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秋辞
数字化产业带与实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助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实体经济高效通路。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关键性举措。中国工业门类齐全,形成相对完备的产业链,造就了中国工业独一无二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中国工业来讲,最大的竞争力在于规模优势,但随着区域间竞争加剧,也带来了以规模为导向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人力优势、协同优势边际效用递减,发展质量难以持续提升等问题。
近年来,电商平台及数字技术与产业带加速融合,逐步形成数字化产业带,构建了超越物理空间的新型产业形态,实现了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对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起到积极作用。数字化产业带几何级放大了产业集群的MAR效应(即中间投入品效应及劳动力“蓄水池效应”),也由于线上集聚的产业多样化,显著放大产业外部性,激活了产业发展动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
2021年,1688数字化产业带成交规模(线上线下估算)占GDP比重3%以上,同比增速超过15%。数字化产业带与实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助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实体经济高效通路。目前,阿里巴巴1688数字化产业带已覆盖制造业除烟草外所有分类,甚至延伸至集成电路、晶体管、传感器、GPS系统、电池、工业机器人等高技术领域,具备相对完整的线上产业基础。数据、数字技术正共同构建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交易链路,提升线下产业发展韧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在供给侧,数字化产业带通过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挖掘经济发展增量。同时,满足需求侧个性化需求,刺激形成新的产业细分领域,实现消费升级。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数字化产业带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新生产关系和异地协同制造新模式,推动各区域参与全国产业分工体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同区域之间企业分工合作关系,打破了地区封锁和行業垄断。数字化产业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激活创新机制,培育区域协同发展动力。数字化无差别渗透至全国,普惠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实现县域企业在全国产业中的参与深度,赋予县域生产要素、生产力新的内涵和活力,吸引人才回乡,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数字化产业带依托平台为中小企业构建了跨越区域的产业集群,极大降低产品和服务的贸易成本和交易成本。数字化产业带降低地方产业信息壁垒,加速产业之间竞争,推动地方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以提升产地竞争力。
比如台州黄岩的日用百货产业带提出“让制造业再赢一次,让消费者再买一次”,紧抓消费者对于智能、健康的需求,在日用百货产品中增加芯片、感应器等电子器件,将9.9元的普通米桶升级成99元的智能抽真空米桶,引领行业升级发展而非低价竞争,推进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迁移。
数字化产业带助力地方形成企业咨询、数字化培训、电商运营、直播等新业态,激活产业发展动力。随着线上线下一体化进程加速,数字化产业带也成为区域公共品牌辐射的新窗口,驱动产地创新,提升产品品质。
中小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依托平台公平、充分竞争机制,产品信息更为透明化,企业想获得收益需要通过创新、差异化发展或低成本来维持市场地位,倒逼企业加快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与产品服务,从而提升中小企业优质供给能力。数字化产业带为中小企业搭建营销场景,传递市场快速迭代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大数据推动中小企业反向定制,提升创新能力,降低库存,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质效。
浙江一帆公司通过1688平台“生意参谋”产品,将公司产品保鲜膜从厨房、水果店等使用场景扩大到美容院线的场景,同时通过大数据服务与平台测品,公司新品研发周期从半年时间降至15天,库存周转天数从63天降至15~20天,大大提升了企业发展效益。数字化产业带延伸产业配套服务,提供便捷数字化工具,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门槛,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为电商能力较弱的制造企业提供企划、运营、销售、售后、物流全方位服务,让工厂更加专注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一定离不开市场的力量。数字化产业带以数据与数字技术服务为依托,以互联网为载体,构建了线下产业链与线上服务生态融合集聚的新型产业集群,助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作者系阿里研究院产业研究中心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