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兴趣的激发策略

2022-05-30 10:48叶蓉
教育·校长参考 2022年6期
关键词:科学游戏探究

叶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因此,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呵护和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引发、支持幼儿主动探究,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在学习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呢?

以生活融入激趣

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儿童察觉到学习内容与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可见,幼儿最熟悉的生活才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点,将科学探究内容与幼儿熟悉的生活密切融合,会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极大的兴趣。

了解幼儿这一特点后,我们根据大、中、小班幼儿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选取了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如:地上爬的蚂蚁、蜗牛,树林里跑的动物,天空中的飞禽等;路边、公园和幼儿园里常见的花草树木的四季变化;生活中接触到的不同物质与材料;天气与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等等,万千世界奇妙的现象吸引着幼儿情不自禁地走进生活中的科学小世界,激发了他们探究热情,让幼儿感到“科学就在身边”。比如:小班科学活动“我的小脚丫”,小脚丫是孩子们最熟悉的肢体器官,胖胖乎乎很可爱,幼儿特别感兴趣,跟着老师的问题和游戏,知道了小脚丫的作用和如何保护小脚丫。又如:中班科学活动“会变的鹌鹑蛋”,鹌鹑蛋、白醋、水是幼儿常见的食物,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幼儿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认真投入地操作起来,专注地看着“会变的鹌鹑蛋”变成了什么。再如:大班科学活动“影子”,在户外游戏时,幼儿发现身后总有个“人”跟着自己,影子从哪儿来的?为什么有时候长、有时候短,有时候不见了?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影子?幼儿玩得不亦乐乎。

在种植角里,幼儿将常吃的黄豆、绿豆放在水里、土里、空瓶里,观察它们的变化;将常见的大蒜、土豆、胡萝卜放在水里、土里和密封的容器里,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此外,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如:扫地机、破壁机、红外线测温仪等,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产品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发幼儿的思考。另外,对于在电视上看到的探秘遥远太空的航天器、宇宙飞船,以及潜入深海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等科技重器,幼儿更是有着极大的兴趣,教师也应适时引导,鼓励幼儿从小立志当个科学家。

以游戏情境激趣

游戲是适应幼儿的内部需要产生的,是幼儿主动自然进行的活动。如果把理性的科学知识与有趣的游戏结合,更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我们充分利用幼儿这一独特的学习方式,创设出丰富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科学游戏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和魅力。

比如:“豆豆潜水员”“会跳舞的蝴蝶”等科学游戏,都是以游戏的口吻,把“豆豆”比作潜水员、舞动的纸片喻为“蝴蝶”,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游戏性,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情境,吸引幼儿去观察、去发现“豆豆潜水员”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潜入水底,又浮出水面,去操作观察“纸片蝴蝶”怎样才能飞舞起来,在游戏中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将科学探究活动拟人化、游戏化,在游戏情境中“玩科学”,十分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在“蛋宝宝站起来”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创设了“帮助蛋宝宝站起来”的游戏情境,为幼儿提供了黏土、豆子、棉花、鸡蛋等各种材料,让幼儿尝试探究。幼儿立即沉浸在游戏情境中,反复尝试用多种材料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幼儿为能帮助“蛋宝宝”而感到自豪和快乐,同时感知不同材料的特性。在“寻宝”游戏时,幼儿耐心地用磁铁在沙池里将“铁制品的宝贝”一个个寻找出来,十分投入于“寻宝”游戏,充分体验感知磁铁的原理,满足了好奇心。

以操作探究激趣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他认为“幼儿的发展不取决于客体,也不取决于主体,而取决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人的知识是要对客体作用后方能取得的,是要在操作活动中经过人的大脑抽象方能形成经验”。幼儿好奇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首先选择了大量以幼儿能实际操作的参与式的内容,其后,为幼儿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让幼儿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在操作中幼儿充分获得感性经验,体验发现的乐趣。如:在“大油桶探秘”中,幼儿想把大油桶搬到“轮胎车”上,可是大油桶太重了,他们尝试了几次都搬不动。这时,教师激励幼儿想想“怎样轻松地把大油桶搬上去”,幼儿大胆想象,动手找来了木板架在轮胎上做成坡道,把油桶轻松地推上去。在操作中感受了斜坡省力原理。有的幼儿拿来木板架在木桩上,油桶放在木板的一端,再从另一端使劲压,油桶被撬起来稳稳地“坐”在了“轮胎车”上,在操作中感受杠杆原理。幼儿在操作中思考、观察、探究、寻找答案,好奇心不断被激发,又不断地验证满足,体验探索和成功的喜悦。

在戏水池里,我们分别放入了幼儿自制小船、竹子做的竹筏、轮胎做的小船、粗细不同的PPC管、海绵、木棍、泡沫板、球、积塑玩具等材料,让幼儿自由操作,探究水的秘密。

在沙池里,有的幼儿用磁铁在沙子里“寻宝”,体验磁铁的吸引力;有的幼儿用“滑轮”吊起一桶沙子,运送到需要的地方,感受到“滑轮”省力的原理;有的用各种工具把沙子塑造成各种形状,感知沙子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在大自然的轮回变化中,带领幼儿走进四季,亲身感知大自然美妙变化。春天幼儿在自然角饲养蚕宝宝、小蝌蚪,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去户外放风筝,感知风的力量;夏天幼儿戏水嬉戏,感知水的魅力;秋天幼儿户外捡拾落叶、种子制作标本;冬天幼儿制作彩色冰灯,堆雪人打雪仗,看雪落雪融。

在幼儿园科学馆里,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各类可操作的科学活动材料,如:平面镜、放大镜、望远镜、回形针、木块、橡皮泥、纸、塑;电线、电池、塑料棒、各种形状的磁铁、PPC管等多种多样的材料,并将废弃的小型电器放置在科学馆里,鼓励幼儿拆装,让幼儿自主探究。孩子们摆弄着有趣的哈哈镜、万花筒、放大镜、通电小装置、齿轮、过滤器等材料,他们发现小灯泡亮起来了,水变干净了,齿轮转起来了,兴奋地与同伴分享,脸上流露出满满的喜悦之情,在操作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满足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以参观体验激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大自然大社会中有充分的科学教育资源,走进大自然大社会是激发幼儿科学兴趣的有效的途径。

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丰富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资源。我们经常带幼儿参观科技馆、气象站、养殖场,或是请“科技大篷车进幼儿园”,请讲解员和老师给幼儿讲解每件科技展品,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参与体验。幼儿带着一双双好奇求知的眼神,在每一件科技展品前参观体验,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每次都流连忘返。我们倡导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参观,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我们带领幼儿走进军营,看飞机、看坦克、看军舰,走进消防队看消防人员演示先进的灭火装置。他们认真地听军人叔叔讲解,好奇地询问各种问题:“这么大飞机怎么会飞上天的?”“这么大军舰怎么能浮在海水上的?”。真实的场景让幼儿流连忘返,充满了好奇。

此外,我们还带领幼儿走进中学,看中学物理、化学老师做科学魔术小游戏,参观天象馆;带幼儿走进自然,挖红薯、落花生、拔萝卜;春赏花、夏玩水、秋收获、冬玩雪,感受四季变化。幼儿在参观体验中,激发了幼儿对林林总总的神奇现象的强烈兴趣。

以文学作品激趣

故事、童话剧、猜谜、影视科学片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和情节,可爱的小动物们都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如:《小蝌蚪找妈妈》《猴子捞月亮》等。将科学知识融入故事,让幼儿在倾听故事中,引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是非常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的,幼儿在听故事中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水中的倒影现象。

我们借助幼儿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学形式,形象生动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在小班主要以老师讲科学小故事为主,师幼共同阅读科学绘本故事;中大班开展“科学故事会”“科学绘本推荐”“科学童话剧表演”活动等,每天请1~2名幼儿轮流给全班幼儿讲“科学小故事”,每周请1~2名幼儿为全班幼儿推荐“科学绘本”。每学期举办“科学童话剧”表演活动,如童话剧“小蚂蚁搬家”“动物怎样过冬”“镜子里的老虎”等,幼儿在身临其境的角色扮演中,在同伴和教师的讲述和互动表演中,不知不覺对科学产生兴趣,了解科学知识。

科学影视动画片中也有许多科学内容,我们选择一些符合各年龄段幼儿身心特点的科学内容给幼儿观看,并向家长推荐,激发幼儿和家长的科学意识和兴趣。

谜语形式简短、形象,你说我猜的游戏形式特别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们利用每天离园前十分钟开展“灯谜会”活动,每天请1-2名幼儿说灯谜,全班幼儿猜,幼儿饶有兴趣地参与猜谜活动,不知不觉中了解事物的规律特征。

以环境熏陶激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宽松安全的环境是幼儿进行有效科学探究活动的关键因素。

首先,为幼儿创设情感融洽、安全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以宽容、热忱的态度,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支持幼儿。教师要以幼儿的好奇为好奇,以幼儿的兴趣为兴趣,在情感上与幼儿同频共振。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容许幼儿出错,不简单指责批评幼儿,保护幼儿的探究兴趣。

在幼儿科学活动时,教师要有问题意识,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把幼儿带入问题情境,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性,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提出幼儿能够理解的问题,才能引发幼儿兴趣;同时,教师提问还应具有开放性,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让幼儿大胆地表达;此外,教师的提问要有趣味性,问题要简洁有趣,让幼儿觉得很有意思很好玩。教师问题提出后,要充分相信幼儿,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动手操作,给幼儿敢想敢试的安全心理环境。

其次,为幼儿创设敢于质疑的问题环境。在问题环境创设中,为幼儿创设了“问题墙”,鼓励支持幼儿提出问题,用画图或教师和家长记录等方式表达幼儿的疑问。如: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发现了许多蜗牛,看着蜗牛慢慢腾腾地爬行,他们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小蜗牛的家在哪里?它要到哪里去?它喜欢吃什么?它背上的壳有什么用处?”等等问题涌出来,教师耐心地让孩子们把这些问题画出来,展示在问题墙上,然后,通过亲子、师幼、同伴互动,多渠道探寻答案,并将探寻的过程画出来,展示在“问题墙”中共同分享,获得知识和经验。

此外,我们开展“小博士大问号”活动,给每个幼儿探索表达的机会。每天请1~2名幼儿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引发全班幼儿思考,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然后,幼儿将自己的探索答案告诉大家,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兴趣。

再者,为幼儿创设自主探究环境。创设农庄、自然角、戏水池、沙池、声音探索区、科学探索区等互动自主的探究环境,让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去发现,去探索。

面对未知的世界,幼儿充满了好奇和探究欲望,而教师在幼儿探知世界的过程中,应成为他们的引路人和守护者。积极为孩子们创设适宜的探究环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巧妙采用多种方式,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猜你喜欢
科学游戏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