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主要探索翻译过程中初级阶段翻译学习者的性格差异对翻译问题处理所产生的影响。Translog键盘记录,有声思维及译本质量分析显示,尽责性这一性格特点对于初级阶段翻译人员的翻译问题处理过程及译文质量都产生了影响。此外,开放性这一性格特点影响到了译文的文化传达和文体风格。本研究表明:翻译实践或教学中应重视影响翻译过程及结果的个体差异,如性格特点,因人施教,因人习译。
关键词:翻译过程;问题处理;性格特点
作者简介:刘玉花(1976-),女,山东德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
一、引言
Wilss指出所有的翻译活动都是问题处理的活动;Lǒrscher提到翻译策略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理问题时所采取的步骤;同时,Kiraly认为译者不能自主完成翻译任务时,翻译问题就会出现,随之而来的是译者采取各种策略去解决问题。由此可见,翻译问题处理活动是翻译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探讨影响翻译问题处理的因素不仅有助于解决翻译问题的处理,同时也有助于翻译过程的顺利进行及保障翻译质量。
前期探討影响翻译问题处理活动的因素的研究主要关注译者的外语水平和翻译经验这两个因素。两者的影响体现在问题出现的位置,问题处理时所依据的因素等。研究发现有经验的译者一般关注短语和句子等层面的翻译,而没有翻译经验的学生一般关注单词的翻译;处理问题时有经验的译者一般会依赖上下文,考虑原文的内容及文体等因素,而学生往往进行字面翻译,对语境欠缺深究,译文有时晦涩难懂,字不通文不顺。
通过回顾过去30年的翻译过程研究,刘艳春、胡显耀发现翻译过程研究的理论模型经历了信息加工模型、翻译能力模型和翻译认知模型,而近年来,翻译过程研究开始关注译者的性格、情感、人机交互及环境等影响译者认知活动的因素。
其实,探讨翻译问题处理的一些研究也认为译者的性格等非认知因素会影响翻译问题的处理。有研究发现自信会影响译者的翻译问题处理过程;有研究认为译者的个性特点有可能会影响翻译过程;同时,有研究发现实感—直觉这一性格特点会影响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决策制订或者译文质量。
前期研究结果为我们的翻译实践及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启发,也为今后的翻译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有关性格对翻译问题处理的影响这一课题,前人研究要么是通过观察而提出自我体会,要么只关注翻译处理的过程或译文质量,但是对于性格如何影响翻译处理过程及结果并没有作进一步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拟探讨的具体问题是:译者的性格特点是否会影响翻译问题的处理?如果是,体现在翻译过程及结果的哪些方面?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材料及工具
参加本实验的6名被试均为大二英语专业本科生,刚接触翻译训练且翻译实践经验较少。本研究的实验材料是两篇汉语短文,一篇节选自文学作品,另一篇节选自政治会议报告。被试需要把两篇汉语短文翻译成英语。选取这两篇材料的原因是其难度适中且文体不同,同时参加研究的被试都没有做过这两份材料的汉英翻译。本研究中被试在问题处理过程中的表现是研究者综合Translog软件记录、有声思维录音、研究者的观察及试后采访等方法所得。此外,本研究用于了解被试性格特点的材料是一份大五人格测验的问卷。此问卷从五个方面了解人格特质:和善性(宜人性)、开放性、尽责性(严谨纪律性)、外向性(外倾性)、情绪不稳定性(神经质)。
(二)研究过程
为让被试熟悉翻译环境及过程,研究者请被试先进行一部分热身练习,即翻译一段汉语短文。热身结束后,得到被试的许可,被试开始真正的翻译工作。两部分翻译都是在电脑Translog软件里完成的;同时,被试通过有声思维法表述自己的翻译过程;此外,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翻译过程,研究者也会对被试进行细致的实时观察和试后采访。翻译结束后,被试还完成了一份关于语言学习背景及大五人格测验的问卷。
三、研究结果
为了解被试的翻译过程,我们仔细分析了6位被试的有声思维、Translog电脑记录、研究者的观察记录及译后与被试的交谈等因素;同时,我们也请了两位长期从事翻译工作的资深译员对译文的多个方面进行了评分,然后取平均分;此外,语言学习背景问卷显示6位被试的中英文水平及翻译经验相似。
分析结果显示,被试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4类,虽然6位被试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同性格特点的被试在翻译问题处理过程中仍存在差别。从表1我们可知被试B和被试F在资料查询时考虑所有因素的比率及决策制定时临界值的作用上有别于其他被试;在资料查询时,被试B和F考虑众多因素的比率低于其他被试,而临界值的作用比率较高;有声思维记录及试后采访显示被试B和F认为没必要每次都去查阅众多相关信息,同时制定决策时也倾向于认为翻译版本有很多,没必要纠结于每一个信息点的翻译,差不多即可。而其他被试的观点与之不同,尤其是被试E会尽力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这些差异可以从其性格特点中得到解释:性格调查问卷发现被试A、C、D及E都具有尽责性这一特点,而被试B和F没有。
临界值指的是在决策制定时备选答案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如果临界值起作用,那么在临界值之上的任何一个备选答案都有可能被选择;如果临界值不起作用,那么在临界值之上的最佳答案才会被选择。
翻译过程决定了翻译结果,因此对译文的研究有助于验证翻译过程。对于译文的评分是5分制,为了直观研究,我们把它转化成了百分制。表2是6位被试译文的评分结果。由表2可知,被试A和E的总分接近且均高于其他被试,不过两者在译文的不同层面上的得分有差异。被试A在文体风格和文化方面得分最高,而被试E在词汇、内容及全文连贯性方面得分最高。访谈时被试A提到自己在翻译时会有意识地传达原文的文体风格及所含文化内容,这可能和被试开放性的性格特点有关。开放性强的人易于接受新事物,寻求变化,富有想象力等,因此开放性译者的译文文体风格会随着原文的变化而变化。被试B和D在文体风格方面的得分仅低于被试A,而这三者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这一特点可能是造成被试A在文体风格上得分最高的原因。对于被试E,访谈时他告诉我们翻译时会尽力去传达原文的内容,同时表达流畅,让读者感到舒服,这体现了其尽责性非常强的性格特点。
四、讨论
本研究中的6位被试虽然二语水平及翻译经验相似,但性格有别,而这一差异影响了被试翻译时问题处理的过程及结果。对问题处理过程的影响体现为尽责性较强者资料查询考虑时考虑所有因素的几率较高,同时制定决策时临界值的作用也较小,这是因为尽责性强的被试做事认真负责,他们会尽力去完成任务。性格特点对翻译问题处理过程产生的影响也体现在译文中。尽责性强者在词汇、内容及全文连贯性方面得分较高;此外,开放性较强者的译文文体风格及文化层面得分较高,这是因为其易于接受新事物,寻求变化,富有创造力,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的根据原文的风格特点来表达译文。由此可见,尽责性和开放性这两种性格特点有助于翻译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五、结语
本研究旨在探讨性格特点对翻译问题处理产生的影响。研究显示,译者问题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类型相似,然而性格差异影响了译者问题处理时的资料查询、决策制定等过程及结果。本研究表明,在今后的翻译实践或教学中,要了解翻译活动中译者问题处理时的心理机制,认识到影响翻译过程及结果的个体差异,如性格差异,因人施教,因人习译,从而有效地提高翻译教学水平和翻译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Angelone E. Uncertainty, uncertainty management and meta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 in the translation task. In G. M. Shreve & E. Angelone (eds.). Translation and Cognition [C]. Amsterdam/Philandelhia: John Benjamins, 2010:17-40.
[2]Araghian1 R, Ghonsooly B, Ghanizadeh A. Investigating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trainees with high and low levels of self-efficacy[J]. Translation, Cognition & Behavior, 2018 (1):74-97.
[3]Gǒpferich S. The translation of instructive texts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Novices and professionals compared. In S. Gǒpferich, F. Alves I M. Mees(eds.). New Approache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Research[C]. Copenhagen: Samfundslitteratur, 2011:5-56.
[4]Hubscher-Davidson S. Personal diversity and diverse personalities in translation: A study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J].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09(3):175-192.
[5]Hubscher-Davidson S. The role of intuition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 case study[J].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2013(2):211-232.
[6]Jǎǎskelǎinen R. Focus on methodology in think-aloud studies on translating. In S. Tirkkonen - Condit & R. Jǎǎskelǎinen (eds.). Tapping and Mapp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C]. Amsterdam/Philandelhia: John Benjamins, 2000:71-82.
[7]Kiraly D C. Path Ways to Translation[M]. Kent: 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5.
[8]Lǒrscher W.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Methods and problems of its investigation[J]. Meta, 2005(2):597-608.
[9]Wilss W.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ranslator Behavior[M]. Amsterdam/Philandilhia: John Benjamins, 1996.
[10]劉艳春,胡显耀.国外翻译过程研究30 年:翻译过程研究的理论模型回顾与展望[J].外语电化教学, 2022(1):75-80.
[11]张晋峰.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解决翻译问题的不同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