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茂从扶阳辨治“感寒合症”思想探析

2022-05-30 10:48杨双晓张晓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2年6期
关键词:扶阳

杨双晓 张晓琳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兰茂以“扶阳为本”辨治“感寒合症”学术思想。方法:研读兰茂著作《医门揽要》《滇南本草》,从兰茂对“感寒”一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来论述兰茂扶阳学术特色。结果:兰茂认为“感寒”一病介于伤风和伤寒之间,较伤风则重,伤寒则轻;此证多为虚人所得,独伤于阴,病位在脾肾两脏;治疗宜温中散寒,不可独用解表法。结论:兰茂结合云南实际情况,首提“感寒”一病,全篇贯穿“扶陽为本”的治疗思想,对感寒病多种症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药,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兰茂;扶阳;感寒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22)11-0001-03

兰茂,字廷秀,号止庵,云南省嵩明县杨林人,明代医药学家。其著《滇南本草》收集了云南本土特色中草药,为地方本草名著;另一著作《医门揽要》结合云南本土气候环境及饮食习惯论治多种常见病、多发病。

兰茂在《医门揽要》一书中有专门论述“感寒合症”的篇章,内容涉及理、法、方、药等方面,其治疗上体现“扶阳为本”的思想颇具地域特色。笔者不揣浅陋,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以期找出规律,指导临床。

1“感寒”解析

1.1“感寒”释义寒为天之六气之一,冬季主气,若失其常度则常变为不正之邪气,即寒邪。寒为阴邪,重浊凝滞,主收引。寒邪中人,易袭体表阳经,耗损人体阳气。《温病指南》云:“寒为阴邪,阴盛必伤阳,故首郁遏太阳经中之阳气。”[1]《素问·调经论》篇道:“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2]认为“伤寒”致病乃因寒邪外侵,上焦气机通调失常,导致皮肤腠理紧密,汗孔闭塞而卫气无以外泄,郁闭体内,故而产生发热的症状。肺外合皮毛,易受寒邪侵袭发病。《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重寒伤肺”“肺恶寒”,《难经·四十九难》曰:“形寒饮冷则伤肺。”云南多地属于早晚冷,中午热的气候,昆明地处滇中,由于气候原因,云南人极易受到寒邪侵袭而发病。兰茂首提“感寒”一病,描述为“春温夏暑秋湿冬寒,皆四时不正之气……节侯不真,天偶阴雨即冷,人冒之即为感寒症。”[3]其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身体寒疼、喜暖及恶风、咳嗽等。

1.2“感寒”与伤风、伤寒鉴别兰茂言此病“较伤风则重,伤寒则轻[3]”。此为受病程度而言,即“感寒”是一种感受寒邪之后,介于伤风和伤寒之间的一种疾病。其中“伤风”为:感受风邪,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喉痒咳嗽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4],二者感受邪气的不同使其存在本质区别。兰茂指出,感寒与伤风的不同点为“伤风鼻塞,声重;感寒鼻不塞,声不重”此即以症状言。

感寒一病类似于伤寒,同为感受寒邪而发病,《伤寒论·伤寒例》言:“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5]“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伤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此处兰茂所言伤寒应为狭义,即伤于寒邪,感而即发。兰茂指出,伤寒可伤于阴,伤于阳,而感寒则独伤于阴[3]。盖因人体素虚,已生内寒,两寒相遇,内寒盛于里,外寒客于表,即为阴证表现。另伤寒治法有汗法、下法,而“感寒”治法宜温中散寒,不可独用解表法。

2“伤寒有阴阳,感寒独伤于阴”观点解析

云南属立体季风气候,具有日温差大的地域特色,民间更有“四季无寒暑,一雨变成冬”的俗语,虚人易受寒邪,其感寒发病与伤寒病直中三阴之证有相似之处。兰茂在“感寒合症”中针对感寒一病的病机提出“伤寒有阴阳,感寒独伤于阴”[3]的观点。《伤寒论》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张仲景以阴阳为本,以“三阴三阳”为论治的纲领,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伤寒发病或发于阳经,或直中阴经。钱天来在《伤寒朔源集》云:“发于阳者,病入阳经而发也;发于阴者,邪入阴经而发。”[6]兰茂所言“感寒独伤于阴”,与伤寒有所不同,于症状而言,感寒虽有发热之证,但其热为寒气郁闭肌表而发热,患者总体表现却为恶风、喜暖、身体寒疼等阴寒证表现。于经络而言,其寒邪直中阴经。感寒有发热却喜热,盖因阴寒内盛更重,相较之下发热之表证为轻。

感寒之病病位在脾、肾。兰茂言患病之人多为内伤之人[3],因内伤之人阳气素亏,阴寒内生,外寒乘虚而入发病,其发病常伴胃脘寒疼、脐下疼、小腹冷痛等症状,且舌象多为苔白或无苔。肾为人之根本,虚人肾阳温煦作用衰退无力制约阴寒,复被寒邪所伤,其阴寒愈盛而阳愈衰微。脾为五脏之源,升降枢纽,胃气弱则百病生,脾虚之人感寒则脾气凝滞不行,不通则痛。脾肾两脏皆为阴脏,寒为阴邪易直中阴脏,即兰茂所谓“感寒独伤于阴”。

3以“扶阳为本”为“感寒”的治疗原则

3.1“感寒只宜温以散之不可表”治法解析与伤寒解表散寒的治法不同,笔者认为,兰茂“感寒只宜温以散之不可表”[3]并非指感寒之病不可发表,而是不可独用解表法。感寒之病发热轻恶寒重,乃因脾肾阳气不足,复被寒袭,肺亦受邪,但其表证程度尚轻,若独用解表法强行发表,反而容易伤及原本就虚弱的阳气,助长阴寒,故扶阳温中散寒才是治疗感寒的根本大法。

兰茂在治疗疾病时多注重培补患者自身阳气,顾护脾胃。其一是受地域环境影响,人易感受寒邪[7],在《滇南本草》中补益药物占全书所载药物的46.44%,其中温性药在补益药中的占比为35.74%,位居第一;其二,脾肾为人体阳气生成至关重要的两脏,常常是多种疾病发病的本因。云南名医吴佩衡认为心肾为先天,脾胃为后天,是人身之中的主要和次要生命线,故临床多用温中补脾肾之法[8]。《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9],指出阳气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兰茂对“感寒”一病的治法用药其扶阳思想可见一斑。

3.2“扶阳温中散寒”为治疗感寒大法兰茂根据感寒病独伤于阴的特点,提出了扶阳抑阴,温中散寒的治疗大法。感寒尚轻者,内服胡椒汤,围炉即散[3]。胡椒,始载于《唐本草》“胡椒其性热,味辛,有温中散寒,下气消痰之功效”[10]。且胡椒作为家用调味香料易于获得,因其食药两用之性常作为日常食疗中温阳保健之品。胡椒汤,出自《圣济总录》,其方胡椒、干姜、诃子、炙甘草[11],诃子为治疗冷气心腹胀满泻痢之药。黄元御《长沙药解》言:“干姜温中,补益火土,暖脾胃而温手足。”[12]炙甘草温中补虚。加以炉火温散于外,内外同治,其寒即消。

病情重者则用羌防建中汤,其中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之证,羌活性温,归肾经,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之功,防风驱散表邪使阴寒能散,全方重在温补中焦驱散寒邪;更有甚者用桂附理中汤,叶天士认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理中汤为健运脾胃之药,加入附子辛甘大热,消散阴翳,温补腎阳,肉桂温经通阳沟通表里,全方重在补火生土,亦合吴佩衡先生所言脾肾先后天并补之意,为“感寒”重证之方药。其兼证若有胃脘寒疼,用理中汤加高良姜、香附、台乌。高良姜味辛大温,主治胃中冷气上逆,香附舒气开郁,使气能畅达。台乌,《本草经解》有载“辛温破阴,阳之所至,阴寒自退”[13]。全方温中复阳,使阳能通行,通则不痛;脐下寒痛,枳实、香附、山楂、神曲、麦芽行气消食;小腹寒痛加桂枝、附子温补肾阳。从兰茂对此病的对症用药来看,所用之药皆为扶阳抑阴之意。其用药温阳散寒而非补阳,盖因温法推动气血流通,快速驱散寒邪。

兰茂针对不同体质患者治法各异,若是体实强人感寒易与食积相结,其症状大热、大渴、谵语等类似白虎汤证,但其脉六部俱沉紧,右关沉紧而实,易于鉴别,治法不宜表不宜汗而宜用理中汤加大黄、枳实温下之,其治法与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治寒与宿食相结之证用大黄附子汤温下法如出一辙,可见兰茂学术思想受张仲景影响颇深;若是老人感寒者用十四味建中汤倍加姜、附,重者加羌活治之[3],其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黄芪、当归、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白芍、川芎、肉桂、附子、半夏、肉苁蓉、麦冬十四味药组成,具有补益气血、温阳散寒的功效,是治疗气血亏虚、脾肾久虚、久劳虚损的效方[14]。倍加姜、附温热之药驱寒,羌活解散表寒止痛,盖因老人体弱阳气衰微,受邪之后其寒愈重,温阳之药亦需更重;若冒箭风而痛者,即突然感寒兼夹受风并发疼痛者,用姜、艾治之,或用生附子研末和酒调匀敷于痛处则愈[3],附子温阳之性通行诸经,温散寒邪,使邪去正安。多种治法皆围绕“扶阳温中散寒”的治疗原则。兰茂结合地域与不同体质感寒表现不同,治疗上亦有差异,体现了其三因制宜思想。

4小结

兰茂认为“感寒”一病看似是肺卫疾病,探求其本却应责之脾肾,其发病患者皆为阳气素虚,内寒日久之人,兰茂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辨证论治,治疗上采用扶阳温中散寒之法颇获良效。临床上此病与伤风、伤寒症状相似,辨别起来多有困难,兰茂针对地域特色首提“感寒”一病,厘清三者区别,确定“扶阳为本”的治疗原则,为后人诊治寒邪为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不同思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娄杰辑.温病指南[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5:12.

[2]夏航胜.低热的中医药治法[J].江苏中医药,1978(2):8-9.

[3]明·兰茂著.重订医门揽要[M].清·管暄校.楚更五重订.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7:69.

[4]徐佩英,陆灏,陶枫.丁学屏教授治疗四季感冒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2(6):903-904.

[5]金钟斗,陈萌,王庆国.《伤寒论》伤寒化热病机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3):156-157.

[6]钱潢.伤寒溯源集[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1-2.

[7]李福.兰茂辨治虚证的方药运用规律初步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药大学,2021.

[8]吴佩衡,吴生元,吴元坤.吴佩衡医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7.

[9]冯明清,张磊,赵安业.阳气者,若天与曰,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J].河南中医,1981(6):11-13.

[10]郑虎占,董泽宏,佘靖等.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四卷[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3243.

[11]赵佶敕.圣济总录第八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367.

[12]清·黄元御著.长沙药解[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21.

[13]叶天士.本草经解[M].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74.

[14]胡兰贵.朱进忠教授应用十四味建中汤的经验介绍[J].中医药研究,1999(5):1.

(收稿日期:2022-01-09编辑:陶希睿)

作者简介:杨双晓(1995-),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医名家学术思想研究。E-mail:664873969@qq.com

通信作者:张晓琳(1964-),女,汉族,本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的理论与临床运用。E-mail:1044454700@qq.com

猜你喜欢
扶阳
扶阳罐疗法临床研究进展*
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谈扶阳派唐农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
“扶阳抑阴”治法研究述评
从共振原理看扶阳理论的治病机理及其对血管性痴呆的解读
浅谈“扶阳”的内涵与现代拓展
扶阳罐“以罐代手”在亚健康调理中的运用
“百家新声·扶阳论坛”专栏征稿启事
第二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五届扶阳论坛
中会国[2011]038号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中医扶阳思想理论与运用高级研修班征文通知
中会国[2011]038号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中医扶阳思想理论与运用高级研修班征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