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 绘本是一种以简练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画传达科学文化内涵的特殊儿童文学。我国早期的绘本兼具艺术性与文学性,例如丰子恺的儿童绘本,既巧妙地將文字融入画面,又在文字与图画结合的张力下呈现出绘本阅读的情感互动。因此,关注绘本中的情感对互动过程的影响,可以帮助儿童明确情感态度,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 丰子恺绘本;情感互动; 共情;移情;抒情
通常,情感被视为个人的,直到心理学界将情感纳入社会人际关系,才将情感与互动理论相结合,促使教育学开始从互动层面上思考情感观念。儿童绘本已经源源不断地进入幼儿园,面对庞杂的幼儿图书市场,教育学家逐渐将目光集中在了优秀绘本上。我们细细品味,便不难发现儿童绘本中突出的教育性。这里的教育性自然不是知识能力和语言思维方面的,而是人格、道德、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绘本生动可感的画面和简短通俗的文字符合儿童的阅读特点,其中的人物塑造、情节铺陈、排版装帧都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审美趣味。简单的故事、不简单的情感,再加上粗犷的线条、浓烈的色彩,可以让儿童更加细腻地进行情感的互动。
在绘本阅读中渗透情感互动教育,首先要让孩子们感受情感。丰子恺儿童绘本中蕴含亲情和友情,或广义的爱,那种快乐喜悦或悲伤愤懑的情绪都能轻而易举地感染儿童。儿童在接受情感信息时,自然地投入绘本创造的氛围中,然后在感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情感表达的作用。丰子恺儿童绘本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能使儿童的心灵受到感染,能调节儿童的情绪,参照绘本进行的游戏能增加儿童之间的情感互动。
丰子恺的儿童绘本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能够以很短的篇幅完成情感的互动交接。在这个互动过程中,阅读是双向的,往往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激发儿童探究的好奇心,进而让儿童在共情与移情下,完成情感的互动,甚至引发自主抒情。
一、儿童绘本的共情特征
丰子恺的儿童绘本中有大量插画,主要以儿童形象为绘画主体,表现出儿童日常活动的特征。这一部分的图画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呈现出饱满的人物形象,强调儿童在情感互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如在《郎骑竹马来》中,画面展现男女儿童的日常游戏活动,借助竹竿折射出了当时游戏的纯粹。其中,女童奔跑的一系列动作,就明显带有共情特征。“共情”这一概念具有一定的哲学和美学渊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去感受他人的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世界一样。当儿童与绘本中的女童情感互动并主动将女童的行为归结为自己的个性时,就完成了特定情境下的共情,这样就提高了儿童对日常新奇事物的关注度,培养了儿童的审美能力。
除此之外,共情的纽带还能从绘本的色彩构建上来连接。儿童在成长阶段寻求积极的情感,躲避消极的情感。丰子恺的绘本在色彩的运用上以单色为主,这就促使儿童主动构造不同的互动方式,促进情感的投入。如在《两小无猜》中,仅是采用了橙、蓝、黄三种简单色彩的点缀,便上演了丰富的夏季生活情形,催生了青梅竹马的角色领会。对比其他强调多彩的绘本,丰子恺的儿童绘本更加注重“留白”,以一种想象的方式,向外传达出儿童天真的话语。通过色彩互动,情感被仪式化,并将儿童内心相对抽象的情感以一种较为直观的方式解读出来。仪式激发出情感能量,儿童共情的表征导致了更多积极的情感回报,从而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促使儿童把从绘本中产生的共情感受反馈到现实生活中。
二、儿童绘本的移情特征
丰子恺的儿童绘本以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为基础,广泛地展现了时代风貌。通过片段化的截取,巧妙地将图画转变成无声的文字,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儿童的阅读感受,让儿童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继而生发情感体验。另外,丰子恺的绘本主张叙述主题故事来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内容多涉及当时的自然景观和游戏场景,需要以讲说的形式进行引导,让儿童热爱自然并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
丰子恺在他的《丰子恺画集》代序诗中写道:“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比如在《纳凉》中,大热的夏天,两姐妹却紧紧地挤在一张凉椅上,这种文字与图画内容不相符的绘本,极其耐人寻味。再如《锣鼓响》通过儿童急不可耐地奔跑的神情,我们仿佛可以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十分亲切活泼。《KISS》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捕捉儿童趣味,给读画者提供生活的意趣、审美的享受。可以说,丰子恺始终在用一颗淳朴的童心、一双观察入微的眼,描绘儿童天真无邪的心灵。这些儿童绘本不只是强调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世界观的移情。
在移情的过程中,由情感引发的强烈求知欲会形成情感互动的传递机制,使积极的情感网络不断扩大,所以要充分发挥儿童对社会认知的核心作用,使积极的“情感库存”沉淀在儿童的内心深处,让儿童受益终身。
三、儿童绘本的抒情特征
丰子恺的儿童绘本是以图画为主,以意味深长的语句为辅,展现儿童视角的审美,并能与儿童这个主体产生积极的、有意义的情感互动效应的一种读物。它的构图巧妙、造型生动、色彩优美,能够在吸引儿童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儿童情感表达的兴趣。绘本中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故事情节也能够引起儿童的自主抒情。因此,如果能深入挖掘丰子恺绘本的抒情功能,帮助儿童认识图与文的相互关系,就能为将来的各种情感活动探究打下基础。
丰子恺的儿童绘本堪称经典,它经过了时间的考验,仍然被现在的孩子所喜爱,很多孩子都深受影响。丰子恺的儿童绘本包罗万象,对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常识皆有所描述,它犹如百科全书般,为儿童提供各种观察、思考的对象,甚至通过感受性促进儿童潜意识的抒情。
儿童在丰子恺的儿童绘本故事中,强化了自己与艺术家丰子恺的跨时空情感交流,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抒情体系。因为读了《种瓜得瓜》,儿童懂得了互帮互助和食物的来之不易,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与他人团结友爱、珍爱粮食的举措;因为读了《好问的学生》,主动思考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进而养成一种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因为读了《努力惜年华》,儿童的时间观念发生改变,进而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更加珍惜时间、奋发图强。
丰子恺的儿童绘本正是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用温暖亲切的小故事生动再现儿童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只要在阅读时正确引导,就可以让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顺应情感表达的需要。正因为丰子恺的儿童绘本情感表达丰富,看似简单的绘本才能够不完全依赖文字,甚至不着一字地感动儿童幼小的心灵,促进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
在快乐阅读的基础上,优秀的绘本对儿童的启蒙意义是无限的。儿童通过阅读学会生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其他学习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儿童的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后期打磨获得的,积累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就越丰富。试想一下,我们传统的教育倡导的核心大部分都是文字、语言思考。儿童绘本的出现为儿童养成用图像思考的习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所以阅读绘本不仅能培养儿童的图像思考能力,提高儿童思维的连贯性,丰富儿童的想象力,还能促进儿童的情感表达。
丰子恺的儿童绘本通过描写儿童的生活,浸润作者的慈爱,表现作者对儿童生活的憧憬和对儿童的热爱。这些生活中的琐碎片段,使儿童的认知与阅读体验保持一致,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环境。情感互动从小抓起,可以让儿童适当释放情感、表达情感,帮助儿童与社会交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