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研-行”一体:以“研究型”模式培养卓越校长

2022-05-30 07:35范皑皑
中小学管理 2022年8期

范皑皑

摘要在中小学校长培养工作中,拥有教育研究理论和政策积累的研究型大学如何更好地发挥出科研和平台优势,为培养更多高水平教育实践管理人才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路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北京大学作为“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之一,探索建构了以“德与仁”为根本、以求知为基石、以研究为依托、以行动为成果的“知-研-行”三位一体的校长培养模式。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培训;领航工程;教育家型校长;校长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2)08-0055-03

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长的教育领导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很多国家都开展了针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1]我国也十分重视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近年来在发布的政策文件中进一步强调了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建构了更为系统完善的校长培训体系。名校长领航班作为中小学校长的培养方式之一,其目标旨在培养教育家型的校长,推动一部分专家型校长的教育思想发挥更大影响力。[2]2018年,北京大学成为“卓越校长领航工程”的培養基地之一(以下简称“北大基地”)后,探索基于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和资源优势,实施以“德与仁”为根本、“知-研-行”三位一体的校长培养模式,为培养更多高水平教育实践管理人才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路径。

一、以德仁为根本:明确校长培养的价值遵循

立德树人始终是教育的中心环节,因此“德”应成为教育者在实现自身价值和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最高追求。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中“有仁爱之心”的要求,体现了对教育者职业操守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和谐育人的导向,因此“仁”应为教育者追求的最美境界。作为具有开拓创新和兼容并包思想的研究型大学,北京大学对于中小学校长的意义重在价值和精神的引领。因此,“德与仁”成为北大基地构建校长培养体系时的核心价值遵循。

同时,基于对校长学员能力现状以及应对未来各项挑战所需能力的审视与思考,北大基地基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以及中小学办学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引导校长开展多种主题的研究性学习,逐渐形成“知-研-行”三位一体的校长培养模式,以系统全面提升校长的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能力。以“德与仁”为根本、“知-研-行”三位一体为具体路径的校长培养模式在北大基地逐渐成型,试图为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与塑造提供示范引领。

二、以求知为基石:丰厚校长成长的精神底蕴

1. 虚心为学、俯身为生:向教授求真知

名校长本身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若想更好地聚焦教育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实现管理能力的整体提升,还需加强理论滋养。北大基地基于自身学科建设及硕博士教育优势,为领航班的校长们提供与在北京大学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学生一致的“课程教学论”“教育基本理论名著选读”“高校教学管理”等近百门教育相关专业的课程。种类繁多的课程成为校长们研修学习的可选资源库,三年的课程学习中,每位校长会选修3~5门课程,总学时达50学时以上。校长们虚心为学、俯身为生,以虔诚之心探求教育科学的真理,以敬仰之心向严谨治学的大学教授真诚求教,这样的学习探究过程弥合了中小学校长们自身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认知与行动之间的鸿沟,使他们丰盈了内心体悟,开阔了格局视野。

2. 三人同行、众友互师:向同伴求经验

北大基地致力于建立“教育领域伙伴圈”,不仅提倡校长与教授求教对话,也鼓励校长与同伴交流学习。基于校长学员所在学校区域分布广、学段多样化的优势,北大基地积极推动各基地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了“两校互访、多点聚集”的模式,平时鼓励区域内两校之间不定期学术互访;在名校长挂牌等重大仪式典礼中,多所基地校带领团队成员集中前往一地展开深度考察和访问。此外,依托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等多样化学术资源,基地鼓励学员参与其他类型的教育者学习共同体,促使公立名校的校长通过更大的平台了解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国际教育等的政策走向以及发展趋势和问题困境等。三人同行,亦师亦友;众心互助,亦专亦博。同伴间的交流互访为校长们正确理解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规律、重新认识各类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体系等提供了广博的视角和专业的评鉴,以及研讨的伙伴和实践的导师。

3. 跨界求教、越峰攀高:向外贤求发展

北大基地所依靠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注重国际学术交往,与多所世界著名大学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北大基地也将国际视野作为领航校长培养的特色,依托中外专家开展国际交往,前往海外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与交流,给予学员参加国际学术讲座和与国际学者对话的机会。同时,北大基地也强调教育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帮助学员树立育人的全局观,增加分析问题时的社会政策视角。比如:基地的考察研修课程设置了企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等主题,并组织校长学员到新兴行业的龙头企业考察交流,旨在帮助校长以社会研究者的视角洞悉未来社会产业发展方向和需要的人才。这种学习考察为校长们思考探索未来学校形态、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方式、构建教育发展新生态,都提供了更开阔的思路、更前瞻的观点、更广泛的资源与更专业的策略。

三、以研究为依托:提升校长实践的思想理念

1. 双导师制助力理实相生

在对学生的培养中,相较其他类型的大学,研究型大学在强调教育者视角的知识讲授和传递的同时,更强调被教育者层面的思考和研究。北大基地根据每一位学员校长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关注,参照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的培养流程,实行双导师制,即聘请一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作为学术导师,给予理论学说、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聘请一位中小学资深校长作为实践导师,给予管理思想、领导艺术等方面的指导;同时组建学术委员会和教务委员会。北大基地的双导师制不满足于“引进来、走出去”,更遵循“扎进来、走进去”的深度反思和研究原则。基地邀请学术导师“扎进来”,通过专家诊断对学员校长所在学校的问题和困难提供指导、寻找对策;学员跟随实践导师深入一线“跟岗学习”,在现场教学中提出问题,在真实情境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他校的案例中反思自我、寻找借鉴,实现“走进去”。

2. 聚焦经典与热点促成理实结合

北大基地要求学员校长的学习反思既要关注经典,也要关注热点。因为阅读经典文献能够提升学员的理论修养;而聚焦热点问题能够更好地帮助学员自主提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提升对于现实问题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在北大基地,每位学员要完成10余部教育经典文献的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交流和分享读书心得。同时,基地设立涵盖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家校共育、校园文化、跨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学员通过三年系统深入地研究,形成有理论关怀和实践意义的成果,引领学校和区域教育研究发展。名校长的自主研究根本上是对现实中经典问题的反思,对于教育领域科学发展观的自觉,其成果对于一校一区具有現实意义,对于探寻教育科学规律、推进教育研究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3. 搭建学术平台助力成果传播

为了助力专家型校长的成长,北大基地除了为学员提供学习、反思、研究等支撑,还为其学术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锤炼、打磨和精进的平台,提出了完成一篇文章、举办一次讲座、参与一个课题、梳理一个思想、出版一部文集的“五个一”目标。北大基地的平台包括自建平台和借鉴平台两种。自建平台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及其附属研究中心等为名校长培养搭建的学术论坛交流平台,名校长通过主题发言分享自己的研究进展,传播自己的办学思想、经验反思。借鉴平台指邀请名校长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北京大学大学与中学圆桌论坛”“北京大学教育学科重建40周年庆典暨世界变局与教育未来学术论坛”“北京大学EdD教育论坛”等学术活动中做经验和理念分享。北大基地还与北京大学出版社签订协议,将名校长的学术成果汇编成册,结集出版《教育传承与教育创新—名校长领航工程研究精选》一书。

四、以行动为成果:实现校长发展的辐射引领

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者以“知行合一”为念,脚踏实地躬耕一片沃土。研究和反思只有结合相应的实践行动才能够进一步得以升华,产生影响。这样的影响应包括对本校工作的改进、对区域教育的辐射、对国家战略的支持三个方面。

在对本校工作的改进方面,北大基地的学员校长们都基于理论积累和工作实践进行学校管理的创新实践。例如:山东枣庄实验学校孙飞校长基于学习积累,在德育、课程、教学、教师发展等不同领域建构了“善知模型”;陕西西安高新第二学校高杨杰校长带领团队系统开发了“知行德育课程”“知行学科课程”“知行活动课程”三类九项的课程体系。

在对区域教育的辐射引领方面,以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和省市间交流为抓手,学员校长加强与其他校长的交流沟通,吸纳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其工作室成员校,带动各区域内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以校长管理专项研讨、学科骨干教师研训活动为主要途径,促进区域内优质资源共享以及成员校的协同发展。

在对国家战略的支持方面,北大基地将“脱贫攻坚”工作与领航校长培养有机结合起来。2019年至2021年,基地动员学员校长所在学校及其工作室成员校,派出近50名教师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支教。学员校长派遣工作室的管理干部担任甘洛当地学校的执行校长、教导主任等职务,为当地教育管理传递新模式;带领当地校长教师组建特色学科教研室,在帮助当地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促进文化建设与民族融合,形成长效的帮扶机制。同时,北大基地的学员校长工作室多次向甘洛县中小学捐赠图书,依托互联网开展远程课堂教学,开展造血式扶贫。在北大基地确立的“全国名校长结对,成都名校长牵手,民办名校长援手”脱贫攻坚三部曲中,名校长的辐射作用具有主体地位,这一行动既是服务于国家战略,也是名校长价值引领的重要举措。北大基地将这一行动的成果汇集为《爱在大凉山—甘洛教育扶贫纪实》进行出版传播。

参考文献:

[1] 关松林.发达国家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经验及其借鉴[J].教育研究,2017(12):129-135.

[2] 郭垒,徐丽丽.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政策研究的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18(3):107-111.

(编辑 萧 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