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强:学好一技之长 奋斗点亮青春

2022-05-30 10:48:04梁伟
中华儿女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赛工业比赛

梁伟

在山东工业技师学院训练楼,全国青联常委、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袁强身披国旗的照片被放大到一米,贴在训练楼的门口,激励着这里的学生。

五年前,还是学生的袁强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经过4天共22小时的奋力拼搏,战胜来自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为中国在工业控制项目首夺金牌,而这也是山东省在世界技能大赛上零的突破。

此后的日子里,袁强拒绝了所有外界抛来的橄榄枝,一心一意留在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成为现代制造工程系教师、工业控制项目教练员,继续带领学生向世界技能大赛进军。原因只有一个,他想带着学生在中国举办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笑到最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定于2021年9月在上海举办的大赛被迫推迟一年。袁强和学生没有任何懈怠,踏踏实实继续备战。2002年5月31日,世界技能组织决定:2022世界技能大赛停办,这也就意味着袁强和学生近几年的辛苦备战付之东流。学生为此痛哭流涕,因为年龄问题,他们或许再也没有机会出战世界技能大赛。作为主管教练的袁强虽有遗憾,但也坦然面对,未来,他还会一如既往,在技能报国的路上坚定前行。

“我是一个没有梦想的孩子”

1997年,袁强出生在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父亲腰间盘突出,干不了重体力活。没有壮劳力,家里的日子自然不太好过。儿时的袁强就颇为懂事,知道家里生活困难,小学放学后就去邻居开办的五金厂分拣螺丝钉,赚取几块钱的手工费,却从未感到辛苦。

“爷爷奶奶对我生活上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但是在学习上,他们确实有心无力。孩童时期的我显然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就想着玩,浑浑噩噩地过着每一天。很多人小时候都有理想,我却是一个没有梦想的孩子。那时候学习成绩极差,初三的时候,我也幡然悔悟,想好好读书,无奈基础太差,完全没有翻盘的可能。”袁强回忆。

不出意外,袁强没有考上高中。看着比同龄人更瘦更矮的他,父母还是希望他能有一技之长,以后至少不用靠卖苦力挣钱。母亲希望他将来能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工作,成为“白领”,希望袁强学习会计。而父亲的意见却大不相同,他认为男孩子就该有门过硬的技术,走到什么地方都能有饭吃。袁强的表哥在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学习,毕业后顺利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他看来,倘若袁强以后能和表哥一样,就是谢天谢地了。

2012年9月,袁强走进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那时候的他甚至不清楚机电一体化到底是做什么的。

在袁强的记忆中,“我上学那些年,家里的经济条件特别不好,那时候感觉火腿肠就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通过短暂相处,班主任發现袁强有些缺乏自信心,就鼓励他在学校参加各种竞赛。这一切,对于当时的袁强来说,有些勉为其难。长这么大,他只在小学三年级获得过一次奖状。但是对于老师的建议,他还是坦然接受,于是演讲比赛、小品大赛,他都积极报名,并且认真准备,遗憾的是每一次在初赛阶段,他就被淘汰了。

除了这些比赛,袁强还报名参加学校的车工兴趣班,初试录取前十名,他是第十一名;转战报名本专业的电工兴趣班,做了千百次的练习,到了现场却紧张得手直打哆嗦,手心冒汗,导致手滑得拧不住螺丝……直到参加潍坊市“亚龙杯”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竞赛,他和队友合作终于拿了一个三等奖。要知道,当时参赛一共就九支队伍,所有参赛队都有奖项,他们就是第九名。

或许是白羊座的人天生性格乐观,或许本身就没有多少期待,袁强在一次次失败中越挫越勇,他说:“这些比赛我都准备了很长时间,但是没有一次成功。那么多年,失败对我而言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没有成绩或者垫底,我都无所谓。”

用袁强自己的话来说,刚进技校的前两年,过得浑浑噩噩。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先理论后实践,在实践环节会直接到校企合作的工厂去进行实操。袁强去的工厂以生产车载冰箱为主业,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在流水线上把不同的零件放入不同的盒子,每天的工作极为枯燥,加上周围的陌生工友又不是特别友好,这份实践工作让他感到颇为乏味。有一天,机器的电路烧了,车间被迫停工。工友和同学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聊天,办公室里走出来一个穿工装的人,经过检测之后,花几分钟时间就修好了电路。工友们议论,“那是车间的技术员,不但工资高,办公的地方还有空调。”

那一刻,袁强告诉自己,“一定得有技术,才能走得更远。”

“我就是从备胎出发的”

2015年,结束实践学习回到学校,袁强从机电一体化专业转到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一方面因为这个专业免学费;另一方面对于这个专业他更加有兴趣,学起来自然更加用心。

而就在这一年,袁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他听同学都在议论,要是能在省级技能比赛中拿到第一名,就可以留校当老师。当老师,对于当时对未来一片茫然的袁强来说,确实吸引力巨大。“做老师收入稳定,而且校园生活更加适合性格简单的自己。”袁强说,“我就树立了一个信念,我要在省赛拿奖,我要当老师。”

恰在此时,学校准备进行工业控制比赛校内选拔。工业控制包括主项目安装、编程调试、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等内容,对选手综合能力要求极高。袁强在报名之后,开始认真备赛。学校规定从54个报名者中挑选20人,无奈因为英语成绩太差,在首轮选拔中,袁强就被淘汰。

与以往无所谓的心态相比,这一次,袁强很难过。不甘心的他不想就此放弃,于是找到教练:“教练,我想再试试,我一定会比别的同学更加努力。”比赛终究是比赛,不能违反规则,但是看着袁强期盼的眼神,教练给了他一个旁听观摩训练的机会。

正式队员有完整充足的训练时间,用的是正规耗材,而作为旁观队员的袁强只有下课后的零散时间,用的也是正规队员剩下的边角废料。

时隔多年,现代制造工程系副主任苏美亭都清晰地记得:“袁强每天晚上都训练到很晚。我的办公室正好能看到他的工位,晚上值班,每次都能看到他在操作台上训练。很拼命。”

除了“拼命”,还有不知疲倦的学习,因为袁强清楚自己的基础相较于其他人而言显得单薄,要想在未来的赛场上实现弯道超车,唯一能做的就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或许才有一丝可能。当时学校的这个专业也是刚投入建设,为了让学生与世界接轨,进口了很多国外设备,不少设备学生不懂,老师也是刚接触。众所周知,操作进口设备最难的就是看材料,为熟悉这些资料,袁强用翻译软件一个个查,遇到不懂的问题,有的请教老师,有的就打客服电话咨询。

“机械类的专业名词一共3000来个,我都认识了。”袁强说,“我的英语学习比较‘独特,不会读、不会拼,只是知道意思。到现在我的口语还是很一般,但是英语机械专业的文献、说明书我一看就懂。”

正是凭借这样的努力,在学校新一轮的比赛中,这个“备胎”选手让所有人目瞪口呆,一跃成为学校的种子选手。“我在训练过程中,只要学会新技术一定会第一时间和周围人分享,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做,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会有新的思考,也就有了新的进步,我喜欢共同成长的历程。”袁强说。

凭借这样的心态,2016年6月,袁强代表学校获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山东省选拔赛第一名。两个月后,又一举拿下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全国选拔赛第一名,直接进入国家集训队。

袁强说,进了国家集训队,穿着印着国旗的训练服,荣誉感油然而生,但是他并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没有抱太高期望。在参加训练的两年时间里,袁强抓住所有时间加强训练,每天训练时长在15小时以上,训练场地的一盏灯是亮着的,那一定是袁强还没有休息。

集训基地刚建设的时候没有安装空调,只有几个吊扇,40度的高温下袁强坚持训练,裤子被汗水浸透,干了之后留下一道道汗渍。即使春节,袁强也只是短暂调整,大年初三就回到队里继续训练,近两年时间里,袁强说自己总共休息不到10天。而经过长期刻苦训练,他的每个动作能精确到0.01秒。

2017年6月,袁强在国家集训队二进一选拔赛中夺魁,这也意味着他将代表中国出战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的比赛,那一刻,他的压力来了。

“当我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为了教练、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而战,压力接踵而至。晚上练到11点,我告诉自己还得坚持,以往对自己的作品都很满意,但是这个时候再看,哪都是问题。在比赛前一个月,心里有点承受不住,对训练结果不满意,对比赛有些失去信心,有时候会躲起来偷偷哭。即使让我放假,我在家待不到两小时,就想立马回到训练场。”袁强回忆。

幸运的是,袁强有团队,还有教练,他们及时发现了他的压力,聘请了世赛心理专家徐大真教授,给他做心理疏导,他的专家教练团队也帮助他做出多方位调整。在大家的帮助下,袁强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心无旁骛投入紧张的训练中。

“我终于站上了世界之巅”

有着“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技能大赛,是全球范围最高级别的职业技能赛事。2017年10月7日,袁强踏上了去往阿联酋阿布扎比的比赛征程。工业控制项目是韩国和欧洲国家长期垄断的优势项目,韩国队已经连续好几届蝉联金牌,而中国人在该项目所获得的最好成绩就是前一届的第十二名,夺得优胜奖。出发前,很多人看到袁强都说,“好好比赛,争取拿个铜牌回来。”倘若袁强能站上领奖台,就是整个山东在世界技能大赛的突破。

“很多选手在参加世赛前都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但是我没有,我就是告诉自己好好发挥,能把平时训练水平做出来就可以。至于最终的成绩,我没有想,也不敢想。”袁强说。

工业控制项目的赛程原本是5天,但是由于主办方耗材和工具没到位,推迟了一天,赛程被缩短。直到比赛开始,主办方才拿出时间让选手熟悉场地以及整理耗材工具时间,而且时长被严重缩短,最关键的是选手们拿到的部分器件器材和之前清单上的品牌和型号不一致,包括涉及的电缆是阿联酋本土制造,而不是事先列出的国外进口。韩国等国家选手当即提出异议,最终都被驳回。

袁强说:“这时候我就感觉到了团队的强大。我们之前的备战真的太细致了,连这个问题我们都有准备,提前从阿联酋购买了当地耗材,所以这些东西,我并不陌生,对我的影响微乎其微。那一刻我就感覺,我们的团队太强大了!”

工业控制项目共有四个模块,分别为主项目操作、控制与调试、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设计或功能改进和为电气装置故障检测与定位。

“比赛第一天做的行云流水,甚至有些超常发挥。第二天上午还是在正常状态,但是到了下午居然犯困了。后来想想可能是太顺利了,有些放松,还有就是因为当地太热,我又没有倒好时差,睡眠时间不够,大脑出现了短暂的空白。导致在最重要的控制柜接线环节,一根线接错了,这可能导致上电失败,电路不通,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幸好后面检查发现错误后立马改正,并告诉自己不能掉以轻心。”袁强说。

总体而言,袁强的比赛还比较顺利。而就在此时,意外来了——考官发错了卷子,袁强当然不知道卷子是错的。“第4天编程任务图纸应该有20页,但是我的只有5页,缺的恰恰是很重要的编程画面内容。”袁强回忆。

由于袁强第三天提前1小时完成任务,剩余时间可以做第4天比赛的编程。可试卷乌龙事件让袁强的时间优势“泡汤”。

“当时我很崩溃,根本做不完,特别烦躁,坐在那里都不想动,然后我突然看到了桌子上的五星红旗。我告诉自己,现在代表的是中国,深呼吸,冷静下来。专家组组长袁海嵘为我力争补时19分钟。一点一点接着做,最终完成了三分之一,里面还有错的,当时内心的真实想法就是绝对砸锅了。”袁强说,“我特别难过,倘若能够和上届一样,拿个优胜奖,我就满足了。”

走出赛场的袁强内心特别沮丧,但看着旁边的韩国选手哭着离开赛场时,他又开始有了一丝幻想:会不会大家都没有比好。比赛结束,评委就开始评分,袁强和团队等到了凌晨四点,也没有等到成绩,只能先行回到酒店,却一直翻来覆去睡不着。

19日晚上颁奖仪式,袁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看着中国队其他选手陆续登上了领奖台,袁强还在想,自己上去的时候摆个什么POSS,说些什么?而当“袁强”的名字在赛场上空响起时,他一个劲向前奔跑,所有之前设计的动作都没有用上。

“所有人都在喊中国!中国!中国!那一刻感觉自己梦想实现了,很激动。我是第一!我是世界第一!”袁强说,“感谢团队,和一路走来帮助过我、陪伴过我的人。我虽然很努力,但也有运气,我们一起训练的队友都很努力,却只有我一个人拿到了金牌,只能说我更幸运一点。”

从领奖台下来之后,袁强微信里的祝贺短信都爆了。袁强想,倘若这个冠军,能让自己当老师的梦想实现,那就是最幸福的事。

“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袁强不曾想到,自己的“好运”才刚刚开始。回国之后,不少外资企业、大品牌企业向他抛来橄榄枝,希望聘请他去担任工程师,除了住房补贴,年薪也开出了可观的数字,但袁强都拒绝了,他想实现最初的梦想:留在学校当老师。

“学校为我的成长提供了舞台,老师的辛勤付出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希望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授给更多的年轻人。”袁强说。

2018年参加工作后,袁强主要从事技能竞赛和基础教学工作,并担任工业控制项目教练员。这几年,陪伴家庭和和家人的时间不多,今年刚出生的闺女,他陪伴的日子也屈指可数,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备赛学生身上。他将自己在大赛中积累的经验全部教给学生,手把手教他们编程的相关知识,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十余个小时的封闭训练,还带着学生深入到各个企业,观摩学习,掌握工艺流程,解决技术难题,加强实践,为比赛打下坚实基础。他说,“我获得的工业控制项目的金牌,目前仍是这个项目国内第一块、也是唯一一块金牌,我想让自己的学生打破这个纪录。为此,我必须要全力以赴。”

袁强带领的两名学生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国家集训队五进一选拔赛第二名和第三名,遗憾的是原本定于上海举办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因为疫情取消,学生王明辉因为年龄问题,已经不再有参赛机会。

“袁老师就是我的目标,我学这个专业也是因为袁老师,他让我知道了人生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王明辉说,袁强是学校的“神话”,“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想成为袁強。”

近年来,袁强积极参与校内教育教学和世赛成果转化工作,推进学校“产学研”工作开展。通过世赛成果转化,有效解决工厂产品出现的问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袁强积极参与某公司超声波口罩机研发项目,通过娴熟的工业技术,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口罩机切断装置结构设计方面切断装置不稳定等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超声波口罩机并投入市场,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同时,袁强在污水处理的教学设备上,实现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全系列过程,并联合申请了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一项。他还参与编写工业控制白皮书一本、工业控制项目教学书籍四本、主编一本……

鉴于袁强的优异表现,他被破格提拔,享受副教授待遇,成为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最年轻的高级讲师。2018年4月,袁强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两个月后,他作为代表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20年,袁强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当选为全国青联常委。荣誉接踵而来,山东省人民政府个人一等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技术能手……

这两年,袁强参加了青联组织的很多活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委员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在青联这个大家庭,我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给我的帮助很大,每个人身上都有我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我喜欢参与青联的活动。”袁强说。他也愿意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给更多的年轻人,通过现身说法告诉他们,奋斗是幸福的,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无悔的青春。“我们赶上了一个崇尚技术技能、尊重人才的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我相信,只要始终怀揣着最初的那颗‘技能梦,不断传承劳动精神,未来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就在我们中间。”

猜你喜欢
大赛工业比赛
“鸟人”大赛
环球时报(2023-03-13)2023-03-13 17:18:39
插秧大赛
环球时报(2023-02-16)2023-02-16 15:18:41
发芽比赛
大灰狼(2019年4期)2019-05-14 16:38:38
工业人
黄河之声(2018年5期)2018-05-17 11:30:01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智慧少年(2016年2期)2016-06-24 06:12:54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2:51:50
说谎大赛
小说月刊(2014年9期)2014-04-20 08:58:11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