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强 张宁宁 仇利敏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实践研究”课题以服务学生幸福成长为宗旨,以提升教师素养为目标,以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为动力。课题秉持幸福成长、幸福生涯、幸福教育的先进理念,给其他同类学校提供了范本。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经过探索,课题研究形成了立足师、生、校三维一体的专业发展方案。方案实施期间,南乐县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探寻特殊学生“五育”并举与生涯规划并行的双趋双促发展途径,实现幸福成长目标;以六大工程、七彩虹计划为抓手,建构教师素养提升模式,实现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以三维发展体系为依托,实施特色办学,建立十项机制,实现由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
课题研究的意义: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就业率与升学率实现双百分百;教师专业化程度突飞猛进,六大素养全面发展;办学水平大幅提升,办学效益显著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问题
(一)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是突破学生生存发展困境。通过该行动方案的实施,我们突破特殊学生残障局限性,根据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差异,实现普适性教育向个别化教育的转型,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二是打破教师素养提升局限。该方案聚焦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不足、师资培养效果差、教师缺乏科研意识等问题,打破发展迟缓、专业度不高、成长途径少、职业倦怠感强的现状,重视教师的专业导向作用,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成长策略,提升了教师职业幸福感。三是解决学校发展瓶颈问题。学校解决了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师生评价体系不完善、师生激励评价机制少、对评价重视不足等问题,探索出了以生为本,以师能为主线,师、生、校三维一体发展模式,形成了特色办学理念,实现了学校办学水平的飞跃。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加强积累实践,进行研究初探。准备期,学校统筹谋划,建立研究小组,分工负责,边实践边研究,在全国范围展开考察学习,多次召开专项会议,积累原始数据,完成相关阶段性课题,明确了发展主线,形成了初步研究方向。
依托实践探索,完成框架体系建构。实施阶段,我们通过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建构了发展模型。随后,学校开展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究,实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通过各项活动比赛,拓宽教师专业视野。同时,学校对学生进行生活、艺体、养成为一体的特色教育,利用课程教育、社团学习、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探索以幸福成长为指向的特殊学生教育模式。经过实践探索,分步推进,改进研究,我们初步建构了以“爱与幸福”为主旨,以教师素养提升为主线的框架体系。
总结经验实效,力推主创课题。总结推广阶段,在初成体系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理论研究,以上级政策、社会需求、学校资源、教师需求为内容。我们提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论证、总结经验,不断补充和调整,逐步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服务特殊学生幸福成长的教师素养提升方案》。
(三)问题解决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我国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的出台,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殊教育发展进入“大步跨越”的时代。在特殊教育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特殊学生毕业以后的发展方向、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特殊教育学校的科学发展,将直接关系到特殊教育的质量。因此,学校探讨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其生存技能和学业水平,探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途径和有效措施,对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课题的创新点
(一)理论创新
一是打造学生幸福成长双向成长模型。面向特殊学生发展,突破残障局限性,以提高生存技能為目的,打造双径双促的幸福成长模型。二是建构教师幸福生涯素养提升体系。以六个素养为核心,从思、学、行、研、鉴五个方面提炼出16条提升策略,建构教师素养提升体系。三是明确学校幸福教育三维发展框架。
(二)实践创新
一是依托双径双促,使学生幸福成长。通过“五育”并举、生涯规划两种途径,以“一人一案”为抓手,因材施教,达到促就业、促升学的效果。二是提供16条提升策略,发展教师素养。从多个方面提升教师素养,实现教师职业幸福,建立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三是践行一种理念,推动学校管理。通过幸福教育的实施,达到让学生享受教育幸福、让教师品味职业幸福的目的。
(三)方式创新
一是实施路径针对性。对师、生、校三个方面不同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路径。二是实践评价成效性。实现“成长档案+个人专辑+五年成果”的能力性评价,做到“过程+结果”的全程评价,改革了评价体系。三是推广手段渗透性。成果推广注重辐射性与渗透性的结合,多渠道、多方式开展交流活动,对成果进行多维度的推广渗透。
四、课题成果应用及效果
幸福成长,注重规划,提高学生生存能力。一是学生的生存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很多学生在刺绣、串珠、刻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家、省、市各类比赛中屡次获奖,就业率达到100%。二是在学业水平上,学生文化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素质显著提升,升学率达到100%。
专业发展,为爱赋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研究过程促进了教师合作交流,推动了教师共同成长。一是研讨会、学习培训、课题沙龙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二是丰富了教师学习内容,培养了教师专业技能。三是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获得了诸多荣誉奖励。
辐射示范,推广成果,引领同类学校发展。一是创设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了同类学校发展。二是成果形成了系统体系,通过与高校专家携手科研增强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权威性,采用与全国同类名校名师联盟互动、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广研究成果,并且与多所大学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众多兄弟学校纷纷到校学习交流,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带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成长。
(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