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
大班的孩子想在幼儿园里集体过生日,可除了吃蛋糕,还可以怎么庆祝呢?爸爸妈妈们说,在他们小时候,看电影也是庆祝生日的一种方式。这迅速激起孩子们的兴趣:我们也想看电影,能不能在幼儿园里放映电影呢?教师决定支持孩子们的想法。于是,“看電影·庆生日”活动开启了。
头脑风暴:如何举办观影活动
对孩子们来说,举办观影活动并不简单。“在哪里放电影”“用什么设备放电影”“看电影需要买票吗”……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大家决定,召开一场策划会,讨论这些问题。
涵涵:幼儿园里没有电影院,我们在哪里看电影呢?丁丁:可以在班级里看。
小咪:多功能厅也可以放映。
豆豆:多功能厅大,像大影厅。
明哲:班级像小影厅。
教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班级设置成小放映厅,多功能厅设置成大放映厅?
齐声:太好了,这样大厅、小厅都有了。
教师:如何去看一场电影呢?
涵涵:要先买票。我上周和妈妈去电影院看电影就是先买票的。
小凌:我也看过电影,可从来没仔细看电影票。
第二天,涵涵将电影票带到幼儿园,孩子们围绕电影票再次展开讨论。
小凌:电影票上怎么有这么多数字呀?
涵涵:可以根据数字找到自己的座位。
梅梅:这张电影票上写的是5号厅6排9座。
小凌:电影票上还标注了电影开始的时间。
平平:还有电影票的价格。
……
策划过程中,孩子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大家先讨论了在哪里看电影,又找来电影票进行探究,还确定用班级里的电脑及投影设备放映电影。
对爸爸妈妈说
倾听孩子的想法。哲学家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往心灵的路。倾听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从而理解孩子、支持孩子,正如看电影活动的发起就缘于教师倾听了孩子的意愿。
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尝试。孩子们虽小,且没有举办观影活动的经验,但不代表不能尝试。只要我们予以他们信任、引导和帮助,孩子就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试错中,孩子才能收获迈向成功的经验。
社会调研:走进电影院
讨论后,孩子们觉得有必要到电影院进行实地参观与考察。
1检票、找座位
进入影院后,孩子们“买票”,找影厅、排队检票、寻找座位,一步步完成观影计划。过程中,他们遇到一些问题。
小佑:哎呀,我找不到座位了。4排3座旁边为什么没有4排4座?
昊昊:咦?这里只有4排3座和4排5座,4排4座去哪里了呢?
小凌:前面的座位也是这样,只有3、5、7座。
昊昊:噢!我知道了,这里是单号座位,双号座位在那边。
小佑:我去那边看看。找到了,4排4座在这里。
在寻找座位的时候,孩子们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因不明白座位的排列是按照单、双数分区域设置的,出现找不到座位的情况,还因此出现了两个人抢座位的画面。其实,孩子们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在教师的预期之内,有些甚至是教师有意设置的。教师之所以没有提前告知孩子们,是想看看孩子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事实证明,这些“困难”激发了孩子们主动探索的兴趣,通过讨论、询问、比较等方式,他们最终解决了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孩子们对数字、方位、排序等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参访工作人员
参观中,孩子们还发现了很多电影院里的“秘密”,他们把问题记录下来,请工作人员答疑解惑。
小宇:叔叔,看电影时,如果有人迟到了怎么办?
工作人员:最好提前入场,在电影开始前找到座位,不会影响别人。如果迟到了,要尽快找到座位坐下。你们看,这些数字带荧光效果,在黑暗的环境里也会发亮,方便我们找座位。
华华:为什么墙上有很多小洞洞?
工作人员:影厅的墙壁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有隔音效果,有助于我们看电影时听到更优质的声音。
……
当孩子的经验不足以支持活动时,实地参观、真实体验有助于活动继续开展。在真实情境中,孩子不仅能与环境互动,同时认识了各行各业的人和事,真正实现了在社会中学习。真实的环境拓展了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孩子们在其中操作、表达,学习的广度得到拓展,深度得到加深,同时,他们的社会交往、语言表达、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等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对爸爸妈妈说
不要规避问题与困难。“问题”是孩子成长的契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心智成长必经的历程。家长甚至可以有意制造一点“问题”,激励孩子自主解决,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变得独立,提升能力,收获成长。
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我们可以把孩子的学习场所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既能满足孩子的个性化学习,也能引发孩子通过周围环境事物获得学习契机。
事预则立:准备观影活动
1放映什么影片
集体观影是孩子们自己的想法,放映什么电影自然由孩子们说了算。他们制作了调查问卷,向不同群体征集片单。孩子们先根据观影经验,推荐了自己喜欢的电影;又请爸爸妈妈推荐了他们小时候看过的印象深刻的电影;此外,教师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推荐了适合幼儿观赏的纪录片、科教片。最终,我们列出15部推荐影片,通过投票的方式确定了最终放映的5部影片。过程中,孩子们综合考虑问题,思考更为全面,角度更加多维。
2制作电影票、宣传海报
孩子们一起布置放映厅,按单双数排座位,绘制电影票、宣传海报。
天天:电影院有很多电影海报,我们放电影也要有海报。小宇:我们不会写字,怎么做海报呢?
小栋:我们可以画。
毛毛:可以请老师帮我们写电影名。
小栋:还要标出放映地址。
毛毛:最好有一個人站在海报旁边解说,这样大家才更明白。
“看电影·庆生日”活动不仅是一场庆祝活动,也为孩子们的主动学习创造了机会。
3竞选工作人员
举办观影活动需要工作人员,经过调查与讨论,孩子们确定了售票员、检票员、查票员等职位,还通过竞选和投票确定人选。
岚岚:我想做查票员,因为我的眼睛特别好,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坐错了位子。
筱筱:我也想做查票员,我很会看数字。
教师:查票员只有一个,两个小朋友都想当,怎么办呢?
熙熙:让他们比一比,看谁找座位的速度快。
小峰:我们举手投票,谁的票数多谁来当。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认知水平、好奇心在不断增强。围绕看电影,他们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三个议题虽然只是准备中的一小部分,却展现出孩子们主动思考的过程,他们通过调查、讨论、竞选等,达到了“和而不同”。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互学、互鉴、共融、共生,逐渐形成了师幼共同构建的课程。
对爸爸妈妈说
支持孩子完成活动。遇到类似的活动,家长可以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分析、探究、动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过程中,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加强动手能力;家长可以看到孩子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收获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亲子感情。
如约开展:看电影·庆生日
看电影时,孩子们展开“大带小”活动——1个大班的孩子带1个中班和1个小班的孩子。活动中,处处可以看到大班的哥哥姐姐呵护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的情景:他们嘱咐弟弟妹妹上下楼梯时慢一点;询问弟弟妹妹想看什么电影;电影结束后去不同放映厅接弟弟妹妹回来;亲手制作与电影相关的手工作品送给弟弟妹妹们。大班孩子体验到作为哥哥姐姐的自豪感,也感受到了付出带来的快乐。活动过后,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活动。孩子们用连环画的形式,把印象深刻的瞬间记录了下来。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因此,只有真正落实“做中学”的教育方法,与幼儿同频共振,幼儿的经验才会生成。观影活动是一个综合性强、内容丰富的活动,孩子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完成了任务,解决了困难,收获了成长。
对爸爸妈妈说
给予孩子肯定与鼓励。当孩子收获成功时,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肯定与鼓励,为孩子营造有仪式感的分享与庆祝,如,鼓励孩子用讲述、绘画、拍摄、录音等方式进行表征和记录。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回顾,需要注意的是,回顾的话题不用多,聚焦在某个关键话题展开交流,支持孩子慢慢构建自己的经验较为合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生日、长大”一直是孩子们所期盼的,让孩子们参与、体验真实的活动,回味庆祝生日的意义,感受成长的力量,增强自信,正是此次看电影活动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