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纤产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从现状来看,化纤产业在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在加工或应用性能等微观改进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传统优势产品而言,在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的背景下,其将面临其他化纤类别产品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企业应具备一定的忧患意识,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做好科技创新,增强抵御外部环境风险的能力。此外,从整个化纤产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产量的提升和其他产品类别的发展,为化纤产业链的集成创新提供有利条件。论文结合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化纖产业链集成创新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化纤产业链;集成创新
【中图分类号】F416.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6-0133-03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化纤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产量快速增加,出口高速增长,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结构调整效果明显。2008年,世界化纤总产量为4 317万吨,我国化纤产量达到2 40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5.7%,化纤出口远远超过进口。同年,我国化学纤维已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三分之二,化纤产品出口量占纺织行业出口总量的38%。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人均化纤消费量达到17.8 kg,比2003年增加7.8 kg。由此可见,我国化纤产业为进一步推动全球化纤产业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逐渐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2 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历程
由图1可知,2008年我国化纤工业总产量达2 404.61万吨,与2007年相比,化纤工业总产量下降0.4%,但仍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在“十五”期间,我国化纤产量平均增速为18.5%,其中涤纶平均增速为20.3%。针对“十一五”前两年的化纤产量来讲,化纤产量平均每年上涨21%,涤纶增长率为22.3%,带动了化纤行业的快速发展。在2008年之后,粘胶、丙纶等化纤产量为负增长。
3 加快生物源纤维材料产业化进程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在纺织纤维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从化纤行业的角度来看,我国没有特殊的资源优势,深层次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需要进一步发展。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我国的纺织行业来说,能源短缺问题将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妥善解决,对原材料的外部依赖和环保要求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
现阶段,我国粘胶纤维工业的原料主要是木浆和棉浆。结合实际情况不难发现,粘胶纤维行业的原材料不够多样化,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粘胶纤维的发展阶段,应加强对原材料的应用和创新。近年来,我国逐步开发了竹、麻、棉秆等制浆原料,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原材料的来源必然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的国产化还是产业化生产及应用,均会对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清洁化生产发挥助力作用。现阶段,我国相关研究企业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且通过了专家鉴定,小试生产过程与结果良好,未来势必得以进一步发展,真正实现产业化。
若想从根源上对能源危机问题加以妥善解决,确保纺织工业有充足的纤维材料支撑,则需要对生物技术分解和转化天然纤维素原料进行合理利用,并促使其得以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难免会对生物高分子市场的价格竞争、法规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然,对使用性能提升的潜力和商业化中混合工艺的使用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无论是开发还是研究,成本都在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现阶段,生物技术在纤维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以杜邦生物基PDO为例,其逐渐替代了石油基BDO,用于制作Sorona?(PTT),开拓了生物基PTT纤维的生产路径,且在纺织用长丝和BCF地毯面纱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应用成效。另外,我国某化纤企业对Sorona?PTT系列纤维逐渐加大了研究力度。现阶段,生物高分子在服装、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再生纤维优势众多,主要体现在透气清凉、吸湿排汗、亲肤舒适以及染色性能良好等方面,但受到再生纤维原料结构复杂的影响,在调控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加工适应性与制成率欠佳,加之需要大量的生产成本支撑,因此,可再生纤维在未来应注意进一步提高其性能。
4 利用产业链协同作用开展产品创新
作为第二大化纤生产区,欧洲一直坚持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化纤产品、工艺以及循环利用等领域从未停止创新。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部分化纤产品产能过剩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欧洲人造纤维协会曾表示,在经济衰退之前,部分纤维产品已经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尤其是涤纶。此外,大多数工厂在建设之前没有充分调查市场环境,欧洲地区对普通类型的纤维的需求越来越低。因此,若想进一步推动我国相关产品出口欧洲地区,则一定要将创新落到实处,加大力度提升其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近年来,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消费品位越来越高,各种全新的化纤产品不断面世,具体来讲,我国开发的差别化和功能化纤维高达上百种,并且在异形、细旦、纳米改性、抗污、吸湿透汗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产品并没有与下游产业的应用与产品开发进行有机结合。站在粘胶纤维行业的角度上来讲,粘胶纤维产业链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全新的模式,围绕纤维生产,将与织造、印染企业的技术合作工作落到实处,为纺织品提供质量最佳的应用基材,当然,为了在非服用领域开发和应用粘胶纤维新产品,企业应持续加强研究。
企业若想实现持续、长远发展,则一定要将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落到实处,而产品创新又与技术装备创新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曾明确指出,化纤工业要结合实际,做好技术改造,加大自主研究力度,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技术,真正实现纺织机械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其具有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使纺织机械装备向自主研发方向发展。同时,利用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提高传统化纤工艺和生产控制的质量,提高涤纶、棉纶、粘胶等产品的多样化和柔性化发展水平,提高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我国某地区化纤企业为例,该企业在早年研究出新型“雙胞胎”组件技术,在改善多头和小位距冲突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成效,且改善了分纤丝纤度均匀性欠佳的问题,促进了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无论是在化纤新产品的开发,还是在行业节能减排中,新型外环吹技术、溶体直纺纺丝热媒加热系统节能装置改造均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全球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外企业均积极进行并购重组,加强优化自身组织结构,取长补短,并通过科工贸的有效融合,真正实现了产业进一步升级与多元合作的目标,自身竞争力也得以提升,从而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化纤产业应结合实际情况,摒弃传统过于单一的生产模式,以产业链为基础,实施横纵向整合升级,加大配套设备的研究力度。
5 理性投资高性能纤维
现阶段,我国对碳纤维加大了研究力度,相关企业的积极性不断上涨。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应谨慎开展碳纤维项目,追溯其根源,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建设质量与水平欠佳等问题。行业应基于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准入标准和条件,从根源抑制盲目投资的现象,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提供有利条件。
在市场对碳纤维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家碳纤维厂家均加大了扩产力度,现阶段,扩产效果越来越明显,这也是我国近年来碳纤维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重要因素。所以,生产企业应对国内外市场动态进行实时了解,加大下游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力度,围绕市场需求走向,做好高新技术纤维的应用研究。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提倡各单位联合攻关,集成创新,为碳纤维企业上下游的有效整合提供有利条件,促进我国碳纤维生产质量的大幅度提升。除此之外,我国在超强PE纤维、对位芳纶等领域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以北京某企业为例,其申请了欧盟和韩国专利。
通过对国内外高科技纤维厂家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世界高性能纤维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在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成效更为明显。现阶段,我国高性能纤维向产业化方向所发展,但其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档次有待进一步提升,离散系数高,且未形成系列化产品,与国外相同产品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高性能纤维产业在未来发展阶段,应加大相关内容的研究力度。除此之外,对高新技术纤维产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做好相关技术法规、标准检测与国际的接轨工作,为产业未来的安全、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6 落实技术创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化纤产业的竞争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步延伸至国际层面。我国化纤工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提高。因此,化纤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应进行自主创新。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市场竞争还是在技术创新中,企业均占据着主体地位,所以,在实际发展阶段,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借助技术、营销渠道、资金等优势,促进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对高技术含量、低能源消耗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大研发力度,为企业未来的长远、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7 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在新形势背景下,建立上下游产业链是化纤产业升级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确保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现阶段,国际纤维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高科技化、功能化、高速化和自动化,其质量和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加强产品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尤为重要,这也可以确保常规产品的质量,加大纤维功能化和差别化发展的力度。当然,与下游纺织品的合作也不容忽视,需要真正实现“一站式”的合作发展。以涤纶长丝产品为例,企业应该在加强其高品质和系列化推广的同时,充分利用多功能复合和混纺技术,顺应当前服装面料高档化、多样化、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为大众研发更优质的产品。
现阶段,我国化纤工业正处于升级转型的关键时刻,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产品结构调整层面,均逐渐成为化纤工业发展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同时,建立上下游产业链,能够为化纤产业的进一步升级提供有利条件。化纤企业在发展运营阶段,应结合实际情况,摒弃以往传统的生产模式,以产业链为基础,科学开展纵横向的整合与升级工作,真正达成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共赢,促使科工贸的有效融合,实现产业升级和合作共赢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背景下,化纤产业应积极开展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我国化纤工业向技术效益方向发展,这也是强化我国化纤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8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化纤行业与企业逐渐成为世界竞争的参与主体。我国普通化纤产品生产能力和大型化纤生产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较强,且具备与国际企业竞争的能力,但是在新产品开发、现代化营销手段和管理模式上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国化纤企业采用更为先进的发展理念,做好自主创新,做到取长补短,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为我国化纤产业未来的持续、长远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赵永霞.全球化纤产业的最新进展(上)[J].纺织导报,2019(2):25-26+28-36+38.
【2】赵永霞.全球化纤产业的最新进展(下)[J].纺织导报,2019(3):52-56.
【3】林世东,杜国强,马哲峰,等.“双循环”模式下我国化纤行业的高质量发展[J].合成纤维工业,2021,44(4):66-70.
【4】赵永霞.一点关于化纤产业的思考[J].纺织导报,2018(10):4.
【5】郭春花.绘就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现代化纤产业蓝图 中国化纤协会会长陈新伟解读《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J].纺织服装周刊,2022(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