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艳萍
德育资源存在于学生真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开发的路径是多元的,我们可以大胆从学生生活各个领域中开发与教学目标相适配的课程资源,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一、本土红色革命资源激活“党史”主题课程教学
教学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的党史主题单元内容,若照本宣科地讲授,课堂会显得十分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打折扣。为了激活课堂,让学生有更真切的情感体验,我们通过观看微视频、汇报交流等课堂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党的历史进程的前提下,加入一些本土的红色革命资源,以丰富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
以《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我国曾遭受列强侵略的惨痛历史和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者不屈不挠的斗争事实,我们引入了身边的红色革命资源,把北滘西海烈士博物馆馆长邀请到课堂,请他讲述本土顺德革命英雄如何加入共产党,与侵略者顽强斗争的故事。当老馆长用亲切的顺德口音,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个发生在“大良西山山麓”“北滘西海”“伦教三洲”等身边熟悉的地方的英雄故事时,学生听得全神贯注。听完故事后,争先恐后地向老馆长表达自己的个人感受,提出各种疑问。课后,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北滘西海烈士博物馆;回校组织写观后感;办党史故事读后感征文比赛……借助身边的红色革命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听、看、讲、写等感观体验活动,让学生对那段屈辱历史和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乡土习俗资源充实“环保”主题课程内容
教学四年级上册《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时,可以运用查找资料、情景模拟、合作游戏等活动环节,让学生从认知和情感上认识到“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如何垃圾分类”。按照知情意行的德育认知规律,要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确立“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还需加入“行动实践”的课堂环节。
在实施“行动实践”教学环节时,我们运用了先导行后践行的步骤:首先,教师有意识把陈村本土有关“年桔”一连串的风俗习惯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调查观察身边的人们在新年过后如何处置年桔。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分享。当学生分享了“人们会把年桔摘下来,加工浸泡成具有药效的盐甘桔”“花农会积极回收花盆循环使用”“年桔树头能在桔子地重新培植”等调查的结果时,一种来自身边人的环保行为自然地成为学生践行的参照,“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真切地在学生内心萌芽,促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行为。当学生有了行为的动力、意愿之后,我们再拓展践行的教学空间,启发学生在生活中给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思考减少垃圾产生的妙招。这样的教学策略,“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就不再是口號,当中习得的道德行为,也并非是纸上谈兵。
三、社区行业资源补充“健康成长”主题课程的留白
在教学五年级《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时,我们开发了“学会理财”课程资源,引入社区金融行业的资源进行教学。
实施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农商银行的金融讲师邀请到学校课堂,通过讲座、抢答游戏等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有关钱币、银行的相关知识。通过真实案例故事、情景模拟等活动,教导学生识别常见的金融诈骗的手段。以组织学生做“理财有妙招”手抄报比赛,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布置“给我的零花钱写份计划”的实践任务,践行合理理财,不乱花零用钱。这一系列主题活动能过直接引入社会金融资源开展教学,变得生动且真实,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财商,确立正确的理财意识,从而高效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用心挖掘、多元融合,运用身边的资源因材施教,让鲜活的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