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妈妈好?不,还有爸爸!

2022-05-30 03:21海贝
现代家长 2022年7期
关键词:父爱陪伴女儿

海贝

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过洗衣液广告,永远是一个或几个孩子在泥地里打滚、在草地上奔跑,弄得浑身脏兮兮的,而陪伴孩子玩耍、把孩子的脏衣服洗净晾晒起来的永远是妈妈。广告人准确捕捉到了中国家庭的现状——带孩子的总是妈妈,不是爸爸。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爸爸的陪伴,成了现代社会的通病。

长期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可能患上“缺乏父爱综合征”

妈妈承担养育孩子的重任,爸爸以赚钱养家为由,把陪伴、教育子女的责任交给妻子或老人。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现象,致使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甚至渐渐淡出,导致“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

殊不知,这不仅有碍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更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长期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可能患上“缺乏父爱综合征”,造成认知、个性、体格方面的障碍与缺陷,并普遍存在焦虑、低自尊、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抑郁、孤独、任性、多动、过度依赖等。

镜头一:

田梅的老公在孩子2岁时被单位派到外地工作,至今已3年。开始田梅并不在意,一是老公在外地工作,薪水稍高些;二是老公在家也帮不上多大的忙。但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她有些后悔不该让老公离家这么久。事情是这样的:最近,她请了一个木工师傅来家打书柜,木工师傅断断续续做了一个多星期,其间女儿总是缠着木工师傅说个没完。一天,木工师傅坐下喝水,女儿居然对人家说:“你抱抱我,好吗?”田梅震惊了。等木工师傅走后,她问女儿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位叔叔。女儿说:“像爸爸。”那一刻,田梅心里五味杂陈,没想到,女儿居然如此需要父爱!

镜头二:

小玉是个单亲妈妈。10年前爱人因车祸去世,她没有再婚,独自把一对双胞胎儿子拉扯大。因为家里没有男人,她凡事谨小慎微,唯恐招惹是非。家里家外都靠她操持,她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很少有时间带孩子们出去玩。两个孩子长大后,胆小怕事,见生人就躲,上课不敢举手发言,也不愿单独外出办事,性格明显不够勇敢、刚毅。现在孩子们面临考大学,但在学业、交友方面都存在问题。对孩子们的将来,小玉深感忧虑。

镜头三:

最近,李琴11岁的儿子出现了一些问题:成绩下滑严重,对父母无礼,且不愿和父母交流。李琴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他倒是和心理医生说了很多。心理医生说,孩子的问题主要出在孩子爸爸身上。孩子在校常被欺负,告诉了爸爸。可爸爸根本没有耐心把话听完就责备孩子。孩子还说,作业有些难,尤其数学看不懂,想让爸爸辅导,可爸爸总说忙,每晚都趴在电脑前工作。孩子发牢骚:“到底我是他儿子,还是电脑是他儿子?”心理医生问他为什么不找妈妈帮忙,孩子开始说,妈妈很累不想找妈妈;后来说,爸爸和妈妈不一样,帮忙还是要找爸爸,因为感觉爸爸更有力量。

爸爸的作用是獨特的、妈妈不能替代的

老话说:“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大家都知道妈妈对孩子尤其是幼儿的重要性,但是爸爸在亲子教育中有什么作用,很多人并不清楚。很多妈妈认为爸爸在家帮不上什么忙,还碍事,不如出去多挣点钱,比如前面提到的田女士。

其实,对2岁前的孩子来说,妈妈的重要性确实强于爸爸。因为这时的孩子没有自理能力,吃喝拉撒全靠妈妈照顾。等孩子2岁后会走了,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开始探索世界了,这时爸爸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且爸爸的作用是独特的、妈妈不能替代的。

1.刺激孩子的语言发育。

有人会问,刺激孩子的语言发育,谁都行,为什么一定要是爸爸?

这是因为,刚开始刺激孩子语言发育的是妈妈,但一段时间后,爸爸的介入会让孩子的语言更丰富。因为爸爸说话与妈妈说话不一样,爸爸说话会使用更专业、更准确的词汇。比如,爸爸觉得某人的穿着“很前卫”、某建筑物“线条流畅”,而妈妈通常把这些概括为“好看”。爸爸的说话方式,会让孩子的词汇量急剧增加,更适用于社会交往。而且爸爸对孩子说话,不太用儿童语言,较常用成人语言。比如爸爸说“快吃饭”“快睡觉”,而妈妈则说“吃饭饭”“睡觉觉”。

另外,爸爸说话有时会用一种“善意的嘲讽”,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时会说“小样儿”“瞧你这德行”“你小子耍赖啊”等,轻轻刺激孩子一下,但又谈不上攻击。孩子听到这些话,会觉得新鲜,又觉得自己似乎哪里做错了。这些善意的嘲讽,会帮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调整自己。爸爸说话比妈妈说话更社会化,如果爸爸能够经常和孩子交流,那孩子在与同龄人交往时,社会化程度会更高,也更合群。

2.让孩子安全地体验冒险的乐趣。

爸爸带孩子和妈妈带孩子,明显不同。

妈妈带孩子,会抱孩子、抚摸孩子,动作轻柔,以孩子的安全、舒服为主。爸爸带孩子,或者用双手把孩子举到空中,或者把孩子抛向空中再接住,或者提着孩子一条腿让孩子头朝下摆动,或者突然推孩子一把,在孩子快倒地时又及时把他拉回来……这太刺激、太好玩了!孩子在和爸爸互动时,既能体验冒险的乐趣,又能获得安全的保障。

有的孩子胆子小,什么都不敢尝试,就是因为缺少爸爸的陪伴。如果爸爸能常带孩子出去玩,爬山、踢球等,那么孩子在跟随爸爸的过程中,就能体验到力量和速度。面对好玩的游戏,有冒险精神,胆大、皮实。而和爸爸相处少的孩子,通常胆小、爱哭、不能受委屈、娇气。

3.帮助孩子发展社会能力。

孩子上小学后,爸爸的作用就更大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重要的不是好好学习,而是发展人际关系。爸爸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和同龄人相处,知道别人有没有生气,受到攻击时怎么保护自己,怎么用幽默化解尴尬,怎么包容别人的缺点、欣赏别人的优点,这些笼统地归到一起就是社会能力。孩子的社会能力主要跟爸爸习得,小时候常跟爸爸泡在一起的孩子,社会能力都不差,能很快适应陌生的环境。

孩子上学后,会对自然科学如天文地理、动植物等产生浓厚兴趣。在这方面,爸爸通常也比妈妈有优势。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自然科学书籍,带孩子参观博物馆、观测天象等,或者带孩子做实验、做手工,甚至搞些发明创造。

总之,爸爸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戏伙伴,也是孩子积极情感的满足者。爸爸更多地与孩子玩兴奋、刺激的游戏,不像妈妈只与孩子玩传统、安静、缺少变化的游戏。所以,孩子更喜欢和爸爸玩。有研究表明,如果可以自由选择游戏伙伴,三分之二的孩子首选爸爸。而孩子获得充足的父爱,第一有助于形成良好品质。一般来说,爸爸比妈妈更自信独立、坚毅果敢、热情开朗,孩子受其影响,会不自觉地模仿爸爸的言谈举止,逐渐形成和爸爸相像的良好品质。第二能促进孩子识别自己的性别角色。男孩会从爸爸身上看到阳刚之气,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男孩如果缺少爸爸的陪伴,容易导致女性化倾向。而女孩通过与爸爸的相处,会掌握性别角色标准,学习与异性相处的技巧,在以后的婚恋中,更容易建立亲密关系。第三能促进孩子求知欲、好奇心的发展。母爱、父爱对儿童的智力影响存有差异,妈妈教给孩子的大多是日常生活知识,而爸爸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更能增强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一项追踪研究发现,有爸爸陪伴的孩子,整体发展水平更高,尤其男孩。由此可见,“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是一种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现象,应引起家长警惕。所以爸爸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多给孩子一些父爱。单亲妈妈应尽可能地“母代父职”,多带孩子做一些男性活动,或者请孩子的爷爷、叔叔、外公、舅舅等男性亲属代行父职,防止教育片面化。

不能只让孩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还要让孩子懂得“世上爸爸也很好”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爸爸意识到,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施加正面影响,成为引导孩子探索世界的向导和力量源泉。

大刘44岁,女儿14岁。他常看着女儿感慨:“没想到,一晃你都长成大姑娘了。”小时候,女儿依恋妈妈,和妈妈的关系比爸爸亲。如今倒了过来,女儿和爸爸的关系更好。学校里的大事小情,她都让爸爸去,还和爸爸特别聊得来,天上地下、国内国外、眼前将来,无所不谈。她和爸爸聊天时总是很愉快,却不愿意和妈妈聊。问其原因,她觉得和妈妈聊天,妈妈聊的内容不是东家长就是李家短,没劲。

女儿的肯定和亲近更鼓励了大刘要做个好爸爸——天黑了,大刘肯定去学校接,让女儿感受到爸爸的保护;女儿体育不达标,大刘除充当陪练外,还要充当教练,拍小视频帮助女儿校正运动姿势;孩子作文写得好,大刘居然背下来,在外人面前张口就来。爸爸的欣赏极大鼓舞了女儿,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近被评为市“优秀少年”。

小曾是郑州大学的大一新生。他说他能考上大学,最感谢爸爸。读中学时,他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常常旷课、打架,家长多次被学校约谈。没办法,家里只好把他转到老家读书。老家教学质量比不上城里,妈妈难过得哭了,爸爸一言不发。一个月后,爸爸去学校看他,语重心长地和他谈了一次:“你不小了,要知道什么对你最重要。男人一定要有责任感——不管对自己,还是对家人。这次转学,说明你前段时间学习状态不佳,同时这也是你改变自己的一次机会。现在这个学校,没有人知道你的从前;但从现在起,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告诉别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孩子,男子汉在哪儿摔倒就在哪儿爬起来。”爸爸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有见地、善思考。他告诉儿子,人生重要的几步一定要走对,面对机会一定要抓住,并告诉儿子他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失去了一个好机会,而这让他有了怎样的感悟。

爸爸的坦诚深深触动了小曾。他决心像爸爸一样做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于是发愤苦读。每次取得好成績,他都及时告诉爸爸,而爸爸每次都鼓励他“有进步,棒极了”,并希望他下次考得更好。就这样,小曾最终考上了本省唯一的双一流大学。

其实,没有谁是天生的教育家,爸爸也需要不断学习。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在育儿实践中,很多爸爸惊讶地发现,通过养育孩子,自己也获得了成长:增加了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了解,责任感显著提升。就是说,有了孩子之后,这些昔日长不大的“男孩”终于成熟了,变成了“男人”。可见,父子间的影响是相互的,效应是广泛的。

总之,在家庭教育的舞台上,父爱与母爱同等重要,不能只让孩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还要让孩子懂得“世上爸爸也很好”。父爱和母爱结合起来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父爱陪伴女儿
陪伴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大三的女儿
父爱如山
陪伴
海的女儿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