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躺平”的多维思想内涵

2022-05-30 07:29:58王耀辉龙心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7期
关键词:躺平青少年影响

王耀辉 龙心洁

内容摘要:“躺平”作为2021年度网络热词,具有多维思想内涵。“躺平”的正向维度是有张弛的宣泄和反抗,它不仅诠释了网络新媒介开放撒播的叙事特征,也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时代精神,及人们对本真生命状态的呼唤,进一步凸显了人的主体性。但“躺平”也传递出一些负面的思想信息,具体表现为生命意志力沉沦、认同现实无奈及人的主体不作为等方面。因此,应当引导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辩证地看待“躺平”的内涵和价值。

关键词:“躺平” 多维思想 青少年 影响

2021年12月6日,“躺平”一词被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评为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之一。当年12月8日,又被收录到著名杂志《咬文嚼字》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之列。网络热词可以说是一种对于社会的态度,或者说是对于生活的浓缩[1]。热词“躺平”则突破了常规的语法结构限制,呈现为网络语境下生动的表现形态,蕴蓄着丰富的思想意蕴。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并理解“躺平”所体现的多重思想维度,透过颓废消极的表层,看到积极向上的深层意义。

一.网络“躺平”指涉的正向思想维度

(一)网络“躺平”展现了新媒介叙事开放性、撒播性特点

如何界说网络热词,见仁见智。“所谓网络热词,又称网络流行语,指的是由网民创造或发掘的、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盛行的词汇或句子,它反映了网民对某一公共事件和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态度和评价,传达了民情民声,记录了社会进程,是网民公民意识勃兴的结果,也是网民积极融入社会、關注民生、发表意见、参与社会进程的体现”[2]。新词产生源自网民对社会事件的研究和表态,基于互联网实时、交互的传播优越性而热,随即构建起一个逐渐扩散的叙事表达体系,网民则通过媒介话语实践酣畅淋漓地表达。因而,网络热词是网民在对公共事件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刻挖掘后所得,体现了网民的集体表达,是网民思想意志的载体,“躺平”的产生,毫无疑问是经历了这一过程。

“躺平”为互联网输入了新鲜血液,经由网民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进行叙事重构,开放性内涵获得补充和完善,最后脱离生源事件的捆绑束缚,从而得到广泛应用。在《躺平即是正义》一文掀起巨浪之后,“躺平”、“躺平学”、“躺赢”、“躺平青年”等衍生词逐浪而来,相关的讨论话题热度经久不减,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网络热词不受语法归束,语言简练通俗、传播撒播迅猛,为互联网文化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越来越多的媒体将网络热词化用为标题部分内容,作用于新闻、微信推文等,以更好地吸引观众和读者。青少年追新逐热、走在前沿,抑制不住地观望,尽情感受舆论冲击,却鲜少寻找热词背后的真相和答案,热度传导下的青少年往往“不问事,只为词”,这是青少年了解网络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对青少年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网络“躺平”彰显了自由、民主的时代精神

只关注网络语言层面未免有些肤浅了,因为“躺平”所呼吁的生活哲学、处事模式,还彰显更深层次的时代精神。作为语言文化符号的网络流行语,不仅是网络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的载体,是话语和权力角逐的空间,体现着各种意识形态的预设和诉求[3]。“躺平”并非天外来物、凭空出现,而是受到“丧”、“佛系”文化的影响流变,延续了其作为青年亚文化的叙事特征,体现出后现代解构文化的审美风格,以抒写时代精神的表达。网络所营造的虚拟社区环境,让网民可以据理直行、张扬个性,率真的情感可以得到肆意的表达。虚拟ID削平了人的社会身份结构,模糊了传统的等级秩序,打破了思想桎梏,迎来了创新和发展。各行各业的阶层人士以平等的姿态共同构建起一个话语系统,不困于内,不囿于外,表达不再是表面的假大空,更多的是内心的真实体验。

而网络“躺平”正是时代民主、自由精神的表征。貌似“躺尸不止”的“躺平”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在一些情况下,适当的“躺平”是很有必要的。现代人在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很大,尤其是青少年,处于社会焦虑、压力链条最底端,积郁急需排解和释放,而“躺平”便是其中一种最为直接、爽快的方式。正是由于网络的多元化、自由化,大家可以自由发表个人的看法,社会上对“躺平”这一概念也有了一些理解和包容。“自由”是文化与网络灵犀融通的桥梁,是艺术与电子媒介结缘的精神纽带[4]。正是由于精神自由才迎来网络空间的盛宴,为虚构的零度世界带来了温度。也是因为网络文化的虚拟真实,提供了时代精神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推动着科技创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三)网络“躺平”映射出人作为生命存在的主体性状态

“躺平”还指向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人需要休息。自然界的人和动物,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生存作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永恒地维持一个状态,人不可能永无止境地拼命工作,而是需要间歇的休息调整。林语堂在《悠闲生活的崇尚》中发掘“悠闲”的潜在效用,指出“休息”并非无所事事,消闲也附有浪漫崇尚。油尽便会灯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况且当人无法平衡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压力与精神世界里被压抑的情感时,便会使个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刺激,轻者会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能引发心理疾病,反而对学习工作起到反作用。“一般人以为休息是浪费时间,其实不休息的工作才真是浪费时间……休息不仅为工作蓄力,而且有时工作必须在休息中酝酿成熟”[5]。“躺平”秉持休整蓄力的理念,从人的主体性出发,体现了人作为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

面对不断加快节奏的社会,常有人陷于被浪潮裹挟前进的漩涡中,当生活的重压迫使人们卷入“内卷”,“躺平”便像水中的浮木,成为人们赖以喘息的支撑。当代人为了释放压力、发泄情绪而高喊“我要‘躺平”,通过宣泄找到集体感、优越感,实现个体的平衡。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奋起,“‘躺平,也是一种大智慧”、“‘躺平是为了更好的出发”等话语此起彼伏。热词“躺平”的情感表达及流行实则把人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出来,以此探知人的内在心理,立足于人的本真感受,传达人的思想意志,呈现人的自主精神气质。试想未来,人们不断地拔高做事的标准,为了将每一件事做的近乎完美可以牺牲人的地方越来越多,人的难处感受越来越不受重视,便有些本末倒置了。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仍然是以人为根本,而不是为了增长而放弃人,不顾及人的情感体验。“躺平”源于人置身现代快节奏社会的内心呐喊,是对于升学、就业、工作、生活等各种压力的宣泄,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对人存在意义的反思。

二.网络“躺平”蕴含的负面思想维度

(一)网络“躺平”具有某种颓废消极的心理,生命意志力就此沉沦

“躺平”所提倡的降低欲望、休息蓄力的生活哲学,被误读为放弃积极进取、努力奋斗,表述成一种心灰意懒、萎靡不振的思想心理。曲解形成的价值观念容易腐蚀人的思想,影响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还会损耗人的精力和时间,导致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能力下降,“躺平”之后,心理极度舒适,便就此消沉。在满足最低的物质需求时,人们看到了“躺平”背后的另类精神追求,很快就忘记了“生命以负熵为生”的初心使命。网上诸如“你可以实现你的主义,我‘躺平实现我的安逸”、“‘躺平虽然颓废,但至少不会累”等消极言论雨后春笋般兴起。由于网络话语的撒播性新媒介特点,网民素质良莠不分,很容易将网络文化现象扭曲原意,恶性传播,从而误导网民接受不健康的负面信息,对此要警惕。

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某些三观尚未完全定型,极易接受“躺平学”的负面影响,从而让“躺平”拿到话语权。“躺平”使得青少年自我蒙蔽地推崇所谓的“智者运动”,但并没有考虑到彻底“躺平”之后的结果、以及能否完全“躺平”的迷茫。诚然,“躺平”可能作为一种宣泄的手段方式,放松人的社会压力和焦虑,可人最终还是要返回现实,承担作为人的社会责任。如果一直以“躺平”的心态来识人观物,面对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用“躺平”一词来为自己寻找借口、逃避现实,是不可取的。青年一代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当头,若盲目崇尚“躺平”,在激烈的竞争中选择放弃奋斗,以无所谓的“躺平”姿态消极面对各种挑战,这无疑对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二)认同现实的无奈及人的主体不作为

精神属于意志,意志领导行為。若是简单地把“躺平”等同于“不作为”、“不努力”的生活态度,则会令人屈服于现实,主体行动力麻痹,人生无所作为。由此可见“躺平”的负面思想是极端个人的私利己欲,缺乏大局意识。“躺平”应有“度”,过度地“躺平”不利于人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于小我而言,一个人每天什么也不用干,像第欧根尼睡在自己的木桶里晒太阳,抑制内心的欲望,遇到困难便退一步,身、心、情、智如何取得进益?哲人至少在思考哲学问题,他睡并醒着!而青少年若断章取义地效仿,结果堪忧。一味“躺平”,没有突破、画地为牢,个人的能力也难以得到锻炼。既不去积极地学习生活本领和社会技能,也无法克服现实困境,遇难不管、放任自流,那么人永远是原地踏步。而对社会来说,“躺平”仅维持生存最低标准的原则,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害无利。寻求下限的不作为,会使集体观念、奉献精神不断减弱,群众力量难以凝聚,人亦无从实现人生目标和社会价值。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对于“躺平”讹误思想的主观认同和主体的不作为,会使自身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健全人格、高尚品德的形成受到损伤。“躺平”致使学习的动机和效率低下,青少年对信息内容、学习教育、生活技能的学习兴趣降低,对知识文化的渴望削弱,以至知识储备不足;“躺平”让工作者丧失积极性,“任其职尽其责”的意识匮乏,青年工作者不再寻求向上晋升,社会结构规律失衡;“躺平”负面的价值观念歪曲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异化了高昂的正能量作为主旋律的正常社会,其病态症候会使人丧失主体行动能力,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躺平”与“内卷”的关联与反思

其实,“躺平”背后还隐藏了这样一个词——“内卷”。“内卷”概念由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戈登威泽提出,描述了一种在有限资源环境中人们的竞争不断加剧的状态。本质上是竞争者陷入了某种固定模式的重复和朝向低水平的复杂化,无法实现自身的突破,无法跳出内卷的困境[6]。起初,“内卷”作为近几年的学术名词广泛运用于各大学科领域,而后“出圈”网络爆红,在微博、抖音以及各大论坛广为流传。作为与“躺平”先后流行的网络热词,我们自然而然地将两者联系起来。直观而言,“内卷”一词多用来形容人们非良性的内争和内耗,表达了当代青年的群体焦虑。

有人说,过分地“内卷”是一种无声的悲哀。它慢慢消耗人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在无限度的恶性竞争下产生自我内耗。当人们窥破“内卷”的实质,无法突破瓶颈便自我安慰“努力无用”后,转身选择了“躺平”,于是便有了“内卷式躺平”、“躺平反卷”等表达形式。而这种“无奈躺平”的背面是青年亚文化的存在状态,反应了当代青年现状。不求上进者自封“躺平学大师”,那些尚在发奋者却被大家嘲笑为“内卷”或“卷王”。试问,当颓废称之为“躺平”,而努力被称为“内卷”时,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了?其实,“躺平”的人也曾“内卷”过,他们也多为理想奋斗过,追求过,只是执拗不过现实和趋势,只好认命而无奈地选择偃旗息鼓,对此我们应该深刻反思。

综上,网络热词“躺平”承载了新媒介开放、播撒的叙事特点,彰显了自由、民主的时代精神,以及对人生命存在状态的真切思考。然而,社会发展的“内卷”化和网络话语的恶性解读导致了对“躺平”的思想认知错位,片面的错误的思想盛行。尤其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出悲观消极、颓废沉沦与不作为等现象。因此,在关注“躺平”一词在网络和社会走红的同时,应引导青少年辩证地看待“躺平”蕴含的多维思想内涵,体会网络文化的丰富价值,把握正确的时代精神,吸收其正能量、摒弃其负面影响,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

同时,对于热词“躺平”延展出的负面思想行为,应优化社会环境,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媒介素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促进人的本位复归[7]。此外,2021年11月19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生态、滋养网络空间,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见,关注和研究“躺平”在内的网络热词、网络文化现象,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研究社会文化心理的某种途径。这对于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对错,树立正确三观,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乃至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禹建湘,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关键词100[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32.

[2]傅毅飞.新闻标题中的网络热词[J].传媒观察,2010(10):49.

[3]郭亮,王永贵.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流变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及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9(04):105.

[4]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人文底色与价值承担[J].求是学刊,2005(01):96.

[5]朱光潜.谈美·谈修养·谈文学[M].中国文史出版社,2021:260.

[6]李宏宇.内卷与跃迁:自媒体视域下青年网络文明素养审视与培育[J].领导科学论坛,2021(12):103.

[7]赵洁.“自我异化”与人的复归:“内卷化”的实质、成因和纾解[J].理论导刊,2021(10):102.

基金资助: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网络‘躺平学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湘教通[2021]197号NO.2946);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躺平青少年影响
不要让“躺平”心态蔓延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机电安全(2022年2期)2022-09-03 09:25:26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躺平 花香自来
中国慈善家(2022年1期)2022-02-22 21:39:45
青少年发明家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