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现阶段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能力欠缺,服务结构单一,专业化水平不足,尚未建成有效的市场化运营体系。论文从知识产权服务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优化社会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深入创造源头、引导战略布局、促进成果转化、建立风险预警、拓展高端服务、完善价值评估等建议,通过基础能力建设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管理多层面提升服务价值,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知识产权服务业;知识产权;布局;成果转化;运营
【中图分类号】F719;F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6-0148-03
1 引言
知识产权服务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共同组成知识产权全链条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保障[1]。知识产权服务业将承载光荣使命,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期间提升专业化水平,夯实基础业务,拓展增值服务[2],以高质量标准立足区域市场,以多元化发展开创崭新局面。
2 知识产权服务业现状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公示平台,现有专利代理师6.3万余人,执业代理师3万余人,专利代理机构4 700余家,平均每家代理机构拥有执业代理师6.4人,可见有相当一部分代理机构规模较小,专利代理师执业比例不高,行业人才需求缺口仍然存在。现阶段知识产权服务业还主要以代理业务为主,代理质量参差不齐[3],在全国范围内区域分配不均衡,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4],经济落后地区服务机构数量较少,服务层次也更低。另外,当前市场上知识产权服务的潜在客户对知识产权缺乏了解,优秀的服务机构凤毛麟角,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5]。
3 知识产权服务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欠缺
知识产权服务业几乎没有门槛,仅专利代理业务要求专利代理师资质,其他业务均无准入要求,因此出于成本考虑,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难以支撑专利导航、知识产权布局等高端业务。而专利代理师时间和精力有限,往往不能高质量完成所有案件,导致专利代理案件质量不高,保护效力不够,应用能力不强。此外,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紧缺,无法满足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庞大需求,而市场竞争激烈,低价内卷严重,知识产权服务业生存困难,也无力聘请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端人才,造成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欠缺的恶性循环。
3.2 知识产权托管业务低端
知识产权托管是市场主体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等全链条工作委托给科技服务业进行管理,以信息化管理提高知识产权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以专业化服务提升知识产权的价值。然而,目前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大多仅停留在知识产权申请、登记和年费监控等低端业务上,使知识产权申请与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情报利用、知识产权资本化等知识产权运用内容相分离,未能与之进行有效衔接,没有达到知识产权托管应有的效果,不能彰显知识产权托管服务的意义。
3.3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末置
当下,市场主体对于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的认知只是提交申请,不了解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是贯穿整个知识产权的形成过程的,对代理工作的专业性和重要性没有意识,便不愿为其高价格买单。大多数情况下,市场主体往往习惯在成果产生后开始挑选知识产权代理机构,通过对比价格选择合适的代理机构提交申请,没有在产品开发、设计、构思等知识产权产生的前端寻找代理机构介入服务,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错过了规避风险的最佳机会,缺少了通过信息利用进行有效布局的关键环节,影响了最终知识产权的保护效果。
3.4 资源利用发挥程度不足
知识产权服务业作为市场的中介方,与成果拥有者和技术需求者均有密切联系,但是由于技术转移市场的专业化人才缺乏,知识产权服务业更多地停留在知识产权买卖交易、供需双方对接等简单层次的工作,而技术的市场化调查、商业模式、法律风险等深层面服务的实践经验极度欠缺。在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中试服务、商业谈判、价值评估、股权分配、质押融资、转化渠道等方面缺乏服务能力,不能够对技术以及知识产权的市场化形成完整的服务流程,知识产权服务业市场粘性低、服务结构单一,尚未建成相对完整的生态链。
3.5 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罕见
知识产权运营是知识产权服务中的高端业务,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阶段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新时代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当前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业务主要以代理为主,经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申请、登记、答复审查意见、驳回复审、无效宣告等具体内容,部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可以提供知识产权维权和侵权诉讼业务。然而,能够提供专利导航、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预警分析等高端服务的机构寥寥无几,可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投资基金、证券化等资本化运营业务的机構更是微乎其微,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还处于萌芽阶段。
4 知识产权服务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4.1 拓宽宣传渠道,优化社会环境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业应当通过行业协会等形式,探索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及地方标准,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制度和基础知识的宣传活动。通过公众号、直播、线下宣讲会等渠道走进企业等市场主体,发挥贴近企业、了解企业的优势,搭建政府机构和市场主体之间的“桥梁”。通过走进校园开展青少年宣传教育、高等学校专项小课堂等方式,播撒知识产权“种子”,静待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产权社会环境“开花结果”。通过社区走进居民,提高全民知识产权尊重与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4.2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能力
知识产权人才是知识产权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知识产权服务业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提高服务工作质量。通过人才引进“补短板”,吸纳知识产权或紧缺技术专业的人才,引入具有丰富经验的国际化人才,完善服务领域,综合运用知识产权工具拓展服务内容。通过培训加强知识产权理论知识学习,分析经典案例理解知识产权侵权判定,将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运用有机结合。通过重点培养人才的进修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融会贯通,解决知识产权服务过程中的疑难问题。鼓励知识产权相关资格证书考试和职称评定,引导人才全面发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助力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提升保护和运用能力。
4.3 推广托管模式,贯彻标准流程
知识产权管理是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的保障,知识产权托管是市场主体寻求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专业化服务的最佳选择,知识产权服务业应当深耕知识产权托管业务,规范管理流程,弥补市场主体缺失专业管理人才的缺陷。通过推广知识产权贯标服务,培训各资源运行和控制管理要素,将知识产权嵌入创新主体经营全过程,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实现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显著提升创新主体综合实力水平。通过知识产权档案的规范管理,构建知识产权信息库,方便市场主体随时调用,应用于后续经营活动,并为维权等商业活动提供参考素材和有力证据。通过监控知识产权的法律状态和各流程期限等信息,避免错过答复期限、缴费期限等关键节点,造成超过期限丧失部分权利甚至所有权失效等严重问题,确保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4 深入创造源头,提升服务价值
知识产权创造是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的核心,知识产权服务业应当抓准知识产权创造“命脉”,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提升知识产权价值。通过检索分析现有技术,为创新主体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提供基础素材,提高研发起点,会同技术人员共同挖掘核心技术,规划专利申请策略,进行专利申请时构建权利体系,斟酌保护范围,创造高价值专利。通过查询已注册或已提出申请的商标,为市场主体在商标设计时排除风险,提高注册成功率,同时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侵权纠纷。全程跟踪监控最新出现的知识产权,建议市场主体采取购买、取得许可、合作等方式获得无法规避的专利技术、专利设计、在先商标、在先著作权等其他权利,或选择无效宣告方式摒除潜在的障碍,适时提出知识产权申请、登记,逐步完善知识产权布局,达到高价值服务的战略目标。
4.5 引导战略布局,实现综合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的检验标准,知识产权服务业应当协助市场主体以知识产权布局为手段多层次划分保护模式,全方位架筑知识产权壁垒。通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构建多维度保护体系,引导市场主体提前做好各个目标国的市场进入准备,从技术、产品、外形、设计、品牌等多角度进行知识产权战略布局。通过市场、客户、加工厂、展会、宣传册、商业网站、社交平台等方式发现侵权行为,有偿或无偿为市场主体提供维权服务,支持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产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有效衔接。运用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开展全面保护,提高市场主体的竞争实力,同时加强风险综合应对能力,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与创造的良性循环。
4.6 对接供需资源,促进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运用是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的终极目标,产业化和商品化运用是知识产权运用的主要方式,知识产权服务业应当发挥市场优势,精准对接供需市场,推进知识产权转化实施。通过专利信息的利用,根据市场需求寻找技术供给方,采取转让、许可、联盟等渠道打破技术瓶颈,以专业的“技术经纪人”业务能力帮助创新主体走出困境。通过审查预交易知识产权的有效性、交易人的合法性和影响后续使用的其他情况,综合考虑诉讼、无效、备案记录等因素,判断其交易后的潜在风险,避免出现知识产权失效、交易人无权交易、知识产权存在质押融资、许可转让、侵权诉讼、无效宣告等问题发生。通过交易平台展示供需资源,拓宽交易渠道,规范知识产权交易,重点审核双方资质,提高安全保证,简化交易流程,促进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
4.7 利用信息数据,建立风险预警
知识产权预警是防控知识产权风险的有效措施,知识产权服务业应当利用大数据系统,对市场主体的侵权风险进行预警并持续监控,分析侵权的风险等级,建议适当的应对措施。通过知识产权实质分析找出发明要点或构成要素,对比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发现侵权或被侵权风险。通过风险筛查判断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危害程度,供市场主体权衡效益、成本、损失等各项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消除、降低甚至接受风险的方案。通过规避设计消除或降低侵权风险,或付出可接受的成本取得合法使用权利,采用知识产权丛林对抗并做好侵权应对准备以接受风险,针对不同市场主体不同侵权情况给出差异化建议。开放数据信息服务,持续跟踪监控侵权风险的变化,实时调整应对方法,并对市场主体被侵权行为找准时机展开维权,全面赋能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精深化发展。
4.8 依托專利导航,拓展高端服务
专利导航是知识产权的战略化运用,是创新主体明晰自己定位、找寻未来方向的有效途径,知识产权服务业应当立足区域特点,依托大数据开展专利导航,为创新主体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6]。通过竞争全景的结构化分析,预判行业发展动向,寻找技术空白点,梳理创新主体可选择的发展路线。通过与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专利对比分析,明确创新主体在产业链中所处位置,结合技术发展趋势评估风险等级,为创新主体战略发展提供方案建议。通过专利导航服务,发现正在研发前沿技术的其他创新主体寻求合作,发现拥有高技术水平的发明人进行引进,发现竞争对手并关注,开展专利布局遏制风险。定期更新数据,对专利导航效果进行跟踪,诊断创新主体“不健康”状态,及时纠偏,明确未来发展目标,以专利信息化利用支撑创新主体经营管理。
4.9 完善价值评估,探索资产运营
知识产权资本化是知识产权运用的增值阶段,彰显知识产权的价值属性,知识产权服务业应当联合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组织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合理确定财产权标的,解决投融资核心问题,提高无形资产变现能力。通过知识产权风险分析为金融机构消除顾虑,利用知识产权保险和风险基金双重保障维护金融机构权益,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通过创新主体人才团队和科研实力的深入考察,评价技术先进程度、科研成功率、成果转化难易程度等关键要素,对接投资机构,协助市场主体申请投资基金,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为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运营供应充足的养分。通过知识产权未来收益的评估探索证券化模式,以多个市场主体多种类知识产权组合发行降低风险,实现无形资产增值,迈入知识产权商业化进程。
5 结语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离不开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鼎力相助,一代又一代知识产权人挥洒青春,见证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知识产权尊重和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创新主体技术实力的飞跃提升,目睹了知识产权大国的成长崛起。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如火如荼,知识产权服务业也将继续全力支持创新型國家建设,用专业化服务连接科技与经济,促成知识产权量质并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指日可待[7]。
【参考文献】
【1】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J].知识产权,2021(10):3-9.
【2】国发〔2021〕2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通知[Z].
【3】史倩青.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现状与发展途径[J].河南科技,2021,40(16):150-152.
【4】董安琪.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7,18(02):23-32.
【5】母洪.浅议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现状及未来[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6(01):58-60.
【6】曹珅.老工业基地企业知识产权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09):99-101.
【7】李贞.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4-2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