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里的患难真情

2022-05-30 10:48王果
雪豆月读·中年级 2022年4期
关键词:处士夜郎王昌龄

王果

俗话说:“日久见人心,患難见真情”。人的一生,有时顺意,有时失意。人顺意时,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欢声笑语喜气连连。当人处于低谷时,能够不离不弃,始终如一的情谊更加难得,需要用心呵护,用一生去珍藏。让我们一起品读诗书,透过尘封的往事,感受那些可贵的真情。

惺惺相惜的关怀之谊

诗仙李白素来不拘一格,为人仗义,率真坦荡。听说好友王昌龄因为得罪了上级,被贬到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做县尉,特意以诗言情,抒发感愤,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的大意是: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让我把对你的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古人以右为尊,把降职含蓄地称为左迁。唐代曾在今湖南沅陵等地设夜郎县,沅陵正在黔阳的附近,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明月自古以来象征着纯洁、高尚,李白以明月代指友谊,象征这份友情的高洁。酒肉朋友会因为对方失意被贬而疏远,而真正的友谊则会让两颗心更加贴近,忧友人之所忧,念友人之所念,愤慨友人不能言的愤慨。

宽慰人心的年少之谊

一生颠沛流离的诗圣杜甫,有一份珍藏于心的儿时友谊。

公元759年春天,时逢“安史之乱”,被贬的杜甫诸事不顺,失意之际拜访了居住在乡下的少年时代的挚友卫八,好友二十年未相见却情谊如故,杜甫感怀写下了《赠卫八处士》。

赠卫八处士(节选)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处士”,指隐居不当官的读书人。杜甫开篇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来形容此次见面的难得。参与商是星座名,参星在西而商星在东,当一个上升时,另一个则在下沉,因此难以相见。战乱动荡的时期,儿时好友相见就是这么艰难。“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上次分别的时候,老友还没成亲,现在都儿女成行了。“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这四句是说,他们彬彬有礼笑迎父亲老友,亲切地询问我来自什么地方,还来不及讲完所有的往事,老友就催促儿女快把酒菜摆上。

这就是儿时纯真的友谊,好友上门,让子女出来见客,催促孩子赶快摆酒上菜。数十年未见的陌生感,被贬的憋屈感,在和老友喝酒聊天中得以缓解。

我们常说儿时的友情纯粹且美好,那是因为在结交之时,彼此所怀揣的都是一颗赤子之心。

一唱一和的白首之谊

政治见解和诗歌风格相似,并称“刘白”的刘禹锡和白居易是彼此难得的知音。但二人经历坎坷,天各一方。

公元826年,二人在扬州第一次见面。公元836年,刘禹锡和白居易都居住在洛阳,两个人一唱一和,相得益彰。遗憾的是,此时的他们都已经白发苍苍。

白居易写《咏老赠梦得》,向刘禹锡吐槽年老的不便:

咏老赠梦得

白居易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这首诗大意是说老年生活比较可怜,身体不好,也没有人怜惜。

刘禹锡收到后马上写诗一首安慰白居易。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人都怕衰老,但是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不要说太阳西下,天色已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在朋友悲观消极时,为朋友打气,克服对衰老的恐惧,积极向上,这份友情值不值得珍惜?

猜你喜欢
处士夜郎王昌龄
[唐]王昌龄诗二首(书法作品)
出塞①二首(其一)
寻踪夜郎历史 发现夜郎古歌
西 湖
爱国情怀永流传
《杜牧 题元处士高亭》
唐“夜郎”在何处
夜郎湖:中国最美的拍摄点
谁才是真正的“夜郎故地”
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