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霞
摘 要: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借助短视频平台也焕发更大生机,叙事模式日益多元化。这种趋势,一方面实现了档案文化传播价值的延展,同时也衍生出不利于档案核心价值传播的乱象。在短视频表达成为常态的当下,档案短视频创作应该做到多元叙事创新与客观再现历史、弘扬优秀文化、传递核心价值的高度统一,这是其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档案;短视频;多元叙事;档案价值;协同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archives have also gained greater vitality with the help of short video platforms, and the narrative mod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This trend not only realized the extension of the dissemination value of archives culture, but also generated chaos that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core value of archives. At present when short video expression has become the norm, the creation of archival short videos should achieve a high degree of unity among multiple narrative innovation, objectiv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 promotion of excellent culture, and transmission of core values,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its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Archives; Short video; Multiple narratives; Archive valu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我国自2013年开始短视频行业发展,截至2021年12月,已有短视频用户8.73亿,相比整个短视频行业的火爆,尽管诸多档案管理机构、档案馆、地方宣传部门、媒体及一般个体都在积极挖掘档案资源,并尝试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传播。但是整体而言,传播影响力较大的不多,档案短视频无论从账号数量、短视频发布数量、粉丝数量等存在整体不够活跃的情况,更多是在尝试和探索。本文针对抖音、快手、西瓜等平台上不同认证主体开通的档案短视频账号的叙事主题、视角、语言特色等进行评析,阐述其对档案价值实现的影响,寻求档案叙事多元化与真善美价值传递的统一。
1 档案短视频叙事多元化表现及对档案价值实现的影响
1.1 档案短视频叙事多元化表现。档案短视频是一种将实物、图画、文本、影像整合集中表达的视觉叙事模式,相比传统叙事,再现历史的维度更加直观、丰富。不同账号的短视频叙事主题、视角、语言也呈现多元化趋势,按照叙事主体,大體分为三类。
1.1.1 官方媒体视频号。以抖音上的央视国家记忆、北京卫视档案账号和西瓜平台上的BRTV档案揭秘、祖国网为代表,这些账号粉丝数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上述视频号的叙事主题主要集中在国内外重要政治、历史人物和事件,同时结合当下时事热点确定叙事主题。因为上述媒体的共性优势是拥有大量原始档案史料,尤其是影像资料,多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的复合视角展开叙事。其中大部分内容多在前期以纪录片、纪实栏目形式在电视媒体及优酷、腾讯等网络平台播放,有着良好的受众基础,基于短视频叙事需求,对原有纪录片内容进行剪辑加工,在叙事时长、叙事节奏、叙事语言等上做了调整,整体风格跟原有纪录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也形成了自己明显的叙事特色。以抖音央视国家记忆账号为例,尽管选取的人物和事件较为宏大,但是在具体叙事主题上聚焦于系列相关子故事进行精练化呈现,以小见大,子故事之间亦能前后呼应,在丰富受众解读角度的同时,也更易和受众产生共情。另外,叙事语言也独具特色。上述账号的素材基本上都是原始影像资料,加上紧扣主题的讲解室、实物展示等,画面语言具有其它表达方式无法替代的视觉感染力;有声语言表现也较为丰富,通常有贯穿始终的强节奏感的音乐和解说、同期声多种方式;文字语言上,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严肃、平和的语言记述方式,而是运用平民化语言、网络流行用语等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1.1.2 档案局(馆)视频号。代表性账号主要有抖音平台的漳州档案、陆良记忆等。这些视频号的主要叙事特色体现在叙事主题和叙事语言上。首先是叙事主题多元化,这些地方都有丰富的红色档案资源,红色档案文化宣传是其重要主题,但同时也有当地历史故事节庆仪式、古村落、生活器物、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历史发展记录等的展示,甚至还有地方重要新闻快报。具体的叙事语言上也是各具特色,结合不同主题,画面语言表现上综合运用历史照片、网络素材、当下实景、再现演绎等多种形式,同时,以极具特定年代和地域特征的语言将受众带入不同故事场景中,增强视听语言渲染力和心理共情功能。
1.1.3 个人视频号。短视频制作的低门槛和网络素材的易获得性满足了一般个人对档案的媒介实践需求,也由此涌现出大量个人叙事主体。相比较而言,西瓜、快手平台上的个人档案视频号较多。与官方媒体、档案机构相比,这类账号运营者自身拥有的档案材料相对有限,但整体叙事较为灵活。主要有两类,一是叙事主题创新型。快手上的考古历史档案馆、世界奇闻档案、世界档案之最、考古档案室,西瓜平台上的历史揭秘档案、B站上的奇闻观察室、杨叔洞察等均属这种类型,叙事视角主要为第三视角,叙事语言主要为解说,其中的画面语言主要来自于少部分真实图片、视频加大量网络影视资料进行画面呈现,其创新点主要表现为叙事主题,展示、渲染、突出一些古今中外事件的独特、怪诞、未解、惊惧,受众观看时更多是一种窥视、猎奇心理。二是叙事技术创新型,例如快手上的全球档案馆大量采用动画进行实景还原,增强了画面语言的趣味性;西瓜上的探影剧档案、AI历史影像馆运用了大量高清色彩修复影像资料,这种技术加持带给受众非常新奇又震撼的视觉体验。
1.2 叙事多元化对档案价值实现的影响
1.2.1 整体实现了档案价值传递的增值性。不同主体的多元叙事创新不但使得档案的文化知识价值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挥,也有效拓展了教育、经济甚至娱乐价值的传递与实现。就档案短视频的整体传播效果来看,实现了档案价值传递的增值性。不同叙事主体、叙事模式的价值传递重点及传播效果有一定差异。官方媒体视频号主要偏重文化与教育价值的传递。央视国家记忆在抖音上的粉丝有1500多万,点赞量近4亿,而抖音上的北京卫视档案、西瓜平台上的BRTV档案揭秘粉丝也都高达几百万(截至2022年1月),这些账号主要聚焦于重要历史人物、军事事件的展示,尤其是政治领袖、革命先烈、文化名人,在叙事语言上也比较注重对这些人物、事件背后精神内核的分析和对受众的正向引导,庞大的受众群、空前丰富的档案内容,无疑为档案文化教育价值的发挥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和高效的途径。档案局(馆)运营的视频号主要偏重文化、经济价值的传递,这些视频主要聚焦在对当地红色资源、特色文化、传统手工艺等的展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带动当地旅游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助力行业经济创收。而个人IP为了吸引更多流量而在叙事主题、内容上不断创新,提升其趣味性、独特性,观众在一种新奇、紧张、刺激的心理状态下进行视频观看,完成一般档案不具备的多感官娱乐体验。
1.2.2 引发与档案核心价值传递的冲突。档案真实客观的凭证作用和知识服务是其价值实现的根基,对真善美这一核心价值的实现要求更高于一般的短视频作品。档案多元叙事创新最终也是为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发挥更大的传播价值,不能为了增加流量、提高关注度而背离其核心价值标尺。这种现象多出现在个人IP认证的视频号。一般个体没有官方媒体、档案馆(局)所拥有的大量珍贵历史档案材料,亦没有强大的制作团队,为了吸引受众关注,往往各出奇招甚至滋生舍本逐末的乱象。一是名不符实,某平台上命名XX档案、xxx档案馆的账号,内容却与档案没有关系。二是叙述语言不严谨,主要表现为视频文字语言频繁出现错误,画面语言跟文字语言描述无关;名为历史档案,通篇素材都来自于影视剧、网络,真实性难以界定;甚至有不少视频连素材来源都不标示,涉嫌侵权。三是背离科学,一些账号充斥着灵异事件、恐怖惊悚镜头,或以噱头十足的标题、画面赚人眼球。
2 档案短视频多元叙事与价值实现协同发展路径
档案短视频作为一种历史纪实类媒介产品,无论叙事形式如何创新,其核心功能在于整合提炼档案文化精髓,满足公众对档案知识服务价值的多元化需求,并引导受众对其文化精神内核进行思考,由此联结情感、增进历史认同,培养其正确、健康的历史观[1],坚持真善美核心价值传递为前提,是其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
2.1 事实客观性与叙事主观性的统一。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是其发挥凭证作用、体现历史价值的基本依据。但是,在运用口语、文本、图画、影像等媒介对档案进行叙事过程中,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尤其是融上述媒介呈现于一体的档案短视频。
首先,档案短视频是叙事主体将实物、图片、影像等各种叙事元素打碎与重构,进行个体情感与叙事空间再联结的产物。视頻中无论是叙事语言、逻辑、视角都带有强烈的叙述主体主观化情感,所呈现的叙事主题自然也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其次,在当下及今后的档案短视频叙述创新过程中,经常会运用AR、VR、动画等媒介技术及大量网络影视素材进行场景再现,以及运用基于网络虚拟空间形成并保留下来的海量历史记录。这些技术的运用,既丰富了档案短视频叙事的生动、趣味性,提升了受众对历史空间的多感官感知体验,但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模糊了档案真实的边界。[2]
针对第一种情况,叙事主体在对多形态素材进行整合加工时,一定要秉承客观、科学、严谨的叙事逻辑,减少过于主观化、情绪化叙事语言;针对第二种情况中的网络、影视素材的普遍运用,一定要在画面中做出文字说明,同时注意选取和叙述主题、语言高度契合的素材,避免误导受众和涉嫌侵权;动画、AR、VR等技术的运用,也应以技术加持去更好地呈现、还原历史事实为首要追求,这样才更有利于档案历史文化价值的实现。
2.2 多元叙事与核心价值传递的统一。多元化叙事是档案短视频创新表达、满足受众的现实需求,也促成了档案文化、教育、经济甚至娱乐等多重价值的实现。但档案短视频不同于一般视频创作,所有的创新都要以合理发挥档案历史凭证和知识服务价值为前提,避免一些账号因为追求流量、关注,而滋生的或滥用档案冠名,或热衷惊悚刺激主题,或以夸张的画面、文字、声音等叙述语言制造噱头等现象。无论叙事模式如何多元丰富,都要坚持档案信息传播的历史唯物主义,助力受众客观、科学、理性历史观的形成,坚持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叙事呈现要符合受众心理、视觉审美需求,担负提升审美素养的责任,实现多元叙事创新与核心价值传递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林兴,崔云萍.叙事视角下档案文化传播:价值、机理及路径选择[J].档案管理,2021(01): 36-37.
[2]杨光,奕窕.记录媒介演进与档案历史叙事的变迁[J].档案学通讯,2019(04):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