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
主编语:每月,编辑部将通过采访、整理、收集全国名师、名家、名校长关于教师发展与成长的好建议,汇集成给“好老师的100条建议”。每月一会,让我们以“好老师”为镜,知兴替,明得失,共襄成长。
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不仅要能讲,还要会写。教育写作是对教育实践进行观察、总结、提炼、反思,进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育写作必须体现专业特点,不能体现专业性、不能遵循专业写作的规律与特点,就不能称之为教育写作。问题是怎么理解专业性,怎么把握教育写作的特点与要求。从题材与文体上看,教育写作涉及许多学术领域,也涉及各种不同的体裁,当用融通来应对专业性。吴宓先生是研究世界文学史的大家,著有《世界文学史大纲》。他在书中对哲学、诗、小说、戏剧有不同的比喻。他说:“哲学是气体化的人生,诗是液体化的人生,小说是固体化的人生,戏剧是固体气化的人生。”他的意思是,哲学重理,诗重情,小说重事,戏剧重变。
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文艺作品有不同的样态,体现了各自的特质。
其一,所谓“化”,是个过程,内含着变化的意思,变化意味着生成。所以,有时候不必拘泥于形态与样式,可以开放点儿、自由点儿。
其二,吴先生说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复杂的,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生活、人生是专业写作的最根本的专业。
其三,理、情、事、变,都是相对的,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融通性已成为一种趋势,所以,专业的融通性,正在为专业写作呈现出一种开放状态。
从做学问的角度看,当用打开的方式应对专业性。
施蜇存是现代派作家、文学翻译家,也是著名学者。他说自己的人生推开了四面窗:東窗是文学创作,南窗是古典文学研究,西窗是外国文学翻译,北窗为金石碑版整理。他从不为自己设限,不加条条框框,不设固定标准,而是向四面八方打开,各有各的风景,各种视域形成重叠与融合,就会带来创新。在这过程中,专业的要求无形中有所放松。
教育写作就应当“不设限”,自由地写。倘若如此,便解放了教师,教师的心灵方能自由起来。教育写作一定会在轻松的状态中走向积极的、多彩的创作。
从写作风格来看,教师的教育写作当用生活的情趣与想象来应对写作的专业性。作家宗璞先生做了眼科手术,视力略有提高,写信报喜:“方才有一只喜鹊从窗前过去,我看见了尾巴长长的影,且是淡水墨的写意画。”她是随意看的,一般人却看不见。这是因为她有想象力,她对生活有无限的乐趣。在这方面,每位写作者都有“自己的房间”,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写作空间,特别明亮。
教育写作有学科的个性,更有共通性,尤其是教师的教育写作,眼界应当放宽一些。放宽才能放活,放活才有教育人生特有的意蕴。
教师写作肯定有自己的风格,风格即人格,人格要在生活里进行培育与塑造。尽管风格是个专业问题,但风格最终在生活里呈现,专业也将在生活里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