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健
2022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从国家层面凸显了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课程要坚持育人导向,“注重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并指出,要将中华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劳动课程,增强劳动课程的思想性。劳动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劳动课程的理念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育人的导向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在劳动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丰富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涵,推进新时代小学劳动课程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中山市港口镇中心小学是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验学校”,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劳动教育,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积极探索和实践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劳动教育的思想渗透于劳动教育教学和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凸显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
为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港口镇中心小学用心策划各种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点燃学习渴望。
1. 依托传统文化经典文本,进一步实现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
例如,组织学生学习《三字经》中六谷、六畜等知识,了解朝代更替背后的劳动因素等内容;通过学习《千字文》,如“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等内容,让学生完成一幅有关劳动的绘画作品,或者将劳动场景拍照汇编成册;以传统文化经典文本《孟子》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寻找规律,如懂得个人的保洁和防护,学会钉纽扣、补衣服、搭配衣服等;学生通过诵读,进一步深化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从而形成劳动惯性思维。通过学习《道德经》,鼓励学生知与行相融合,尽其所能帮助别人,充实自己。以《中庸》为依托,开展劳动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如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查询传统工艺品、食品制作方法,动手制作并加以创新,开展“广府文化推广周”等活动,丰富学生劳动体验,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
2. 打造“非遗课堂”,开设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学校邀请“非遗”传承人、民间手艺人、“非遗”讲师开展“非遗课堂”活动。以“制作传统工艺中山咀香园杏仁饼”为例。咀香园始于1918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杏仁饼的传统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导学生学习传统工艺的制作,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也获得了劳动课程带来的美好体验。
3. 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游览“水乡生态岛”,把课堂转移到校外,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原生环境,进行扎稻草人等农耕体验,品味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凸显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
4. 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建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引领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探寻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节日相关的古诗词、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等,深挖传统节日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体会传统节日的魅力,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具体见下表。
二、渗透传统文化提升小学劳动课程的实践内涵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注重动手实践和学创融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系列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在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体认劳动价值的同时,培育劳动精神。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立足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劳动的过程中,深挖传统文化特色资源,在课堂内外创设有趣的劳动实践活动,丰富劳动课程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全身心参与劳動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发展劳动创新能力,将学生的劳动体验内化成文化自觉,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提升文化自信。
我校的劳动课程渗透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欢。一、二年级开展五谷粘贴画。根据低年级年龄特点,粘贴画课以传统农业中的五谷为材料,引导学生认识传统农业文化中的五谷,感受五谷的颜色美、形态美,学习运用五谷制作简单的平面手工绘画作品。
三、四年级主要开展毛线粘贴画,自古就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把温暖人心的毛线联系美术创作,开展毛线粘贴画学习。其次开展团花剪纸,剪纸艺术在中年级从剪团花入门,主要以轴对称、中心对称为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到对称图样特点与剪贴技巧,锻炼手部力量,让学生在创作中感悟传统剪纸文化的艺术底蕴,感受民间手艺人的用心和工匠精神。
五、六年级主要开展彩珠粘贴画。一颗彩珠,好比一名中国人;一串彩珠,好比手牵手的中国人;一幅彩珠粘贴画,就好比团结在一起的中国人。彩珠粘贴画是学校原创粘贴画题材,运用点成线、线成面的原理,把多种尺寸、切面的彩珠,粘贴出具有色彩变化、凸显质感的画面,从而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造型能力、色彩运用分析能力。
毛线粘贴画也是高年级学生在绘画基础上进行的手工制作,是粘贴画的一个分支。校本课程中常用的技法有平贴法、碎贴法、绕圈法等。运用毛线的粗细与质感,粘贴出效果丰富的画面。此外,还可开展丰富多样的书法活动课程,高年级软笔书法进入临摹、创作的阶段。学习内容以唐宋的楷书、行书和秦汉的篆书为学习重点。在临摹的基础上加入创作环节,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唐、宋的书法文化,认识历代楷书、行书的代表书法家及他们的书风特点,提高学生对中国书法的感性认识。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融合的关键枢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中,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举措,对于切实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进一步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劳动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也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从而提升文化自信,为全面育人创造有利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