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防溺水知识,希望大家永远都用不到

2022-05-30 10:48:04李瑞辉
现代家长 2022年7期
关键词:溺水者水域同伴

李瑞辉

据统计,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死亡的“第一杀手”。暑假期间,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那么,如何避免悲剧发生?遇到溺水怎么办?儿童又该如何自救?

痛心!多名孩子不幸身亡

在网上搜索儿童溺水的新闻,一条接一条:

2022年3月19日,广东省湛江市6名学生下海游泳溺亡。目击者称,6个孩子都十四五岁,到了海边以后,他们提出进行游泳比赛,看谁游得远,便你追我赶渐渐远离海滩。这时,海水涨潮,不幸就这样发生了……

4月20日下午,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马店镇3名儿童落水。后经现场施救,3名落水儿童被打捞上岸,但已全部溺亡。

5月22日下午,河北省固安县两个男孩到白沟河东岸游玩,不幸溺水身亡。

5月23日中午,一个男孩在黄河菏泽市牡丹区李村段被打捞出水,已无生命体征。据救援打捞工作人员介绍,男孩今年只有13岁,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独自到黄河游泳,不慎溺亡。

5月29日下午,湖北省江陵县5名七年级学生到长江水域铁牛矶段游泳,误入深水区被急流冲走。

…… ……

事故接二连三,悲剧令人痛心不已。

专业水上救援人员提醒:不要高估自己的水性,也不要低估水域的危险性

郑州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牛振西有17年的水上救援经验。他告诉记者,每到夏天,溺水事故都会增多,遇险者中,以学生居多。

说到溺水事故的高发地,牛振西说:“这就是一个伪命题,只要有水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溺水事故。很多人认为只要会游泳,在水里就不会发生危险,其实从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看,多数孩子都会游泳。”

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水底状况复杂,可能长有水草等植物,容易缠住人的腿脚。有些河道,底泥松软,人容易陷进去无法动弹。有些水域表面平静,实则暗藏旋涡,容易把人卷进去。这些因素容易导致游泳技术无法施展,进而发生意外。另外,突发的身体状况比如腿部抽筋、身体疲劳、饥饿等也会让人无法正常游泳,从而导致溺水。

“我们这几年遇到最多的情况,是水中的钓鱼线、渔网等物缠住游泳者的身体,导致意外发生。还有人在钓鱼时,鱼带着鱼竿跑了,钓鱼者舍不得鱼竿,下水去追,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深陷险境了。总之,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一定不要去陌生的水域游泳,不要高估自己的水性,也不要低估水域的危险性。”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

牛振西建议,家长或看护人在暑期要时刻留意孩子的去向,如果不能随时跟着,一定要了解孩子几点出门,跟谁去了哪里。以下7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

1.不要让孩子私自下水游泳,家长要时刻看护。

2.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3.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避免孩子被呛住。

4.教育孩子不在水中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5.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6.提醒孩子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7.告诉孩子,遇到溺水者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最危险的溺水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一旦发现以下几种情形,家长就要重视

在人们的印象中,溺水者总会双手乱挥,猛烈拍水,大声呼救。但牛振西告诉记者,事实上,溺水经常发生在悄无声息中:“我们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的舅舅在岸边眼睁睁看着孩子溺水身亡。他说他以为孩子在练习游泳。”

牛振西表示,溺水的黄金营救时间是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或许可以挽回溺水者的生命。

如何辨别孩子溺水?如果发现孩子在水中有以下情况,家长就要高度重视:

1.手臂前伸,努力朝一个方向游动,但没有任何进展。

2.头向后倾斜,嘴巴张开。

3.目光游离,双眼无神,无法聚焦,看起来像发呆。

4.头前倾,离水面很近,嘴巴位于水面下。

5.在水中多呈直立状,腿不动,然后慢慢下沉。

6.紧闭双眼或过度换气。

此外,如果发现孩子急促呼吸,头发盖住了额头或者眼睛,试图翻转身体,做出类似攀爬梯子的动作等,家长也要重视起来。

一般人们看到孩子有这样的状态,会误以为他在练习憋气、玩水等,而忽略了他发生溺水的可能。牛振西提醒家长,要保持有效看护,时刻关注孩子的状态。因为最危险的溺水看起来根本不像溺水。

还有,孩子戏水时一般会发出愉快的声音,一旦突然安静下来,家长就要提高警惕,赶快问问孩子:“你还好吗?”如果他能回答,那就没事;如果没有回答,家长就要赶紧采取措施营救。

“家长一定告诉孩子,如果发生溺水,千万不要慌乱,沉着冷静十分重要。”牛振西给出了以下几个自救方法:

1.不要害怕下沉,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屏住呼吸,放松全身,去除身上的重物,不要胡乱挣扎,同时要睁开眼睛,观察周围情况。如果身体下沉,就让它沉,因为水有浮力,在沉到一定程度,没有负重的人体就会停止下沉并自然向上浮起。

2.一旦身体停止下沉并上浮时,落水者应立即采取如下动作:双臂掌心向下,从身体两边像鸟振动翅膀一样顺势向下划水。

3.当身体上浮时应冷静地采取头向后仰、面向上方的姿势,争取先将口鼻露出水面。一旦口鼻露出水面,立即进行呼吸,同时大声呼救。

4.发生呛水时应保持冷静,时刻了解自己的口鼻是否在水面之上,以避免在呛咳时再次将水吸入体内。

遇到同伴溺水怎么办?

暑期很多孩子会结伴出门游泳,一旦遇到同伴溺水,切记不可下水救援。那么遇到同伴溺水,孩子该怎么办呢?牛振西给出的解决办法是:

大声呼救,让附近的大人来帮忙,提高救援成功率。这才是真正在帮助同伴。千万不能认为同伴溺水,自己不去救就不够朋友。

利用自己身边的东西救援,比如木头、木棍、木板等;也可以将自己身上的衣物,比如红领巾、长裤、外套等脱下来,做成绳子丢入水中;如果出行的时候带有袋装膨化食品,也可以将它们装进书包或长裤里,把书包拉链拉好,裤腿扎紧,制作成简单的漂浮工具,丢向溺水者。

家长也要告诉孩子,如果没能救上来同伴,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更不能因为害怕而隐瞒事实,不报警或者不让大人知道,从而耽误宝贵的救援时间。

在自己有能力的前提下如何救人?

牛振西告诉记者,救援溺水者要牢记“四个优先”:岸上救生优先水中救生、工具救生优先徒手救生、团队救生优先个人救生、提供信息优先下水救人。下水救人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施救者必须在保证自己有足够能力的前提下,才能下水。对于救助溺水者,牛振西给出了以下建议:

从背后施救:下水前,最好脱掉多余的衣服,下水后,要从背后接近溺水者,用手托其腋下,让溺水者头部浮出水面,将其拉回岸边。也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绳索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到岸边。

分类施救: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果意識清醒,有呼吸、心跳,就做好陪伴、保暖工作,等待医护人到来或送医观察;若溺水者意识不清,但还有呼吸、心跳,应将其稳定侧卧,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内杂物,然后拍背,控水,同时监测其呼吸、心跳;若溺水者已无呼吸、心跳,则迅速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吸氧:现场如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让溺水者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有外套,要尽快帮其脱下,以防湿漉漉的外套带走其身体热量。

采访结束时,牛振西特别提醒:“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千万不要轻易下水救人,因为很容易被溺水者抱住,使施救者也无法游动,导致双双下沉。此外,手拉手救援的方式也是禁止使用的,因为一旦有人体力不支打破‘链条,会让多人落水,导致群死事件。特别是未成年人,不具备直接救人的能力,严禁下水和手拉手救援,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溺水者水域同伴
“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
科教新报(2023年24期)2023-07-11 04:36:32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溺水急救技能你掌握了吗?
医师在线(2021年1期)2021-02-05 02:13:26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水上消防(2020年5期)2020-12-14 07:16:14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文史春秋(2019年11期)2020-01-15 00:44:36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00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游泳救生解脱技术
游泳(2015年2期)2015-03-27 10: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