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全国各地装饰豪华、功能齐全、构造复杂的高层宾馆、高层写字楼、高层商住楼等高层建筑相继建成。然而,从消防角度考虑,高层建筑自身体量大,使用电量荷载相当大,再加上装修装饰中未能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施工,广泛采用易燃可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发展迅速,燃烧猛烈,大量人员被困,对消防救援人员的火灾扑救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何快速有效扑救火灾和抢救人命,成为当前消防救援队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消防救援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2)07-0123-03
1 高层建筑及火灾现状
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正常使用的高层建筑有六十多万幢,高度百米以上的七千余栋,四万多幢建筑使用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装修。近年来,百米以上建筑物平均增长速度已超过8%,约为全世界平均增长率的五倍。同時由于高层建筑数量迅速增加,高楼失火事件出现频次也愈来愈高。近年来在国内出现的影响很大的高层建筑失火事件也发人深省,时时敲响警钟:2009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一新建商业大厦突发失火事件,导致一名消防员牺牲,6名消防员受伤;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某公寓楼突发火灾,导致58人死亡,71人重伤。
2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分析
2.1 人员体能消耗大
由于建筑高度垂直高度比较高,消防救援人员在进行火灾扑救行动时,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对身体素质带来更大的考验。以一名25岁消防救援人员为例,穿着全套灭火防护服携带两盘水带登楼,按照《全员岗位大练兵等级达标考核》体能达标标准,负重攀登10层达标时间为2分20秒,满分为1分25秒。据有关测试显示,消防救援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携两盘水带攀登至20层,平均用时4分钟,心律达到140次/分钟以上。消防救援人员负重登楼后体能消耗极大,严重影响后续灭火救援战斗。在实际作战中,需要运送的装备将会更多,所消耗体力更多,时间更长[1]。
2.2 救援影响因素多
消防通道狭窄。受历史原因限制,有相当多的高层建筑周围建有老旧小区,道路较为狭窄,大型消防车辆通过困难。
建筑形式多样。为满足功能、造型等需要,高层建筑形式多样,有单元式、台阶式、组合式等,部分高层建筑建有裙楼,给举高消防车操作空间带来很大影响。
装备发展满足不了灭火需求。就目前而言,我国举高消防车的作业高度大多是20~100 m,而通常工作范围都在30~60 m,但对于高度较高的建筑而言,很多举高车无法满足灭火任务需要。
2.3 供水难度大
①当沿着楼梯铺设水带时,会耗费较长时间,很难在第一时间将水供到着火层;②当沿着外墙铺设水带时,垂直高度高,水带压力大,容易导致水带破裂造成供水中断;③固定供水设施可靠性低。受建筑设计、施工质量、后期维保等影响,设施完好率和可靠性难以保障;④固定消防设施流量有限,根据规范要求,我国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最大设计流量为40 L/s,仅能满足初期控火需要,面对大型火场时,用水量远大于设计流量;⑤移动供水能力有限,按照理论数据,消防车垂直供水高度约300 m,在实际测试中,仅能达到200 m[2]。
2.4 通风排烟难
自然排烟口少。高层建筑多为封闭设计,大量采用玻璃幕墙,开孔处较少,自然排烟效果差。
烟囱效应明显。高层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要求,在内部设置各种竖井管道,比如供水、供电、供气管井及电梯井等,这些管道竖井上下贯通,当发生火灾时,有大量烟气就会在里面迅速蔓延,形成“烟囱效应”。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要实现竖向排烟确实存在着很大难度。
高层破拆排烟难。受高度和设备能力影响,高层破拆排烟难度大,且高层风速较大,对机械排烟有一定影响。
2.5 人员疏散难
人员高度集中。高层建筑常用于办公、居住等用途,往往聚集大量人员,一旦发生火灾,需在短时间内疏散大量人员。
疏散环境恶劣。高层楼梯间具有防烟效果,但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楼梯间此时可能会因为火势扩大使其成为火势蔓延的通道。人员在疏散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或踩踏事故;有的受高温、浓烟环境条件的干扰,造成心理恐慌,从而导致跳楼事件发生。
2.6 有效控火难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通常会用举高消防车在外围控制火势发展 ,由于现在的高层建筑高度都比较高,从现实效果看,大多举高车的举升高度很难满足需求,况且在火灾扑救时,要形成战斗力,必须有多辆举高车配合,但是在配备数量上也达不到实际需求。
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很多高层建筑周围设有花坛、树木等绿化设施,车棚、车位、充电桩等配套的生活设施,举高消防车车体较大很难靠近火场,正常发挥作用,再加上空中管线和树枝等干扰,也会影响灭火效果。另外,高层建筑的外墙保温层也很容易燃烧,如果外围不能有效控制火势,就要深入到建筑内部控制火势, 而高层建筑在火灾情况下,要求禁止使用电梯,因此内部灭火人员必须徒步登楼,频繁的上下楼将会消耗很大体能。
而且内攻通道也很少,一般是疏散楼梯,但疏散楼梯又往往是被困人员的逃生通道,从而会影响灭火人员的战斗行动展开。还有,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严重影响人的视线,而且高温烟气中含有很多的有毒气体,也会威胁灭火人员的生命安全。
3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措施
3.1 加强第一出动力量
因为高层建筑本身构造特点,在发生火灾后非常容易形成立体燃烧,因此加强第一出动力量调集十分重要,在调动时要按照一键式调动、编成式出动、链条式作战,在第一时间调动足够力量到场,第一时间形成战斗力,第一时间控制火势发展扩大。在调集第一出动力量时,主要从火势发展迅速和适应立体作战的角度出发,确保火灾扑救的有效性,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尽量多地以支队或消防站的建制调动多个力量协同作战,举高喷射单元、远程供水单元等力量到场,从而保证快速有效控制火势;②充分考虑到需要大量疏散被困人员的情况,尽可能的调派具有破拆、救生、照明、排烟等功能的车辆和装备,以满足救人的需要;③如果发现调派的力量一时难以控制火情,就立即申请调派社会单位的救援力量。
3.2 树立“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进行火灾扑救时,要认真分析火场的各种变化,火势的危害程度,被困人员所处的位置环境,受烟火威胁的程度,灵活地采取救人方法。根据情况不同,可以集中全力救人,也可以救人、灭火同步进行。首先应先了解被困人员的数量, 通过询问已撤离出来的人员,确定被困人员的大概位置,明确救人的途径,采取科学合理的救人方法施救;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深入到内部救人,就要用广播喊话等手段稳定被困人员情绪,防止盲目跳楼,一边积极开辟救人通道一边教其自救方法,让其移动到阳台或者楼顶相对安全的部位等待救援;此外,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装备,开辟新的救人途径,比如利用直升机救人等方法。
3.3 统一指挥与协调配合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往往参战力量较多,在这个时候,如果缺乏统一的调度指令和统一指挥,就非常容易发生命令重叠或矛盾,在秩序紊乱的灭火现场不但无法提高灭火效率,反倒会延误难得的灭火时机。所以,在高层建筑火灾中灭火行动必须要由统一的指挥员发布任务,划定不同的灭火范围,并确定具体的战斗行动职责,以保证灭火行动的有序性[3]。
3.4 灵活运用战术原则
“以固为主、固移结合”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所坚持的关键原则。灭火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到达消防控制室,并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数据为依据,根据其所反馈的情况及时判断火势扩散方向;建筑物中的消防通风、排烟设备和自动喷淋系统的开启状况,来确定火势发展变化状况;通过查看消防电梯和其他应急逃生设备的当前状况,第一时间确定救人路线。
3.5 做好火情侦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及时、准确掌握火场信息是实施科学决策和灭火救援行动的先决条件。①要查明火场主要情况。着重了解着火层位置、是否有人员被困、有无珍贵资料和贵重物品、人员疏散及火灾初期处置情况、消防控制中心信息接收和操作情况、给水系统运行情况、进攻路线等;②要充分利用各种侦察手段。通过外部观察、询问知情人、查看控制中心设备、内部侦察、仪器检测等手段开展全面细致的侦查,尽可能全面的掌握信息,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无人机、侦察机器人等装备开展侦察。
3.6 注重火场排烟
消防员进入到建筑物内后,应当在第一时刻开启通风口,并开启排烟机以迅速排出浓烟。在有特别排烟要求的情形下,还应当严格地根据预先制订的排烟路径进行排烟。排烟过程中保持供水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应当使用建筑内的固定消防设施结合移动消防装备来提高供水的稳定性。也可以考虑使用室内消火栓系统、消防串连、并连供水等方法,提高供水量和供水水压,以有助于加快排烟。
3.7 加强火场供水
高层建筑火场供水应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固定消防设施、水泵接合器供水。同时,应做好移动设备直接供水准备,可采用垂直、蜿蜒铺设水带供水,消防车耦合串联供水,压缩空气泡沫等方法供水。
4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要求
4.1 做好灭火救援准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国高层建筑种类繁多、形式各异,要想有效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在平时就要做好对高层建筑建筑的熟悉工作,根据高层建筑种类和功能特点,进行组织熟悉演练。熟悉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层数分区、布置特点、进攻道路所触及到的出口和道路、固定灭火装置和移动供水线路设置的方式等。同时,根据辖区实力制订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将举高车停靠、水源选择、水带敷设、供水实测、门窗开启、固定灭火装置使用、通信装备测试等内容作为演练重点。
4.2 强化战斗力生成
科学布局编成作战力量。根据辖区高层建筑分布和危险性特点,统筹布局高层灭火专业队建设,以整建制支队或消防站为单元,有侧重的建立通信指挥单元、举高喷射单元、远程供水单元、破拆单元、救生单元、排烟单元、战勤保障单元等。
配置高层专用装备。根据实际,联合生产厂家研发配置与国家道路、建筑标准配套的小型举高车辆,合理集成举高车辆灭火、破拆、供水、救生等功能。同时,加强高层火灾扑救专用轻质高压水带、水带携带设备、短臂距救生担架、新型灭火剂、大容量空气呼吸器、高层灭火无人机等装备研发力度,尽可能减轻消防救援人员负荷[4]。
4.3 理顺组织指挥体系
在高层建筑火灾现场,要建立严密组织指挥体系,充分调动内外各方面资源。消防总、支队指挥机构是火场上的最高灭火指挥机构。积极探索总指挥部、火场指挥部、战斗编组指挥的管理模式,总指挥部指挥长由地方最高领导兼任,火场指挥部指挥长由实际承担前方灭火指挥的最高领导兼任,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确保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独立性、科学性、专业性。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根据火灾特点和火势的发展变化,要灵活运用战术措施,合理利用内攻、外攻、堵截、突破、破拆、排烟等战术方法,有针对性的采取灭火措施:初期快速控制,当燃烧区域仅限于某一个房间时,应直接进攻火点,尽快扑灭;楼层内堵截设防,在一个楼层内的大规模燃烧、火势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要重点采取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堵截和设防措施[5];多层上下堵截,在多个部位同时着火时,内攻力量就应该自上而下部署,尤其是在着火层上部加强堵截力量的部署,阻止火势向上发展。
5 结语
总的来说,高层建筑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标志,但是,我们在感受现代化产物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各种潜在的风险隐患,深刻意识到日益增多的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国家的一支专业的灭火救援力量,要不断加强高层建筑火灾的课题研究,切实提高火灾扑救能力,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光俊.关于扑救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0(3):26-27.
[2] 胡傳俊.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的几点思考[J].安防科技,2011 (4):39-42.
[3] 王睿.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和扑救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J].今日消防,2019,4(1):32-33.
[4] 严林.浅谈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及解决办法[J].中国科技纵横,2018(5):209+211.
[5] 李端煜.如何避免和减少消防救援人员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中的伤亡[J].今日消防,2019,4(3):42-44.
收稿日期:2022-02-12
作者简介:王新伟(1976—),男,河南商丘人,本科,研究方向:消防灭火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