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克研
今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2022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计划》,拟对119种产品实施国家监督抽查,其中包括电动自行车电池及充电器等产品。
据市场监管总局通报的2021年道路交通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显示,电动自行车抽查不合格率为24.8%。抽查电动自行车主要涉及天津市、江苏省、广东省等3个产业集聚区的生产企业,抽查结果显示,除了制动性能这一项外,电动自行车的车速限值,整车质量,结构,车速提示音,淋水涉水性能,反射器、照明和鸣号装置,电气装置,充电与蓄电池,防火性能等9个项目均有不合格的情况。
多地开展产品质量抽查
2022年上半年,各个省市的市场监管部门也开展了对电动自行车的产品质量抽查。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检出24组批产品不合格,主要质量问题包括车速限值、整车质量、短路保护、过流保护功能、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蓄电池防篡改、阻燃性能等,涉及宝岛、雅乐骑、神州行、金箭、格林豪泰、比德文、BSA、大安天下、五星钻豹、五羊、奇蕾、新蕾、捷豹、台铃、绿能、捷畅、绿佳、速派奇等品牌。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电动自行车等8种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在西安地区流通领域抽查了25家企业生产的30批次产品,发现不合格产品6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20%。重点对车速限值、制动性能(干态)、整车质量、结构、车速提示音、照明和鸣号装置、电气装置、充电器与蓄电池等8个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项目涉及车速限值、整车质量、车速提示音、照明和鸣号装置、电气装置、充电器与蓄电池。
在广州市召开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吴岳德介绍,今年以来,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7万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1.4万户次,立案查处质量违法案件59宗,罚没款44.97万元。
对于市场中存在的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等违法行为,相关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加大对电动自行车批发市场、销售门店等流通环节的监管,规范网上销售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的商户。一是督促经销商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严格履行进货查验制度,建立进货销货台账。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超期、超范围使用认证证书和标志,销售不合格、假冒伪劣和无厂名、厂址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的违法行为。三是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宣传力度,针对经销商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展开专题培训和行政约谈,提前消除销售环节存在的质量隐患。
协会发出警示提醒
针对媒体报道电动自行车火灾频发的现象,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出警示提醒,要求相关生产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经营,加强对经销商及其他销售渠道的管控和约束,杜绝拼装电池和改装车辆等违法行为;要求各地区加强对消费者安全使用电动自行车的教育和风险提示,不使用改装电池、不混用充电器、不在室内充电和飞线充电等;建议相关部门加强集中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并确保设施完好无损和使用安全;加大对电动自行车缺陷产品的调查力度,督促企业履行召回义务;加强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严肃查处无证生产、降低标准生产等行为,严把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关。
记者在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上看到,2022年上半年有三家电动自行车企业进行了召回,分别是:天津金尚电动车有限公司、宝岛(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宝岛车业集团有限公司。
三家企业共召回了164辆电动自行车,从召回原因上看,这三家电动自行车都存在由于导线布线安装、照明项目不符合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要求,易造成后方行驶的车辆无法及时发现前方车辆,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导线夹紧装置无绝缘内衬,可能造成电动自行车在使用时导线外皮磨损、接插件脱落等情况,从而引发短路,损坏电气部件,危害骑行者正常骑行,存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與电动自行车相关的锂电池充电器在上半年召回较多。记者梳理后发现,2022年上半年,有超过20家企业对电动车充电器进行召回,其中锂电池充电器召回超过半数,而所有涉及的召回的生产厂家都来自安徽省天长市的生产企业。从召回原因上看,大多由于空载直流输出电压过高,易引起触电危害,甚至导致火灾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