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说说”支架,重塑口语训练新样态

2022-05-30 07:01王宏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6期

王宏芳

[摘 要]口头语言表达是人们知识、智力与交流技巧的综合展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极为重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编排了清晰的、循序渐进的训练体系。为此,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机会,巧妙搭建“说说”支架,通过模仿实践、理解运用、积累迁移和拓展延伸等不同的维度,将口头语言表达训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这样,能有效发展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搭建支架;口头语言;模仿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6-0094-03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口头语言训练,在一二年级四册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里就安排了50多处有关“说说”的练习,可见口头语言训练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低年级的口头语言训练,统编语文教材主要安排了仿说、猜说、对比说、想象画面说、借助插图说、联系生活说等训练样式。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编者有意识地安排了不同类型的口头语言训练(见下表)。

进行本单元教学时,笔者牢牢扣住“说说”这一线索,采用多种“说法”,将口头语言表达训练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过程。

一、模仿实践,让学生敢说话

模仿在儿童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专家认为,儿童在12岁以前是学话的专家。模仿表达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它既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记忆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进行口头表达的模仿训练。

儿童学习说话不是听一句学一句,而是在学了一些句子的格式后,不自觉地替换词语,从而达到会说话的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文本中的特殊句式进行充分挖掘,引导学生进行仿说练习,使学生在体悟例句内容的基础上能够举一反三,逐渐达到提升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本單元的三篇课文都有值得学生仿说的句式,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一问一答句式、《千人糕》的对话句式、《一匹出色的马》的比喻句等。这些句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

请看教学片段一。

(课件出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1~4小节,师生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合作朗读)

师:同学们,知道雷锋叔叔在哪里吗?

生1:雷锋叔叔在小溪边和小路上。

师:课前老师请大家收集雷锋叔叔的故事,你们觉得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

生2:雷锋叔叔在火车上做过很多好事,他会出现在火车上。

师: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同桌两位同学可以模仿课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说一说。

生3:坐着长长的火车,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生4:火车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搀着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迎着拥挤的人群。瞧,他还把汗滴留在了座位上。”

……

师:是呀,我们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爱心,雷锋叔叔就会出现在哪里。

通过模仿实践,学生把新学到的句式说得既完整又生动,获得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可见,要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挖掘课文中有特点的句式,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这样不仅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二、理解运用,让学生说明白

统编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大都指向对课文的理解,如字词理解、语句的理解以及内容的理解等。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为了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解词的兴趣,教材设计了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猜猜”类课后练习。比如,“猜猜不认识的字的读音”“猜猜加点字的意思”“猜猜加点词语的意思”等。《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课后练习就有猜猜“泥泞、年迈、晶莹、寻觅”等词语的意思,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口头语言表达练习。由于二年级上册已经多次出现了猜猜词语意思的训练,学生对此项练习并不陌生,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困难不大,因此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落在“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上。教学时,笔者以此题为引子,指导学生一边猜词语的意思,一边梳理理解词语的方法,同时了解课文内容,解读人物特点,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训练。

请看教学片段二。

(出示四个词语:泥泞、年迈、晶莹、寻觅。教师指名读词语,并让学生猜一猜它们的意思)

生1:我猜“泥泞”的意思是有很多水的泥路。

师: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猜出来的吗?

生1:因为“泥泞”两个字的偏旁都是三点水,所以我猜一定和水有关。

师:对呀,我们可以先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然后根据偏旁部首猜测它的意思。

生2:我通过读课文的第二小节,知道雷锋叔叔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是在下雨天,路上有泥巴,很不好走。

师:是呀,雷锋叔叔抱着孩子在这样泥泞的路上行走,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2:雷锋叔叔不怕困难,乐于助人。

通过以上的口头语言表达训练,学生不仅理解了“泥泞”的意思,还初步理解了诗歌第二小节的内容,悄悄地走近了雷锋。在后续学习《千人糕》和《一匹出色的马》的教学中,笔者在上课初始阶段继续开展“猜猜词语意思,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口头语言表达训练。通过交流,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纷纷猜出 “销售”“拂过”“恋恋不舍”“葱葱绿绿”等词语的意思,总结出动作理解法、联系上下文法、结合生活法、关注部首法、利用图片法、组词法等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同时,在“猜一猜,说一说”的反复训练中,学生还明白了说话要有理有据,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的道理。

三、积累迁移,让学生说连贯

(一)借助插图说过程

课文插图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开展口头语言表达训练,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千人糕》一课时,笔者就很好地利用了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较为连贯地说出制作千人糕的过程。

请看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米糕是怎么做成的?为什么我们叫它“千人糕”呢?课文中有两幅插图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们观察后的发现。

生1:我发现这两幅图其实是完整的一幅图。

生2:我也发现插图中有一条黄色的线把两幅图联系在一起。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我们就顺着这条黄色的线从左到右有顺序地观察,一边观察一边说说一块米糕到我们消费者的手中到底要经过几个步骤。

生3:一共有六个步骤:种稻子、加工大米、熬糖、制作米糕、包装送货、销售米糕。

师:你说得很简洁,把插图中描述的主要意思都说出来了。

生4:首先农民需要购买种子播种稻谷,稻谷成熟后要加工成大米;然后把大米磨成粉再加入糖,在工人的精心制作下米糕才能完成。就算米糕制作完成了,還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最后才能到我们手中。

师:你用上了很多连接词,把插图的内容说具体了。

实践证明,适时利用插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用活、用好插图这一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训练,为之后的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想象说细节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喜欢想象是低年级学生最明显的特点。在低年级教材中,一些抽象的词语和句子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影响学生对整个语段和整篇文章的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尝试说出想象中的画面,这样能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将抽象的词句形象化,让口头语言练习因想象而变得更加鲜活,表达也更为顺畅。

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和《一匹出色的马》的课后练习中都有“读句子,想画面”的要求。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托想象,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训练。《一匹出色的马》的前三个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郊外美丽的景色,有些词句需要学生展开想象,如“河水碧绿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等,才能理解。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一边读语段一边想象,说说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哪个画面特别清晰。交流时,很多学生会关注“碧绿碧绿的河水”和“葱葱绿绿的田野”,因为现实生活中学生见过这些景物,所以说起来既具体又生动。接着,让学生说说刚才的想象中有没有比较模糊的画面。有的学生就提出 “泛起层层波纹”“像一片柔软的绿毯”等画面比较模糊。此时,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猜一猜那些模糊的画面具体会是怎样的。这样,以想象、猜测的方法说说清晰的、模糊的画面,不仅使学生把语句说得具体、生动,而且让学生理解了文本的内容。

语文是兼具科学性和审美性的课程,离开想象就会变得抽象枯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以画面为辅助,以实践为平台,不失时机地渗透想象训练。长此以往,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拓展延伸,让学生“说精彩”

统编语文教材的口头语言练习注重与生活实践的勾连,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沟通课堂内外,为学生的口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泡泡提示语让学生说说“找到了身边的‘雷锋”、《千人糕》课后练习第二题 “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等,都是很好的范例。这类从课内拓展到课外、由思考的点发散到生活的面的表达练习,话题开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兴趣。

如,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根据泡泡提示语,引导学生说说“找到了身边的‘雷锋”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是否遇到过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他(她)是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他(她)帮助了谁,然后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在学生讲完身边的“雷锋”故事之后,也可要求“听众”说说身边的“雷锋”和书中的雷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在进行《千人糕》的练习——“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时,对看似简单的说说“穿的衣服、用的文具”,学生对这些理解得不多。因此,我们要调整策略,让学生先选择其中一个内容,或进行采访,或者去实地考察,再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训练。这样,大部分学生能说得头头是道,详细具体。有的学生还说了采访的过程,谈了考察的感受与收获。这是一种升级版的口头语言表达训练,因为学生走进了生活、融入了社会,将语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获得了核心素养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是口头语言表达训练的最佳时期,有效的口头语言表达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能带动学生听、读、写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因“材”(教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口头语言表达训练的层次性、灵活性,不断探索口头语言表达训练的新途径,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胡莉莉.浅谈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特点及教学价值[J].小学教学参考,2019(7):48-49.

[2] 李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2):42-44.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