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国彪
森林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核算是自然资源核算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加强森林资源核算,可以定量测算我国森林资源及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科学反映森林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6月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河南省、海南省、青海省等五省区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工作。在试点基础上,视情况在全国全面推开。这意味着我国对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核算方法从学术研究层面转向了实践层面。
“这次试点意义十分重大,只有确立了科学权威统一的自然资源价值核算方法,让自然资源及生态产品能够科学定价,才能真正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才能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工作对草原、湿地以及其他自然资源价值核算工作的顺利推进具有引领作用,也将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林草局科技司负责人说。
不断推进的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工作
自2004年开始,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国家统计局前瞻性地连续开展了三期中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项目工作。研究工作借鉴了《联合国生态系统核算导则》《联合国统计局生态系统核算》《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等国际前沿的环境经济核算理论和方法体系,以我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数据为基准,参考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理论和方法。
如何科学评价森林的多种服务功能和效益,一直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国内外都还没有形成一套非常完善的方法体系。
2013年召开的联合国森林论坛第十届大会呼吁,将森林产品和服务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贡献,以及森林的社会、文化和环境价值对城乡社会的影响,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各级政策与规划之中。
党的十八大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202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全面部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工作。
然而,要真正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绿色核算,不仅需要顶层理念的突破,也需要技术研究突破作支撑。可喜的是,近年来,立足将资源与环境资产的森林及相关活动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的相关研究不断取得突破。
2004—2010年,第一期研究构建了我国基于森林的国民经济核算框架,出版了《绿色国民经济框架下的中国森林核算研究》专著。
2013—2015年,第二期研究借鉴《环境经济核算体系2012——中心框架》(SEEA-2012)等国际上最新研究成果,结合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提出了我国森林资源核算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方法,出版了《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中的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专著。
2016—2021年,第三期研究首创了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方法,编撰了《森林的文化价值评估》。
三期研究从林地林木资源价值、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森林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构建了定量测算我国森林资源价值存量、科学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作用及森林文化价值的核算方法,在国内外都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为建立健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碳中和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中,中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成效显著:2008年发布的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于2020年正式升级为国家标准(GB/T 38582-2020);提出了由点到面、由各省(区、市)到全国的分布式测算方法,基本具备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两个方面对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等主要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科学、系统、全面评估的条件和能力。
在三期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上,时任中国林业科学院院长刘世榮研究员说,本次森林资源核算研究,在前两期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核算评估的理论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并与中国森林资源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森林资源核算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刘世荣指出,在林地林木核算方面,本次研究是对前两轮核算研究的延续和深化,主要创新点在于:一是研究制定了新的抽样方法。本次核算研究在完善调查抽样方法基础上,完成了《林地林木资源价值核算技术经济指标调查技术规程》。林地林木资源价值核算技术经济指标调查以省级行政区域为总体,采用二阶不等概率的抽样方法调查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林地、林木资源资产状况的指标均值。采用二阶不等概率抽样方法,可以在保证抽到更多具有典型性样本的基础上,确保样本均值对总体均值的代表性。二是建立了核算数据填报反馈机制。正式调查前,专门组织专家开展数据调查培训工作,对全国31个省(区、市)林草部门和各大森工集团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详细解释调查表的调查方法、调查指标解释和调查方案等,并建立了调查指标数据分析沟通机制;各省、县、国有林场和乡镇建立了多层次组织管理体系,全国近500个国有林场和乡镇参与调查工作。
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在本次评估中,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在标准体系方面,增加了3项国家标准,分别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GB/T 35377-2017)、《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GB/T 33027-2016)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提升了各森林生态站及辅助监测点森林生态连清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在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方面,借鉴国外典型评估案例和项目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森林康养功能、滞尘功能的评估方法上进行了修正和完善,首次在全国尺度上对森林植被滞纳TSP(总悬浮颗粒物)、PM10、PM2.5指标进行单独评估,并在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集上实现了突破;在社会公共数据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的《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中相关应税污染物当量值和征收税额对森林净化水质、森林吸收污染气体和滞尘功能的价值量进行了评估。
在谈到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時,国际竹藤中心主任江泽慧指出,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蕴育和承载着巨大的自然资产和文化财富,人类与森林共生所创造的森林文化价值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精神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的现实反映。
森林文化价值评估的创新点在于:一是提出了“人与森林共生时间”理论,并将其作为森林文化价值评估量化转换的主导元素。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是由多种类型、多项指标、多个因子融合的多目标、贴和实际的综合评估体系。本项研究发现,森林的文化价值与人在森林中停留、共生互动的时间成正比,其价值高低、与自然力的作用、森林资源要素和环境结构密切相关,不同区域森林的文化价值存在梯度差异。因此,以“人与森林共生时间”作为森林文化价值评估量化转换的主导元素,引入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综合指标系数,创建了森林文化物理量和价值量的评估方法。二是构建了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包括8大类一级指标(审美艺术、身心康养、休闲体验、科研教育、文明演进、传统习俗、伦理道德、制度规范),22项二级指标,53项评估指标因子,同时融合了“森林资源本体文化价值评估”,包括历史的悠久度、级别的珍贵度、影响的广泛度、文化的富集度、文化的贡献度五大要素。将指标体系权重评估定性法,应用于既定区域森林文化质量定性的分级评估。
江泽慧指出,森林文化价值评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体现在:“中国森林的文化价值评估研究”作为一项开创性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交叉科学研究,在引入时间价值理论、自然价值理论、协同理论和梯度理论基础上,以“人与森林共生时间”为核心,链接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综合指标系数和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创新性地提出了森林文化物理量和价值量的价值评估法,在国际和国内尚属首创。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提升社会对森林多种价值的认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等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同时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评估和探索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测算,具有重大意义。
“我想前三次的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的意义,一是体现在理论层面,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和创新成果,为科学认识森林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在实践层面,通过十五年的核算研究为今天从学术层面推向具体实践层面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只有把算法落到实处,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这项工作才有真正的意义。”国家林草局科技司负责人说。
试点先行五省区秣马厉兵
开展森林资源核算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迫切需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着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在维护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支撑人类生存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内蒙古、福建、河南、海南、青海五省区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试点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为统一底版,依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及相关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数据,对试点省(区)全域及以地级市为区域单元开展森林资源价值量核算,并结合林木资源及生态价值定价、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生态投融资政策设计、生态绩效考核、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面评估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匹配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一直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无论从文献的查询,还是理论方法的改进都经过数年的积累。这次试点主要是在理论层面、方法学层面进行实际操作,检验其实际效果和可行性。”国家林草局科技司负责人说。
本次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省份之一,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地理条件非常严酷,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但同时也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和无可替代的地位。
青海省森林资源相对稀少,且总体呈现出灌木林多、乔木林少;公益林多、商品林少;国有林多、集体林少等特点。对于本次试点工作,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田剑指出,一是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统计等相关部门在自然资源清查、监测等工作领域密切协同配合,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二是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国内相关专业研究机构广泛深入合作,技术支撑体系日趋成熟和完善;三是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等一系列政策改革措施,在青海省初步建立了全域覆盖的林草资源管护新机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试点为契机,结合国家林草局部署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等各项工作,整合各方面资源,努力构建全面完整的生态系统监测体系,为我省资源价值核算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坚决完成好这一工作,力争交一份高质量的满意答卷!”田剑说。
本次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省份之一的河南地处中原,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动植物资源丰富。截止目前,河南省森林面积6280万亩,草原面积404万亩,森林覆盖率25.07%,森林蓄积量2.07亿立方米,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三大生态屏障,尤其伏牛山区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均占全省50%以上。全省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5种、二级保护动物101种。有国有林场84个,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345处,其中:自然保护区30处,森林公园132处,湿地公园116处,地质公园32处,风景名胜区35处。
谈到关于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工作的打算,河南省林业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朱延林说,近年来,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的叠加实施,以增绿增质增效为基本要求,加强资源保护,加快生态修复,增进绿色惠民,按照“山区增绿、平原补网、廊道提质”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全省国土绿化行动和森林河南建设,努力实现河南林业高质量发展,森林覆盖率增幅位列中部省份第一。关于森林资源价值河南省林业局于2007年到2013年在中国林科院指导下连续多年进行核算,对河南林业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所以河南省林业局高度重视此次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工作。
“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事宜:一是成立专班;二是夯实数据基础。结合河南林业生态建设实际,以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对河南省森林资源基础数据进行统计核实;三是搞好培训。对省林业局相关处室、单位的业务骨干开展技术培训,普及森林经营、森林资源资产等方面知识,提高大家工作水平和效率;四是依托最新科研成果,协调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技术力量,深入基层生产一线开展核算调查,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朱延林说。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山脉纵横,江河湖泊众多,复杂多样地貌以及水热条件差异形成了复杂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生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多样的森林。依据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内蒙古自治区森林面积2614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11.86%,位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覆盖率22.10%;森林蓄积15.27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五位。内蒙古自治区从1980年到2018年森林覆盖率由过去13.21%提高到22.10%,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全区森林资源数量呈现持续增长,质量稳步提升,功能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
谈到这次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工作,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一级巡视员东淑华表示,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对我区来说意义重大,通过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强把保护草原和森林当作内蒙古首要任务紧迫感,提升森林对国土安全、生态安全重要性认识。
“自治区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2020年,自治区就开展内蒙古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对于完成此项森林资源价值核算任务,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东淑华说。
“各试点省(区)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与统计局联合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共同组织实施试点工作。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竹藤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等单位提供试点工作技术支持。”国家林草局科技司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