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精神创伤与内疚感?

2022-05-30 19:39周芳凝
北京纪事 2022年8期
关键词:信念经历尝试

周芳凝

我们在生活中有两种常见的困扰——击溃自尊的被拒绝的体验、扼杀掉我们与他人和世界联结的孤独的体验。在去重新体察和思量如何应对这些困扰我们心灵状态的时候,不由得会发现,它们对于我们的困扰既狡猾,又深刻。本文中,我们将看到两个更“狡猾”、影响更“深刻”的心灵体验:精神创伤与丧失,以及内疚的体验。

精神创伤与丧失:是伤疤,还是铠甲?

精神创伤与丧失在生活中不经常被提起,也许大家觉得这离自己很遥远。但其实我们可能都在很多个情景下,不同程度地经历过这样的体验,并且在一时也不知道怎样更好的应对时,就让它这么过去了。殊不知,可能这种精神创伤和丧失,从那个时刻起就悄悄地书写进了我们的生命里,并且从此从未离开过。

精神创伤与丧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大致会有如下几类:

首先,它会让我们本来感觉到有秩序的生活一下子被打乱,我们会被铺天盖地的负面情绪所淹没和裹挟,比如悲伤、震惊、恐惧、疑惑、无助、绝望……这些情绪是一时间很难被消化的,甚至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无法与人诉说的。平日里大家经常会说的“时间会治愈一切伤口”,这在心理学的临床研究上确实有一定依据,应用在精神创伤上,即我们遭遇的这些创伤所带来的后果,会经历最痛苦的6个月自我调整的时间。

第二重改变是我们对于自我认知的撼动。我们每个人对于自己的身份、特质和状态都是有一个稳定的、相对舒服的认知。但是当一些精神创伤降临,我们失去了自己身体或者心灵中一些重要的部分,或者是我们失去了那些构建我们稳定的自我认知的所爱之人,那之前让我们感到安全而美好的自我意识可能会被击溃,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自我怀疑,甚至是自我厌恶。

第三重是冲击我们原有的重要信念,给我们带来信念危机。虽然生活中我们并不会每天都谈,甚至自己常常都不记得,但是我们心中对于世界、人、生活、未来的理解,构建成了我们生活下去的方向和动力。而当精神创伤和丧失击溃了心中的“世界观大厦”,我们会遭遇到一种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下去的困惑。这种信念的崩溃,到一定程度甚至会让一个人想要终结自己的生命。

第四重影响是,当我们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人,或者重要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不会再去想联系剩下的人,或者是守护那些我们还有的重要的东西。

对应上述的这些精神创伤与丧失给我们带来的困扰,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尝试给到自己支持:

首先,尽量尝试让自己情绪上巨大的痛苦被接纳、被理解,而后渐渐地被缓释。那些浓烈而复杂的情绪,如果不能被我们看到、接纳、消化,它们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而是会藏在我们的心里发酵,变成更加深刻的情感,比如对于这个世界的怀疑,对于自我的憎恶,等等。

其次是尝试去恢复被创伤撼动的自我认知。慢慢去弥补,重构那个在自我认知的结构里被带走的东西的同时,不断地用“新”的自我,和你的世界里面重要的人和事进行联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那些经历过的创伤和丧失赋予意义。它像是一种对于心灵中苦难的一种“升华”,它虽然不易,但确是把那些曲折而复杂的心灵体验点亮成生命的高光时刻,由此那些精神创伤和丧失也不再是伤疤和牢笼,而成了更加坚强的铠甲和构建新的人生的基石。

内疚:是强心剂,也是镇痛剂

相对于精神创伤和丧失这种重大而深沉的心灵体验,内疚更像是心灵体验中爱唱歌的小鸟,时不时就会从我们的心头飞过发出声音。

内疚像是一种信号,它的发出提醒我们即将做出一些与我们个人标准相违背的事情,例如过度消费、拖延计划、影响体重管理计划等等,或是可能做出一些对别人造成伤害的事情。当我们通过内疚察觉到了这个信号,便可以开始调整应对。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内疚是一种有积极功能的心理体验,它可以让我们实时地调整自己,建立一个稳定的、内在的自我工作秩序,维护我们珍视的人际关系。但是,并不是所有内疚都是健康的,那些不健康的内疚,某种程度上像是我们对于遗憾的一种铭刻于心的标签,导致遗憾和内疚一起在我们的心里难以消失。这种不健康的内疚主要分类三大类:

第一类是“未解决的内疚”。当我们感到在某件事上有愧于对方,但是可能沒有机会去道歉,或者对方不接受我们的道歉,或者是永远不可能弥补的时候,这种愧疚便会一直在我们心中酝酿,无法消散。

第二类是“幸存者内疚”。它通常发生在一些悲剧的情景中,例如经历过战争、意外事故、疾病等悲剧的幸存者,当他们回忆起在这场悲剧中死去的人时,可能会为自己幸存下来,而同伴却永远地离开了感到痛苦不已。虽然这件事情并不是自己的责任。这种内疚往往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相关的。

第三类是“分离的内疚”。一些与爱人不如意的分手、和亲人之间迫不得已的分开,都会引起我们的分离焦虑,这种焦虑如果得不到妥善安放的话,它可能就会演变成更深的分离的内疚。

不论是哪一种内疚,如果不能恰当地被我们消化,那么它们便会在我们心中发酵得越来越有毒性,伤害我们的心理健康。所以当我们察觉到内疚已经是一种不小的困扰的时候,我们便需要对自己的这个状态做一些自我支持:

首先,对于能去解决的内疚事件,可以尝试去进行有效的道歉,让对方感受到我们是发自内心的歉意,并且可以体会到对方在其中受到的伤害。当然确实不是所有的伤害都可以最终得到和解,或者说,最终能让我们感到被宽恕的人或许是我们自己,所以要有意识地学会自我宽恕。

其次,当我们在内疚的体验中自责和自我惩罚的时候,似乎不知不觉地在为那些让我们悔恨的事情做些什么了,但这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内耗式的自我慰藉。有时候我们也许需要接受,即便我们都会犯错,即便我们都不完美,但这并不会摧毁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是美好的这个事实。

最后,我们要学着通过回归生活,让自己的内疚得到缓释。有很多内疚根本不是我们造成的,我们也是作为受害者的内疚,或者是无能为力的内疚。这些内疚也象征了我们那些不圆满的、受伤的生活,这份内疚像是对它们的缅怀,但是单纯的缅怀并不能让缺憾被复原。需要回到现实里,把未来的生活勾绘得更加精彩。

我们终将难以幸免地经历精神上的创伤或者丧失,但是我们可以在悲痛过后,让那些难过升华成生命中的重量与意义。我们随时会遇见内疚的到访,但是我们越来越能区分健康的内疚和影响心理健康的内疚。那些心灵所在经历的酸甜苦辣,它们都可以通过被看见、被接纳、被欣赏、被赋予,从而构建成生命中独一无二的篇章与闪亮点。

作者说

心灵的旅程有时跟身体不同步,习惯了指使身体在现实的枪林弹雨中所向披靡。在这里,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更多心灵的居所,燃起温暖的火光,看到美好会在前方出现。

猜你喜欢
信念经历尝试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信念
尝试
信念的传承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