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飲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水球上了太空就变“懒”了?
航天员刘洋在水球变“懒”实验中,成功演示了紫色水球从“活跃”到“懒惰”的过程。
原来,外力施加到水球上,水会发生共振,加入一枚钢球后,水球固有频率就会发生改变,相对不容易引起共振。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集成技术中心副主任张璐说,在地面上的水里放一个球,水的震荡也会减缓,挑水时,在水桶表面放一片荷叶,也是这个原理。
微重力环境下扳手会调头?
太空授课过程中,航天员展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扳手旋转翻转的现象。
T字扳手,左右旋转,扳手不容易调头,上下旋转扳手容易调头,这是为什么呢?
“会调头的扳手”展示的是“贾尼别科夫效应”,最初是由苏联宇航员贾尼别科夫在空间站中偶然发现的,钢铁的旋转方式和分布质量有关。具体来说,钢铁实体绕着它转动惯量最大的主轴,或转动惯量最小的主轴旋转时是稳定的,而绕着中间轴旋转时则是不稳定的。
水管越粗液体上升越慢?
航天员陈冬、刘洋展示失重环境下液体显著的毛细现象。在实验中可以看到,最细的管子,液面上升很快,旁边两个管子液面上升较慢。和地面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太空中由于没有了重力的束缚,表面张力作用会更加明显,会驱动液面不断上升,最终液面都会上升到管顶。
两米长的吸管能喝到水吗?
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站里喝水和地面上喝水有什么区别?航天员刘洋展示用超长吸管喝水的有趣现象。刘洋拿出一根2米长的管子,将管子的一头放入芒果汁里。只见刘洋吸了一口,芒果汁就随着管子注入她口中。地面由于重力的作用,在使用饮水管喝水时,液体管越高,吮吸也就越费力,但空间站是微重力环境,仅仅依靠吮吸的力量就可以喝到水管2米以外饮水袋中的饮料。
(摘自《华商报》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