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易 张军
摘 要:20世纪初至今,现代“中国水彩”经过百年之久的演变,已是相当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水彩的发展想要再进一步,就必须与时代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绘画材料出现,传统绘画不断受到影响,当代水彩的绘画方式及表达形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在当代水彩的不断发展中,综合材料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把综合材料运用于水彩作品创作之中,可以补充传统水彩媒介上的不足,更加有利于全面展示水彩画的艺术魅力。各种绘画材料的出现,使得绘画者不再是机械被动地运用材料,而是能够有所选择,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更能抒发创作者不同的艺术情感。综合材料介入水彩画最大的作用是打破了传统绘画思维的局限性,开阔了创作者的视野,极大地拓展了创作空间,并对思想情感的表达、审美观念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当代水彩的发展离不开综合材料,综合材料的介入为当代水彩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综合材料;水彩;多元性
一、水彩概述与水彩的发展
什么是水彩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完成的绘画作品。水彩是外来的画种,但是由于水彩具有轻快透明、浓淡相宜、风雅潇洒的美学格调,具有令人们沉醉其中的特殊韵味,重视水乳交融,以及干画法与湿画法技巧的运用,与我国的国画有着天然的相似之处,所以深受国人的喜爱,符合我国人民的审美意趣。
水彩艺术起源于欧洲,是一个古老的画种,在中古时代的4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水彩画的雏形,据记载,1502年德国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创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画作品《野兔》。水彩开始是钢笔淡彩,之后转变为由淡灰色打底然后再上颜色,后来逐渐打破原来的古老画法,开始向油画学习,追求外光、自然光,并且形成了能够与油画媲美的光色效果。在明清时期,随着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增多,水彩画也逐步传入了中国,由于水彩画由水调和颜料进行绘画的这一特质,与我国国画的绘画方式异常相似,所以其很快被国人接受。在20世纪初,国内有李叔同、李铁夫等水彩画家,他们对水彩画进行了宣传与发展。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我国的林风眠、符罗飞、关广志等画家,作有大量的水彩作品,这些先辈人物为“中国水彩”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水彩画群体就已形成,他们影响并推动了江苏、浙江、广东、北京乃至全国地区的水彩活动的兴起。王肇民是我国伟大的水彩艺术家,他使得水彩画从传统走向了现实,在中国水彩史上有着重要作用。王肇民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十分注重“形是一切”的艺术理念,他的绘画理念影响了当时的一大批人,对之后的水彩画家也是影响不断。受王肇民绘画理念的影响,不少画家对水彩作出了新的尝试,提出了新的思考。
二、传统水彩绘画的局限性
(一)绘画创作思维的局限
在综合材料介入水彩画创作之前,水彩画创作大概有以下几个不足之处:其一,水彩画创作时艺术家总是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例如社会对艺术的需求、社会的文化背景、传统的水彩绘画观念等,艺术家在创作时对创作的媒介要求十分严格;其二,艺术创作的手法趋于程式化,创作者们专注相同的技法,注重基础的塑造和画面的效果,艺术表达方式的程式化导致画家们在创作作品时所表达的艺术情感不明确、不清晰,同样,使得艺术家们的绘画特性以及个性也有所缺失,其作品也趋于平庸低俗;其三,虽然水彩画有着偶然性、清新透明、流动性、色彩明快等多种特质,其也在艺术家们的不断努力尝试下达到了传统水彩的高峰,但艺术家们忽略了水彩媒介的原有局限,无法完全发挥主体的意识和自由性。水彩媒介自身的局限使水彩画不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阻碍了水彩审美的提高,以及水彩多元化、立体化发展的趋势。
(二)材料的局限
水彩画创作时所用到的颜料是水性颜料。水是水性颜料不可或缺的媒介,水性颜料需要水来调和。水彩与国画的颜料颇为相似,都是以水来调和,但是国画的追求与水彩却不相同。国画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注重格调的淡雅,而不注重色彩的饱和。水彩却不同,传统水彩颜料需要用水来调和,颜料经过水的稀释调和,虽然能够画出清新透明、流暢通透之感,能呈现水色相容的效果,但是如果画面需要饱和度高的色彩,需要一定的力度的话,那么被水稀释之后的色彩未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有时饱和度够了但是画面的通透性又有所降低。同样,传统水彩画的可修改性也很低,画面不能反复涂抹,与亮部相比,暗部的可修改性更低,如果反复修改就容易使画面显得很脏。水彩的传统媒介除了水、颜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材料——水彩纸。如今的水彩纸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现在学生用的和市面上流传最为广泛的水彩纸依旧不能反复涂抹洗刷,涂抹过多就容易起皮,虽然进口的水彩纸材质稍微好点,但是也难以承受大型水彩创作长时间的反复涂抹与修改。在水彩创作中虽有一气呵成、一笔而成的例子,但那也是经过长期锻炼的结果,而且一幅好的作品,多是经过长期不断修改、反复锤炼而成。如果水彩纸能够经受住反复修改与摩擦,会使艺术创作者的艺术创作有更多的可能性。另外,水彩纸还有不易于长期保存的缺点。在拍卖行业与收藏界,水彩画因其不易保存的问题而导致价格不高是不争的事实。想要改变水彩媒介的局限性,除了对原有的材料加以改进之外,还可以引进其他画种中能够进行水彩画创作的材料。
三、综合材料产生背景
在绘画的发展历程中,绘画材料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生产力息息相关。在原始社会时期,当时的人们所用的是木炭、黄土、红土等天然形成,或者是经过粗略简单加工的材料,人们用其描绘动物形态,这或许可以当成绘画的雏形。18世纪欧洲的颜料很少,到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为画家们提供了装在特制猪膀胱的半机械研磨颜料,在19世纪有了管装颜料。直至今日,各种新材料的出现为画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例如,在如今,在画笔上有水彩专用笔、油画笔、马克笔、勾线笔等,在纸本材料上有亚麻布、卡纸、水彩纸、棉布、木板等,在颜料上有丙烯、水彩、油画、水粉、国画等,调和颜料的媒介有水、油、酒精、肥皂水、盐、胶、鸡蛋等。由此可见,时代不同,绘画材料也有所不同,材料的更新始终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绘画材料的发展使得艺术家的思想更加开阔,艺术家不再是简单临摹现实物象,而是转向了对艺术本质的探索,使艺术创作变得更加具有自由性。在这种情况下,画家们开始重视对综合材料的运用,使得综合材料进入了绘画创作中。
四、综合材料介入水彩发展的必然性
绘画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画种的发展过程都是材料和技法以及观念的不断更新变革的过程,水彩画也同样如此。当今画坛有着各式各样的艺术风格,但是每一种艺术风格、艺术形式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在当今时代,为了打破传统水彩画的局限性,许多的绘画大师都在进行探索,他们跨越不同的艺术领域,让不同的绘画材料取长补短,贯通互用。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开放,感情变得愈发丰富,水彩画不再局限于传统,而是在不断寻求改变,不断寻求创新。绘画者的意识也影响着水彩的发展,精神世界的变化想要通过外在的物质形式进行表达,那么必然需要新的艺术语言、新的艺术材料的加持。这就使得综合材料进入了水彩创作当中,推动着水彩画不断向前发展。
传统水彩已然发展到了一个高峰,要想再进一步,就不得不从材料的角度出发,对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形成现当代独特的艺术语言。在以往,工具材料的运用往往是固定的、程式化的,创作什么样的画就用什么样的材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很多艺术家都是在用材料观察世界的,例如:雕刻家用他手中的木料、石料、青铜等观察世界,摄影师用相机、胶片观察世界。他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深层次发现材料的美,了解材料的特性,不同的材料运用得当,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艺术本来的魅力。因此,艺术家必须清楚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以及其所蕴含的美,只有这样,在艺术创作时才能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绘画材料。在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不同的材料满足了不同的绘画需求,使得绘画者艺术感情的表达变得更加浓烈。从材料的角度出发,把综合材料运用于当今水彩画的创作之中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实现水彩画再次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综合材料在水彩中的作用及运用
随着水彩画的不断发展,综合材料的运用也越发被艺术家重视,艺术家对材料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原始美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新的材料在艺术家不断地尝试中融入水彩绘画,推动着水彩画向多元化发展。水彩画的发展是离不开材料的发展的,在水彩画发展早期,水彩绘画材料就有丙烯、蛋彩、油彩等。在现当代,艺术家们则把水彩与综合材料结合得更加彻底。例如,有的艺术家会在工业用的过滤纸、宣纸、卡纸、色纸、木板上作画。在作画的工具上艺术家也不再拘谨于过去,他们会使用油画笔、刷子、喷笔、喷枪等,只要能为画面服务且有利于创作的很多工具都被广泛运用。还有人会利用版画的形式进行拓印,将塑料膜、纸板、气球等抹上颜色,印在画面上形成自然的纹路。还有的艺术家对水彩纸进行破坏,让原本光滑的表面形成凹凸,还有人会在画画之前先用丙烯在纸上做一层底。新材料、新工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水彩画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湖北的画家徐国燕就在水彩画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她把装饰风格引入水彩画,另外其在水彩技法、绘画材料上也是颇有见解。她画画时一般选用双面的白色卡纸,利用卡纸原有的特性使得墨色分离,这样形成的肌理效果恰好用以表现各式各样的花卉。她的这种画法和撒盐法、喷水法形成的肌理效果相似,但更加自然柔和。其作品《冬》运用淡破浓的国画写实手法冲出了水仙花的叶子,水渍形成的和谐、自然、生动的肌理效果让画面更有一番装饰韵味。水彩纸不利于保存,大大影响了水彩画的寿命,随着时间的流逝,水彩画面会逐渐变得灰暗。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王肇民在水彩纸上用白色水粉做底,黄增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他在水彩纸上用丙烯做底,并用刷子作画,获得了更加有力、奔放、流畅、厚重的线条,在画面的留白之处更是有着国画和中国书法中“飞白”的味道。黄增炎利用丙烯做底,使画面可以反复修改而不失艳丽的特征,在严格控制水量的基础上不断用笔皴擦,又时而在画面上滴水,使得画面具有丰富且厚重的效果。黄增炎在《陶鼎》《石榴》等作品中进行了各类的尝试和再总结,最终探索出了水彩与综合材料相结合的道路。他的绘画作品当中有着一股油画的厚重感,画面色彩鲜艳、有层次、有力度,但是在浓艳当中又保留了水彩的韵味。再有孙宁在布上作画,他认为在布上作画有很大的灵活性,不仅可以湿画,还可以干画,在布上画水彩形成的肌理效果也是妙趣横生,在布上用各种技法修改画面后也不会留下痕迹,偶然之间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合理运用综合材料有利于水彩发展
虽然综合材料介入水彩画创作使得水彩大踏步向前发展,但是在运用综合材料时也要合理。综合材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是不同的,合理運用综合材料可以使得画画事半功倍,可以丰富绘画语言,也可以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潜力。综合材料介入绘画不应该是盲目的,而应该创造性发挥综合材料本身的特征,并将其融入绘画的多种表达技法里面。在运用综合材料进行水彩创作时,更加应该理解并思考创作背后的文化内涵。综合材料绘画不可能脱离当今的文化背景来进行独立的思考,也不能脱离中国文化的根基。艺术家在水彩画创作中运用综合材料时,应当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之上保留优势再做突破,探索新观念,结合自身之所长,进行个性化绘画创作。
参考文献:
[1]周明扬.论当代水彩画审美特征的多元性[J].艺术百家,2007(增刊2):75-77.
[2]韩创定.试谈水彩画本体语言与综合材料的运用[J].美术大观,2010(12):200-201.
[3]邹建敏.浅谈水彩工具、材料的综合运用[J].美与时代,2006(7):51-52.
[4]杨开颜.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创作中的运用[J].美术大观,2007(3):64.
[5]张妮媛.浅析水彩综合技法及综合材料的审美内涵[J].新西部(下半月),2008(9):248.
[6]董雯静.综合材料在水彩创作的精神介定[J].艺术科技,2013(6):2.
[7]彭蕾.水彩创作与综合材料的融合与运用[J].美与时代(中),2022(2):26-28.
[8]曾德新.浅析综合材料在水彩绘画中的运用[J].西部皮革,2018(2):114.
[9]陆序彦.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审美探微[J].文艺生活,2014(9):131-132.
[10]苗巍.水彩画形式语言表现的多样性[J].美与时代(中),2014(10):24-25.
[11]陈文楠.以水彩画为媒介的综合材料绘画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22(2):68-69.
[12]高文兵.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运用[J].文化产业,2021(23):139-140.
[13]吴甲明.综合材料在水彩画实践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7(11):225.
作者简介:
刘云易,佳木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彩。
张军(通讯作者),硕士,佳木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水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