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悦
当前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干眼症患者也越来越多。轻者眼睛局部不适,重者影响工作和学习,病程长且易反复。干眼症的防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如何治疗干眼?
干眼症病因复杂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损害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泪膜包括脂质层、水样层、黏蛋白层,如果泪液的量生成不足、蒸发过多,或者泪液的脂质层、黏蛋白层受到破坏,抑或泪液不能正常的储存,眼睛的滋润失去了保障,就会出现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红、眼胀、眼痛、畏光、眼疲劳等症状。
干眼症的病因复杂,有些和熬夜,长时间看手机、电脑,近距离阅读有关;有些和吹空调时间过长、暖气过热等居住环境过于干燥有关;有些和眼睛过敏、慢性炎症未正确治疗有关;还有些是和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类风湿、干燥综合征等有关。
中医把“泪液”称为“神水”,干眼轻症称为“白涩病”,重症称之为“神水将枯”。泪为肝之液,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脾主运化水湿,干眼症是以泪液减少而引起的病变,因此它与肺、肝、肾、脾的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所处环境过于干燥或温度过高,燥热之邪耗伤肺阴致目失濡养;长期精神压力大,心情郁闷,情志不畅,肝气郁结,郁火内生致津伤血壅;长期睡眠不足,过度用眼,久视伤血,导致气虚津亏,精血不足,目失滋养,都可能导致干眼症。
中医如何防治干眼症
干眼症的治疗包括两方面,即消除病因和缓解症状。首先要避免诱发因素,减少用眼,保持周围环境湿度,必要时根据不同病因行人工泪液、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不同种类的滴眼液进行治疗。
那中医有哪些治疗和调护干眼的方法?首先可以尝试中医药特色外治法,如中药溻渍、中药熏洗、耳部刮痧、耳穴埋豆、电针、雷火灸等。
其次可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伴有口干、烦躁、失眠等全身症状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临床以肺阴不足证、肝经郁热证、气阴两虚证多见。肺陰不足证治以滋阴润肺;肝经郁热证治以清肝解郁、养血明目;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
患者也可以进行自我调护。如头面部穴位按摩,取穴攒竹、瞳子髎、丝竹空、睛明、承泣、四白、鱼腰、上明、球后、翳风、翳明、印堂、百会等,每次取5穴顺时针按摩8个节拍。再如远眺运目,学习工作间歇先平视前方远眺1分钟~2分钟,然后顺时针4节拍、逆时针4节拍交替转动眼球2分钟。
此外,还可以用以下两个食疗方法进行调护:
【 桑菊代茶饮 】取桑叶6g、菊花6g、绿萼瑰6g、薄荷6g、玄参8g、枸杞子8g,共泡饮用。
【 百合银耳粥 】取百合20g、银耳20g,与大米共煮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