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华
星期六晚上,我正在看电视,这时我班微信群里有几名学生对一道数学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导火索”是小A(昵称“好事者”)的爸爸给他买的课外书《智慧大比拼》中的一道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24 cm2,两条直角边的和为14 cm,求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好事者:要求斜边长,应根据勾股定理求两条直角边的长. 设其中一条直角边长为x cm,则另一条直角边长为(14 - x)cm,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24 cm2”,列方程得[12]x(14 - x) = 24,整理得x2 - 14x + 48 = 0. 这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目前我们还没有学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我实在计算不下去了,只好来微信群里求助.
小机灵:把[12]x(14 - x) = 24变形为x(14 - x) = 48,这样只要找到两个数,使这两个数的和为14,积为48,就可以求出x. 由于6 × 8 = 48,且6 + 8 = 14,这样可以求出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6和8,由勾股定理不难求出斜边长为[62+ 82] = [102] = 10 (cm).
闪电:小机灵的解法有“瞎猫撞上死耗子”的嫌疑. 我找符合“和为14,积为48”的两数时,发现和为14的两数比较多,积为48的两数也比较多,怎么就想到6和8这两个数呢?这种解法有“拼凑”的嫌疑,不科学.
勇哥:有一种均值设元法,即如果两数m,n满足m + n = p,那么可设m = [p2] + t,n = [p2] - t,我们称这种设未知数的方法为均值设元法. 利用这种方法,根据“两条直角边的和为14 cm”,设其中一条直角边长为(7 + t)cm,另一条直角边长为(7 - t)cm,其中t > 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24 cm2”列方程得[12](7 + t)(7 - t) = 24,即72 - t2 = 48,则t2 = 1. 由t > 0,可知t = 1,所以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8 cm和6 cm,由勾股定理不难求出斜边之长为10 cm.
谦虚: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把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求出来. 解题目标是求出斜边长,我们只要能求出x2 + (14 - x) 2的值就可以了. 由[12]x(14 - x) = 24,可得x2 - 14x = - 48.由于x2 + (14 - x) 2 = x2 + 196 - 28x + x2 = 2x2 - 28x + 196 = 2(x2 - 14x) + 196 = 2 × ( - 48) + 196 = - 96 + 196 = 100. 于是斜边长为10 cm.
沉默:如果设两个未知数,是不是更方便呢?
稳健:设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cm和b cm,根据题意,得a + b = 14,[12]ab = 24. 只要根据这两个式子求出a2 + b2的值就行了. 由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得(a + b)2 = a2 + b2 + 2ab,由[12]ab = 24得ab = 48,则142 = a2 + b2 + 2 × 48,即a2 + b2 = 100,从而斜边长为10 cm.
羡慕:这种方法在列出两个关系式后,只要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就能很快求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真是一种简捷的方法.
沉默 :这道题既然出自《智慧大比拼》,我们能不能用拼的方法求解呢?
数学王子:利用拼图法证明勾股定理时,有两个比较典型的图形(如图1、图2). 根据图1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弦图,如图3所示,这是一个边长为14 cm的正方形,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都为24 cm2,正中间是一个小正方形,这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正好为所求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长. 由于S小正方形 = S大正方形 - 4S直角三角形 = 142 - 4 × 24 = 100(cm2),所以斜边长为10 cm.
讨论过程中不时有同学发出感叹:“哇,这种方法好简单啊!”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 通过激烈地讨论和踊跃地发言,同学们对这类问题的解法有了深刻的认识. 我早已按了电视遥控器上的暂停键,默默地享受着班级微信群里的智慧盛宴.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