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辉
1998年出生的杨鼎新9岁10个月入段,打破世界围棋职业入段最年少纪录;14歲获得第12届理光杯围棋赛决赛冠军,成为中国职业比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21岁夺得第23届LG杯围棋棋王战冠军,成为围棋世界冠军。
荣誉背后,他的父母都做了些什么?近日,记者采访了杨鼎新的妈妈张鑫,听她讲述了自己的育儿故事。
坚持写了20多年亲子日记,即使不在孩子身边,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1998年,杨鼎新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一个普通家庭。他妈妈张鑫说,刚怀孕的时候,她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后来觉得应该给孩子留下些什么,便坚持每天写亲子日记:发现怀孕、第一次孕检、第一次孕吐、第一次通过B超看到小家伙……张鑫把这些都记下来。
“其实那个时候,作为一名一线护士,我工作特别忙。他爸爸是律师,工作也不轻松。但写日记这件事情,我雷打不动,硬是坚持了下来。日记不一定写很长,但都是一些我想对孩子说的话。”张鑫告诉记者,这样的日记,她坚持写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20多年了,日记本摞起来都有一人高了。
杨鼎新出生后,张鑫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工作,实在忙不过来,就把婆婆从江苏老家接了过来,想着让她帮忙带带孩子。谁知,婆婆到郑州后不太适应当地的生活,加上孩子姑姑当时正值高三关键时期,经过商量,张鑫和丈夫决定把7个月大的杨鼎新送回江苏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
“初为人母,哪个妈妈都不舍得跟自己的孩子分开。但我和他爸爸都觉得:第一,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第二,南方的空气和老家的生活方式更适合孩子;第三,我们相信孩子的爷爷奶奶能照顾好他。”
和孩子相隔千里,当时的交通条件也不便利,张鑫和丈夫一年只能回去看孩子两三次,但他们的爱时刻伴随着孩子。“我几乎每天都会给孩子通电话,给他念我当天写的日记,他听到我的声音总是很高兴。”提起孩子在江苏老家生活的时光,张鑫十分感激公婆,说他们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她作为母亲都自愧不如。“孩子的奶奶是陪伴他最多的人,现在老人家还在北京陪着孩子。因为她一直以来的陪伴,小虎(杨鼎新的昵称)被稳定的爱包围着,心态很平和,我想这也是他能有今天成绩的原因之一。”
在亲子日记里狠夸儿子:我真的特别幸福,有一个杨鼎新这样的孩子,他聪明可爱……如果他做事情能快一点就更好了。结果,儿子做事的速度真的快了很多
杨鼎新不到3岁就上了幼儿园。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张鑫就经常跟老师沟通。“有时是接孩子的时候问老师几句,有时是给老师打电话,我需要知道孩子一天都干了些什么。老师与孩子朝夕相处,最知道孩子的状况。”
有一次,杨鼎新在学校不小心被热水烫了一下,回家后,杨爸爸很是心疼孩子。张鑫安慰丈夫:“接孩子的时候,老师抱着孩子很自责。只要她是爱孩子的,我们就不要纠结这些小事了。即便是家长看孩子,孩子也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时候。”
杨鼎新5岁半的时候,成了一名小学生。由于入学比较早,张鑫经常和老师电话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除此之外,她还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
杨鼎新所在的班级有50多名学生,他年龄最小,在班里什么都不占优势,有一段时间特别沮丧。“妈妈,我为什么那么笨呢?同学一节课能学会十几个字,可我只能学会5个。”张鑫说:“儿子,你同学都快7岁了,你才5岁半。一年有12个月,算下来他们平均比你大15个月。如果比你大1个月能比你多学会1个字,15个月就是15个字。你算算,如果你跟他们一样大,那可是能学会20个字呢。你说,你是不是最聪明的?”鼓励完儿子,张鑫又引导他:“如果我们现在利用空闲时间努力多学一点,把学前班的知识补上来,那我们肯定就能认识更多的字了,对不对?”“对!妈妈,我原来这么聪明啊!”在儿子的认同声里,张鑫知道,他的自信又回来了。
为了辅导儿子的功课,张鑫几乎跟着儿子又学了一遍小学知识:“他上学以后,课本上的内容我几乎都能背下来。只有我对他学的东西足够熟悉,才能教他啊。”
有一天,杨鼎新回家对张鑫说:“妈妈,我们班有个同学,她妈妈去听课的时候,她表现得特别好,可她平时表现并不怎么好。”
“儿子,你知道吗?妈妈有个特异功能,就是能像孙悟空拔毫毛一样,变出很多个分身。我会时不时让一个分身出现在你的课堂上,因此,你可要随时都好好表现哦。”之后,张鑫就偷偷跑去儿子的课堂听课,杨鼎新发现以后,坚信妈妈真的可以分身,上课特别认真。
有一段时间,杨鼎新做事情很磨叽,起床晚、收拾东西慢,经常踩点上学。张鑫发现这个问题后,便在亲子日记里写道:我真的特别幸福,有一个杨鼎新这样的孩子,他聪明可爱……如果他做事情能快一点就更好了。当天,张鑫给儿子读完日记,杨鼎新抬头看着她问道:“妈妈,我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吗?”“当然!”
第二天,杨鼎新做事的速度果然比之前快了好多,上学时间也提前了20分钟。
为了支持儿子学棋,张鑫停薪留职去北京陪伴孩子,返回工作岗位后,每周都搭绿皮火车去北京看儿子
除了重视儿子的学习,张鑫夫妇也很注重培养儿子的兴趣和爱好。4岁左右,杨鼎新就学习了游泳、绘画、书法等。杨爸爸是一位围棋爱好者,对围棋很痴迷。夫妻俩一商量,觉得围棋可以陶冶性情、开发智力,是个很不错的爱好。于是,杨鼎新5岁多时,张鑫把他带到了一个围棋兴趣班,对他说:“儿子,这里有两个人一起玩的游戏。白色的棋子代表太阳,黑色的棋子代表月亮,太阳和月亮在棋盘上交替出现……今天我们先听一听这个游戏怎么玩,如果你感兴趣,想继续学更多玩法,我们下次来报名,好吗?”
“妈妈,我想学这个游戏。”上完课后,杨鼎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之后,杨鼎新渐渐喜欢上了围棋。张鑫回忆:“有一次,我们带着杨鼎新参加朋友的婚礼,他竟拿着西瓜子在桌子上摆起了棋盘,对现场的嘈杂声毫不在意。”
围棋的学习之路其实很枯燥,但杨爸爸不厌其烦地陪着儿子下棋,幫他突破瓶颈。在爸爸的鼓励和指导下,杨鼎新坚持了下来并且进步很快。
“对于儿子学习围棋这件事,他爸特别上心。自从杨鼎新报了围棋班后,每次上完课,他都会陪着儿子下棋。每到周末,他还会带着杨鼎新到家附近的茶楼,跟一群水平比较高的业余围棋爱好者下棋。双休日两天时间,他们就泡在茶楼里,早出晚归,饭都不回家吃。”半年之后,杨鼎新的围棋技艺突飞猛进。7岁那年,在全国少儿围棋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有一位国家围棋少年队教练建议:“你儿子学围棋进步这么快,可以走职业道路,千万不要耽误了他。”
对此,杨爸爸十分支持。考虑再三,张鑫决定停薪留职,陪儿子去北京学围棋。
得知张鑫的这个决定,周围人都觉得很意外。“即便是我最好的朋友也劝我,孩子这么小,职业棋手这条路不好走。我妈也劝我,说她跟我爸做了一辈子农民,我靠自己走到现在不容易,让我别放弃工作。”可为了支持孩子的爱好,张鑫还是义无反顾地向医院申请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
之后,张鑫带着儿子到北京,租了一个地下室,每个月800元。“房间很小,没有卫生间也没有厨房,洗漱和做饭都在外边的公共走廊上。房间的窗户一半在地下,另一半偶尔会照进来一点阳光。”每当有阳光洒进屋内的时候,张鑫总会指着阳光儿子说:“儿子,你看,多美的光束啊!”
两年后,张鑫回到工作岗位,每到周末,她都会掂着行李,搭上绿皮火车,去北京跟儿子汇合。“那时候每到周五,我上班时就带着行李,下了班直接去火车站,坐晚上10点多的火车,第二天早上6点左右到北京。”张鑫说,那时候的绿皮火车人很多,她买不到硬座票,几乎每次都是从郑州一路站到北京,但她并不觉得累。
有时候杨鼎新心疼妈妈,觉得她太辛苦。张鑫便安慰儿子:“妈妈也是在为祖国的交通事业做贡献呢。”
“在干事情之前就想着失败的后果,那样什么事都干不成。我想得很简单,一切事情,有希望就是幸福的,大不了重新来过。”
2008年,杨鼎新成功入段,而那一场比赛,可谓惊心动魄。
杨鼎新2胜3败,再输一局就会被淘汰。而这场比赛决定着他那一年是否可以成为围棋职业选手。“他爸爸在杭州陪他,情绪已经有变化了,甚至打电话给我,说返程的票他都已经买好了,再输一局就可以卷铺盖走人了。孩子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没能发挥真实水平。在那种情况下,及时调整心态至关重要,会直接对后续比赛产生影响,所以我立即买了机票赶到杭州。”
到达杭州后,张鑫从行李箱中拿出一件黑白格子的上衣,对杨鼎新说:“儿子,你猜妈妈带啥来了?妈妈把棋盘都背过来了,明天妈妈穿在身上给你助阵。”
说完,张鑫又用笃定的语气对儿子说:“还有呀,你们教练给我说,入段的证书早都准备好了,你的名字都已经写上去了。怕什么呀,你明天只管比赛,他们还能把咱的名字抠掉不成?”
那天晚上,张鑫只对儿子提了两个要求:吃一顿大餐,洗个澡好好睡一觉。
在之后的比赛中,杨鼎新8连胜,顺利入段。9岁10个月的他打破了世界围棋职业入段最年少纪录。之后,他在围棋界崭露头角:2012年,他获得第12届理光杯围棋赛冠军,成为中国围棋职业比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2019年,他又夺得第23届LG杯围棋棋王战冠军,成为围棋世界冠军。
张鑫告诉记者,在他们家,杨爸爸扮演着严父的角色。为了孩子专心学围棋,他不仅一个人负担起家庭开支,还推掉所有应酬,牺牲所有的休闲时间,陪孩子下棋、看孩子比赛。“他到现在还保持着一个习惯:只要杨鼎新有比赛,他一定全程观看,比赛不结束,他就不吃饭。”
“他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没我心态好,但对儿子的爱,一点也不比我少。”张鑫笑着说。
有人曾问过张鑫,当初决定让儿子走职业围棋这条路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后果,如果失败了怎么办。张鑫说:“在干事情之前就想着失败的后果,那样什么事都干不成。我想得很简单,一切事情,有希望就是幸福的,大不了重新来过。”
据了解,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在围棋上取得的一些成绩,杨鼎新有免试去清华大学上学的机会,但他选择了继续打比赛。对于孩子的选择,张鑫夫妇依然无条件支持。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张鑫说。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