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威帆
每年3月到9月,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马均教授总是忙碌在田间地头,察看水稻长势、指导农民生产。特别是水稻关键生育期,他每天要在田里待十多个小时,皮肤黝黑,就像一位普普通通的当地农民。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在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马均信心满满,“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能实现藏粮于技,中国碗装中国粮食。”
马均从事水稻栽培研究已经35年,往来于稻田与实验室之间。如今,59岁的他仍带领科研团队扎根在水稻栽培一线。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马均及其团队正为这一目标不懈努力。
稻田的坚守者
小暑时节,成都平原的稻种经过育秧、移栽两段关键时期,陆续进入拔节至抽穗期。位于温江区惠和村的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基地里,稻田秧苗长势良好,正为后期的成长积蓄能量。这是农民施肥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稻田里还有学生忙着取样的身影,他们要将样品带回实验室,测试分析水稻的生长状况、光合产物等情况。
“西南地区和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在生态和气候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成都平原有弱光高湿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对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都有特殊的要求。”马均介绍,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他和团队研发出了稀植壮苗、水肥耦合、全程机械化等关键技术,针对盆地弱光寡照、水稻产量受限的情况,这些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光热资源,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水稻单产。
而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早在上世纪90年代,马均便开始专注于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此发挥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潜力。“重穗型杂交稻是西南稻区的高产广适类型,按照以往合理密植的方法栽培产量并不高,我们在生产上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着手做了很多研究。”为此,马均开始用不同的品种,以不同的密度,在不同的地区反复进行田间试验、机理分析等工作。农业研究周期较长,如果今年试验失败,只有来年再来。
马均清楚地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费紧缺,作物栽培专业人才流失嚴重,“有人建议我转向育种,但我的博导周开达院士让我明白,‘良种良法,水稻生产不能缺栽培。”在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周开达院士的言传身教下,年轻时的马均便深刻地意识到肩头的责任,继续坚守专业、埋头科研,成为水稻所新老交接之后作物栽培专业的唯一“留守者”。
在长达十六七年时间的坚守中,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的研究经历从实验室到试验田,成功后再到大田推广。通过降低种植密度合理希植,不仅省种省工,还能保证产量提高,推广以后带来水稻生产高产高效,马均也因此获得200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多年来,凭着一股执着与钻劲,马均在水稻超高产优质栽培、机械化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机理与技术研究等方面成效显著,一次次啃下栽培技术“硬骨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等,为全省水稻优质丰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中国碗中国粮
马均对作物栽培学的启蒙源于中学生物课堂,“那时我们做小麦的杂交,没有镊子等专业工具,就用竹片削制完成。”马均回想,虽然很多实验没有成功,年少的好奇心却一发不可收。在他看来,作物栽培这门学科和其他学科交叉较多,与生产结合更紧,下田的时间也较多。
一到水稻关键生育期,他每天要在田里待十多个小时,带领团队头顶烈日、脚踩泥泞在稻田指导,确保农民有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接受本次采访的前一天,马均到德阳罗江开展完种粮大户的培训后,夜里11点多赶回成都,第二天换身衣服又去了实验室。“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这是我们团队的初心和使命。”马均说。
从2003年开始,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依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专项等项目,在成都平原西南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建立了核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这是全省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为科技成果熟化进行二次验证改进的场所),马均在这里开展校地水稻科研合作已近20年。
“我们在崇州、温江等地做试验研究,再到眉山基地进行中试,不断改进,然后大面积示范推广。”马均介绍,如今团队在该基地示范推广机插秧优质超高产栽培、水稻机直播等技术近20项,集成推广杂交稻机械化生产“缓基速追”减氮增效施肥等绿色安全生产新技术3项。尤其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杂交中稻丰产高效水肥耦合技术、稻田固碳减排等成果广受赞誉。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80公斤。2017年,核心示范区超高产攻关田最高亩产达到969公斤,创下成都平原水稻超高产纪录。
“团队成员长期扎根这里,每年选派2名以上硕、博研究生常驻基地,开展技术创新、集成研究并进行技术示范和推广,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水稻栽培研究团队成员杨志远副教授介绍,水稻生长期间,团队至少要在这个核心基地工作2个月时间。“马老师治学严谨,亲力亲为,在他的带领下,田间地头就是大家生动的课堂。”杨志远说,这些年,从这片基地里先后走出去了4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现在都在从事水稻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成为了各自领域的骨干、专家。
优质高产高效
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提高其生产积极性,这是水稻研究的方向。
为此,马均及其团队通过与东坡区政府等合作,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每年举办水稻“一优两高”(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竞赛活动,培训新技术、普及新成果、培养新农民,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这不仅仅是一场竞赛,期间我们在核心区示范,专家组下田了解水稻生产新技术和新品种表现,听取农户反馈,通过这些途径提高农户的种粮水平。”马均说,竞赛从品质、产量、效益、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评比,从第一届只有24户参加,到今年第七届超过200户参加。通过这项活动,7年来累计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培育种粮大户236人,100余人成为带不走的“土专家”、“田秀才”。
通过竞赛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园区水稻品种的优质化、生产技术的全程机械化和水稻种植的规模化。“我们推进了优质品种的普及,基地的优质稻比例达到100%,同时实现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生产技术从最开始的手插秧、人收割、地晾晒到现在耕、种、收、烘全程机械化,机械化率达到100%,此外还推动了规模化生产,规模化率也达到了100%。”马均介绍。
在马均及其团队影响下,农户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已成为大家的一致目标。2003年开始种田的王元威,从当初的300亩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亩,尽管前些年粮价比较低迷,但是由于有国家种粮政策的扶持和马均团队的技术支持,特别是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运用,其水稻产量和效益一直保持较好,已成当地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时下,“天府粮仓”迈步新的种业攻坚。回想起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核心区示范的水稻新品种和生产新技术的情景,“总书记的关怀让人备受鼓舞!”马均表示,“我们将在‘优质、高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高效。在全程机械化、绿色栽培、安全生产等方向上攻坚克难,自主研发,解决农业科学技术从实验室、试验田到农民大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放眼成都平原,新一季的水稻秧苗早已铺展田间,崇州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地绿浪翻滚。而这背后,正蕴藏着农业科研工作者的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