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抢渡淮河的战略意义与精神价值

2022-05-30 06:41王姣艳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别山淮河

摘要:刘邓大军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过程中,渡过淮河天险具有巩固前期战略跃进的成果、避免背水作战、为实施战略展开争取宝贵时间的战略意义。新时代,坚定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坚持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紧密团结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科学决策的精神,是学习刘邓大军抢渡淮河的战略决策和战略意义的精神价值所在。

关键词:刘邓大军;淮河;大别山;精神价值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扭转了革命战争的车轮,改变了战略形势,关系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的命运和前途,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成为整个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淮河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战略行动中的最后一道天险。能否完成渡过淮河的任务,关系到刘邓大军是否能够巩固从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发动鲁西南战役以来近两个月鏖战的成果,关系到中路大军是否要背水作战以及约七个旅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刘邓大军是否能够顺利进入大别山区,将锋锐的利剑插入蒋介石的心脏,实现外线作战的战略意图。

今年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5周年,也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元帅诞辰13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这支勇挑重担、义无反顾进行无后方作战的英勇部队,以及那些信念坚定、不怕牺牲、团结奋进、脚踏实地的指战员们。

一、刘邓大军抢渡淮河的战略决策

1947年8月26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到达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意图中的最后一道险关——淮河。当时正值淮河的主汛期,主力部队到达河北岸息县地域时,淮河上游刚下了一场暴雨,水流湍急,河水猛涨。主渡口的船只多数被敌军破坏,能够供部队使用的只有十几只承载量较小的木船,而且受河面上风力的影响,摆渡的速度十分缓慢。更为严重的是,敌情十分紧急,国民党七个整编师和一个骑兵旅紧随刘邓大军而来,其先头部队整编第六十五师与我军第六纵队的后卫部队已经接上火,距离淮河渡口只有三十余里。如果野战军部队在两日内不能渡过淮河,则必将面临背水作战的严重局面。

危急时刻,刘伯承司令员顾不上长时间行军和战斗带来的疲劳困顿,亲自到淮河探测河水的深度和流速。直到27日凌晨,刘伯承司令员终于发现淮河水有明显下降,他立即派人给负责指挥渡河的李达参谋长送去紧急命令:“河水不深,流速甚缓,速告李参谋长可以架桥!”随后命令部队从上游水浅之处沿着竹竿标示出的水道呈多路纵队抢渡,并一再告诫部下“越是紧要关头,领导干部越是要亲自动手实地侦察。粗枝大叶就要害死人”[1]。

当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浩浩荡荡地渡过了南下途中最后一道险关,将淮河甩在了身后,进入了大别山区。

二、劉邓大军抢渡淮河的战略意义

(一)巩固了前期战略跃进的成果

1945年日本签字无条件投降之后,蒋介石利用政治谈判、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等手段拖延时日、挑起事端,以达到进攻解放区的目的,其假和平、真内战的面貌早已昭然若揭。从国民党发起全面进攻到转变为重点进攻解放区,党中央始终考虑如何能够使得全国的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促使野战军在战场上取得主动权而转入战略性反攻的问题。在全国战场的大棋盘上,居于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之间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无疑是一颗能够盘活全局的关键棋子。在党中央的号召和指示下,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纵队共计12万余人,冒着面临背水作战的严重危险,于鲁西南地域渡过黄河,实施千里跃进的战略部署,挑起了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的重担。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计划于1947年6月30日突破黄河防线开始实施。对于刘邓大军渡黄河的战略举措,国民党阵营的主要官员主意未定,其陆军总司令顾祝同预言,刘邓大军过河必遭灭顶之灾,是加速灭亡的下策。原因是,鲁西南地区是由黄河、大运河与陇海铁路所围成的三角形地带,不利于作战。鲁西南战役虽配合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粉碎了敌军的重点进攻,取得了重大战役成果,但郓城战斗、定陶战斗、六营集战斗,尤其是羊山集战斗的艰难困苦,也充分印证了过河不利于作战的预判。之后,刘邓大军以勇往直前、绝不向后看的决心毫不犹豫地通过陇海线,进入既无接应也无供给的四十里泽国——黄泛区,又以惊人的毅力奇迹般地通过了这条生死线。随后,刘邓大军过沙河,直指大别山,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血战汝河,接受了残酷战斗的考验,将党性、铁的纪律和顽强斗志书写在南下征途上。

从突破黄河防线到血战汝河,刘邓大军在向大别山实施跃进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历史剧情,指战员们以坚决果敢的进攻和不怕牺牲的宝贵精神,一次次突破南下途中敌军设置的坚固防线,冲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历史地走到了淮河边上。能否走好征途中最后一步棋——抢渡淮河,直接关系到刘邓大军前期的种种付出和努力是功亏一篑,还是先于敌军进入大别山,完成千里跃进的任务。在刘邓首长的领导和指挥下,指战员们徒涉淮河,把敌人甩于身后,实现了战略上的中央突破。邓小平在过淮河当天以中原局的名义发出指示:“我军已胜利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之跃进任务,敌人追击计划完全失败”[2]。

(二)突破挺进大别山的最后一道天险,避免了背水作战

刘邓大军胜利完成徒涉淮河的战略行动,不仅巩固了先期取得战略成果,还避免了在汝河与淮河之间无险要地形可以依靠的狭窄地域背水作战的险恶局面。

背水作战,顾名思义是背靠江河作战之意,这一描述作战态势的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背水作战从古至今都是兵家大忌,与兵法上所倡导的“要背山、面水列阵”的理念相悖。历史上因背水作战而失利至兵败,乃至全军覆灭的战例为数不少。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就是一例,其背水作战难以展开而陷入被动,无疑是大军面临的最大困境。

72年之后,两万五千里征途中的中央红军也来到大渡河畔,面对从脚下滚滚而过的河水,以及蒋介石让“大渡河天险使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威胁和堵截,英勇的红四团22位勇士在连长廖大珠的带领下,冒死飞夺泸定桥,为中央红军打开了一条通道。

刘邓大军能否在两日之内渡过淮河天险,关系到大军是否要面临背水作战的不利局面。这对于没有后方依托跳跃式战略转移的刘邓大军来讲,是极为危险的时刻。因此,刘邓大军在深入调查研究后徒涉淮河天险,胜利完成抢渡淮河的艰巨任务,是实现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关键举措,既避免了在两河之间作战的不利局面,也将敌军甩在身后。

(三)先于敌军进入大别山,为实施战略展开争取了宝贵时间

涉过淮河意味着刘邓大军即将进入战略目的地——大别山。对于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地区的战略行动,党中央和毛主席都极为重视,指出:大别山根据地的确立和巩固,是中原根据地能否最后确立和巩固的关键,足以影响整个战局的发展[3]。那么,能否在大别山地区实现毛泽东对此次战略行动“三种估计”中最好的一种,即“付了代价,站稳了脚”,并创建巩固的根据地,关键要看刘邓大军能否抢时间、抓战机,迅速在大别山地区发动群众、集中应敌、实施战略展开。

一方面,野战军主力部队通过淮河牺牲小、速度快。另一方面,在主力部队过淮河之后,国民党吴绍周的第八十五师也赶到了淮河北岸,此时上游新的洪峰已经到来,河水突然大涨,阻止了敌军追击野战军的步伐,随后,敌军组织部队在淮河北岸制造船只、搭建浮桥,折腾了十来天才渡过淮河。这些为刘邓大军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以及全面控制中原争取了十多天宝贵的时间。趁着将敌军甩在淮河北岸、大别山地区敌军兵力空虚的绝好时机,刘邓大军在长期坚持大别山区游击战争的刘名榜部队协助下,迅速派出干部展开地方工作和根据地建设,使敌军措手不及、疲于应战。

三、刘邓大军抢渡淮河的精神价值

(一)坚定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

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4]。革命工作本来就不是轻轻松松能够取得胜利的,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凝聚人心、共同奋斗、干事创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75年前发生在淮河岸边影响历史进程的伟大事件,正是坚定信念、永不妥协的典范。刘邓大军在淮河岸边遇到极端的困难,但部队指战员秉持“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信念,守护了对党忠诚、对革命无比坚定的真诚与炽热。

在新的历史时期,世界瞬息万变、日新月异,新情况、新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何在新的长征路上战胜“绊脚石”“拦路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要求我们务必牢固树立政治意识,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和再强的阻力,都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过关斩将,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二)坚持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紧密团结的精神

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紧密团结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建设祖国和改革开放过程中,顾全大局讲奉献、勇于担当挑重任、紧密团结促和谐,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不屈不挠地持续奋斗、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锲而不舍地淬炼成钢的重要保证和精神保障。刘邓大军抢渡淮河的战略决策与战略行动,充分彰显了指战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担当和团结协作精神。

1947年8月26日夜,晋冀鲁豫野战军主要领导在淮河岸边举行了党委常委紧急会议,就如何阻击敌军进攻和抢渡淮河事宜进行研究。在大军面临有可能背水作战的极端危难时刻,政治委员邓小平挺身而出,主动提出承担率部阻击来犯敌军的重任,让刘伯承和李达专心解决过淮河的难题。这既是邓小平的优秀个人品质,也是共产党人的宝贵政治品格。正是靠着这些优秀品格,共产党人总是能够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挑起重担,开创出新的良好局面。

新时代,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大环境背景下,更多的新矛盾、新挑战、新难题层出不穷。如何解决这些难题,避免发生面临“背水作战”的艰难局面?这就要求共产党人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顾全大局讲奉献、勇于担当挑重任、紧密团结促和谐,带头作表率、当模范,强化责任担当,越是在危难的关键时刻,越是要有大局观念、担当意识和团结意识,越是要大力弘扬和传承刘邓大军渡淮的伟大精神。

(三)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科学决策的精神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是我们工作的基础和取得胜利的法宝。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下,脚踏实地地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是进行理性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和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决策的基础。

邓小平在回顾第二野战军发展历史时,关于过淮河的情况有过这样一段表述:“过淮河,天老爷帮了一个大忙,能够徒涉。过去没有人知道淮河是能够徒涉的,那一次刚涨起来的河水又落下去,伯承亲自去踩踏,恰好就是那个时候能徒涉,这就非常顺利了。不然,我们过淮河还是能过,但会有伤亡,以后的斗争会更困难一些”[4]。老百姓甚至把刘邓大军过淮河编成神话故事广为传颂,这是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得民心的重要表现。刘邓大军过淮河虽然如有神助,但根本上离不开刘伯承从实战出发,脚踏实地地搞调查研究,并及时准确地做出徒涉淮河这一科学決策。

作为杰出的军事家,刘伯承被称作“常胜将军”,使其能够“常胜”的基础,是造诣极深的军事理论,尤其是他倡导的“五行术”是指导打胜仗的重要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好调查研究,是摸清“任务、我情、敌情、时间、地形”的必要条件。刘伯承非常重视侦察工作,常常以实际行动教育干部要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切不可莽莽撞撞,粗枝大叶。每次作战指挥,他必然会俯身到一线查看作战地形,了解敌情我情,机动灵活地指挥战斗。刘伯承是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典范。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战史编委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战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

[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杨国宇.刘邓大军风云录上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新时代传承与弘扬河南红色文化基因的着力点与路径研究”(2020JC70)。

(作者简介:王姣艳,中共信阳市委党校副教授,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猜你喜欢
大别山淮河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淮河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又见大别山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再见了,大别山
走进大别山
同处大别山,差别为何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