将[x1=(4k21-1)x0-8k1y01+4k21],[y1=-2k1x0-(4k21-1)y01+4k21],

以及[(9x20-4)k21-18x0y0k1+9y20-4=0]代入,

可得[d=-(1+2k21)(x20+4y20)+83k21+832(1+4k21)=163k21+432(1+4k21)=23]。

因此,直线[ST]与圆[E]也相切。

本题的第(1)问以椭圆中的特殊位置开启思路,以图形的对称性为切入点,形成简洁的求解思路。第(2)问则将特殊位置推广至一般位置,以探究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进而揭示其中隐秘的规律。

如果继续深入探究,可得到:

若圆[O]:[x2+y2=r2(r>0)]是椭圆[C]:[x2a2+y2b2=1(a>b>0)]的内接三角形的内切圆,则必有[r=aba+b]。

结论4 已知双曲线[C]:[x2a2-y2b2=1(a>0, b>0)],动点[A(x1, y1)]在双曲线上,由点[A]引双曲线某内接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切线分别交双曲线于点[B],[C],则直线[BC]必与该圆相切。

五、总结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美,运用数学美的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有序结构和解题方法体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真和美的追求,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教师应充分挖掘美育素材,抓住有利时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

在本文中,笔者从一道高考题出发,经过大胆的猜想与严谨的求证,最终得到了题目背后隐秘的规律,感悟到圆锥曲线结论中的奇异美与统一美,这正是数学探究的魅力。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实现经问题的合情推理步入深度的数学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在以“美”为感性追求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对“真”的理性追求。

[   参   考   文   献   ]

[1]  波利亚.怎样解题[M].涂弘,冯承天,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黄桂坚)

猜你喜欢
数学美规律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巧解规律
探究中学数学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