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娟
我家乡的庭院里外公种了一棵桂花树。每到初秋,桂花树上便挂满淡黄淡黄的小花。那时,外婆便轻轻摇动桂花树,桂花纷纷落入外婆早已准备好的盆中,等到足够多,外婆便会笑眯眯地把桂花捻拢,给我们做桂花糕。
小时候的我是個文静的孩子,不太爱说话,可在外公跟前,却变得很是调皮。母亲说都是外公太宠我,给惯出来的。六岁的时候,我坐在外公的肩上被外公举高高。站在桂花树下,我微微伸手便可摘到头顶上的桂花。不远处,稻田里的稻子在风中起起伏伏,那时候,小小的我,便感知到被外公疼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我出生于1981年。刚出生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上饱饭。因为外公疼爱我,所以每次外公都节省一两米给我填肚子,这样的待遇让母亲都眼红。母亲说,她小时候都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后来,到父亲单位读小学。或许是遗传了外公和母亲善写文章的基因,小学三年级始,我已经开始写得一手好文章。写的文章大多被老师当成范文。次数多了,幼时的我便有点小小的骄傲,外公看在眼里,也不说破。只是有一次,他拿着一本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让我读,他说,做人,要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为文,亦要习得他文章中的思想。做文章,开始可以模仿,但终是要有自己的灵魂。一个人,若是沉迷于自己的小情调,没有家国情怀,总是难于留名历史,流芳史册。我虽一懂半懂,但却知道,若要在文章上取得成就,路还很漫长。
读中学时,为了维护姐妹,我被别有用心的人诬蔑。那时的我坚信“清者自清”,却忽略了有时“谣言猛于虎”。到后来,我委屈得直想哭,却又舍不下自己的信念和善良。外公看出我的委屈和迷茫。他告诉我,人生,只有历经磨砺,方能在本真中见执着和勇敢。你有你的信念、善良,这,不是错。那刻,十四岁的我便懂得坚守的重要,这么多年,人海中沉沉浮浮,但俯仰之间,从无愧对。
高二时,外公突然离我而去,其实,我一直有小小的私心,我不想让外公离开。我很想让外公陪我长大,看我成长。想起小时候坐在外公肩上被外公举高高,我多想带外公去外面走走,世界那么大,人间这么美好,外公,您怎么舍得离开。
大三初秋的某堂课,古代文学老师让我们重新温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当老师读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候,我的眼泪如同一条条不争气的小鱼争着蹦蹦跳跳地涌出眼眶。同学和老师坐满了教室,我却闻得到远处教学楼前的桂花香。我仿佛看见外公,我坐在他的肩膀被他举高高;我和外婆在采桂花,和外公一起做桂花糕;他拿着《岳阳楼记》教我如何为人写文章;在我受到委屈的时候,他鼓励我坚守信仰……
如今,我已年过四十,外公已离开多年,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带走我对外公的爱与怀念。每每秋风起,桂花浓,在一阵又一阵的桂花香里,我总会依稀地看到外公的身影,像他的人一样,正直温暖,带给人无限的爱与力量。
责任编辑:赵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