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李佳丹 徐志豪
家庭农场作为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作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种好粮。近年来,浙江省《关于推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宁波市《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培育实施方案》相继发布。国家、省级、市级层面均强调推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推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鉴于此,课题组开展面向宁波家庭农场主管部门及16家典型家庭农场的专题调研,分析宁波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宁波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2001年,宁波第一家家庭农场成立。2013年,宁波家庭农场以其明确的主体、适度的规模、显著的效益等特点,成为全国五大范本之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达5196家,土地经营面积达57.8万亩,农产品年销售额达33.9亿元,省、市级家庭农场分别达161家、301家。然而,通过对全市16家典型家庭农场调研发现,目前宁波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用工成本高,老龄化严重。被调研的所有家庭农场存在用工成本高等现象,部分家庭农场人工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50%。所有家庭农场存在雇用工人年龄偏大等现象,工人年龄以50岁以上为主,其中不乏60岁以上。
基础设施投资压力大,融资不畅。被调研的所有家庭农场主表示农业投资回报期太长,部分基础设施存在未产生收益但已损坏的现象。81.25%的家庭农场主表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入负担较重,62.5%的家庭农场主表示资金压力大,常通过抵押房屋获得贷款。农村金融发展待突破,土地融资渠道不够通畅。
外部因素影响大,农业保险欠发达。被调研的所有家庭农场主认为市场风险大,农业弱质性问题比较突出。62.5%的家庭农场主对农业设施用地、建设用地等政策了解不深,81.25%的家庭农场主认为农业保险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农业保险生效条件较为苛刻,时常发生在保险期内遭受损失但保险无法赔付的情况。
品牌建设滞后,文化元素融入不足。被调研的50%的家庭农场未设立农场品牌或农产品品牌,产品包装较普通、产品溯源无途径、产品质量难保障。93.75%的家庭农场主文化意识淡薄,对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等传承不足、挖掘不深,家庭农场、农产品与文化融合较少。
政策力度不强,精准扶持不够。被调研的75%的家庭农场主对政府扶持力度不满意,62.5%的家庭农场主表示对政府补贴政策不了解,实际获得补贴较少。对于大部分综合实力不强、还处在成长期的家庭农场,资金的补助、项目的扶持等需求未得到很好满足,财政支农的强度、精准施策的能力欠缺。
此外,宁波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比如,宁波耕地资源紧缺,全市耕地保有面积仅为300万亩左右,人均耕地只有0.55亩,家庭农场的发展客观上受到资源约束。农民进城落户门槛高、生活成本高,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民难以在城市落户,导致部分地区的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对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造成一定阻碍。
政府多措并举加大扶持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健全家庭农场主培训制度,分级分类实施专业化、精细化培训,依托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等,采取田间学校等形式开展培训。统筹推进现代农业领军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创业创新人才等培育,做大乡村人才数量,提升乡村人才质量。创新保障制度,加大对大学生等基础性人才从事农业工作的补贴力度,大力推进大学生在农业生产领域创业就业,大力引進现代农业创业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
促进融资通畅。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家庭农场开发专门的贷款产品,开展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等抵质押贷款。探索碳达峰、碳交易背景下的新产品开发,针对农业生产经营,开展碳汇交易金融产品。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探索发放信用贷款,开展家庭农场综合保险试点。
减少外部不利因素。明确农业实施用地、建设用地使用条件和具体操作流程,尽可能减少因土地政策给家庭农场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市场信息预警发布平台,对天气、新冠肺炎疫情、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价格等进行综合研判、分析,提出建议,并做到精准推送。
深度挖掘品牌文化。加强经营主体发展指导,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再创业,推行标准化生产。鼓励挖掘产业产品文化,尤其要注重挖掘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培育家庭农场品牌,鼓励家庭农场发展成为“文化农场”,赋予部分农产品文化内涵。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调研,因需施策,根据家庭农场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最迫切的需要,及时制定相应政策,提高政策的匹配度。加大宣传力度,注重重点政策的宣讲,定期、不定期召开政策宣讲会,引导家庭农场及时、正确地了解扶持政策。
家庭农场自身做强做大
家庭农场可以按照多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按照经营方式的不同,家庭农场可分为单纯生产型、参与互动型。课题组对以上两类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单纯生产型家庭农场应注重以下方面:注重推广优质品种,这是生产的基础,也是该类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注重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新品种的开发与推广,抢占产业先机,提高亩均效益;注重创新生产方式,注重搭配种植、立体种植,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注重强化生产设施,使用各类机械,不断提高农业设施化水平、机械化率和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参与互动型家庭农场需要注重以下方面:注重品种搭配,不盲目追求每种产品的种植面积,而要争取实现品种多样、四季可采;注重活动策划,内容上注重新颖、有趣,特别是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不同主题内容;注重利用网络平台,寻求与美团、同程旅行、携程旅行、阿拉旅游等平台合作,借力导入客源;注重文化挖掘,不论是农场整体的发展思路,还是活动的策划、产品的包装,都不应离开文化挖掘,应把文化基因传承好、发扬好。
本文系宁波市科协智库类资助项目(Z2021-1)、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项目(2021NKYP006)
(作者单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姚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