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开元
父亲平时喜欢读四书五经。一次,我好奇地翻开了几页,在《中庸》一篇里看到了几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原来“中和”一词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
平常人遇到好事则喜,遇到坏事则怒,此乃人之常情。“中”,也许就是没有这些情绪的状态,心如止水,安宁自在。
在个人生活中,把小事看成小事,把“大事”才看成大事,此即“中节”。如果把小事看成大事,遇到一点鸡毛蒜皮之事就大动肝火,那就是“发而不中节”了。岳飞为国家遭受侵犯而怒发冲冠,虽大怒亦为中节;有人因他人一句逆耳之言就耿耿于怀,虽小怨亦为不中节。“匹夫见辱,拔剑而起”,一言不合就动刀,此为粗浅匹夫。
宋朝的侯蒙,年轻时没有及第,又因长相奇丑,屡屡被讥笑。一次村里人放风筝,有好事者竟然做了一个“侯蒙”风筝。此人将侯蒙的丑陋画像张贴在风筝之上,引线放入天空,以此嘲讽侯蒙,众人见之皆大笑。按理说侯蒙此时即便打那人一顿也不为过。可是他非但没动怒,反而微笑之下,提笔作了一首气象非凡的《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你把我侯蒙画在风筝上,这象征着我要平步青云,何必跟你计较?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侯蒙如此,就是守住了这个“中”。后来侯蒙苦心读书,考取了功名,官至户部尚书,成为国家重臣。在他衣锦还乡之时,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人都不敢直视他。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达到“中和”之境,你的小世界也许就会“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据“做人与处世”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