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
昨天,三年前初中毕业的学生小刚,带着高考后胜利的喜悦来看望我这个当年的“老班”。
记得是小刚上八年级时,在老校长恳切的目光和真诚的鼓励下,我还是咬咬牙接手了小刚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要知道,那可是全校出名的“烂班”,而小刚则是班上“八大金刚”之首。这块“烫手的山芋”毫无自信,破罐子破摔,学习不努力,经常逃学,成天打架,从来不考虑自己的未来。
开学的头两天,天下太平。我知道“小刚们”都在偷偷打量着自己眼前这位貌似身材瘦弱的新班主任是什么来头,蹚水过河,试试深浅。接下来的三天,班上仍波澜不惊。
心理战游戏仅仅持续了一周,接下来他们就原形毕露、状况迭出。科任老师反映:“小刚们”上课迟到,课堂上讲小话、睡觉,课后不完成作业。学生们找我告状:“小刚们”以强欺弱,分饭时乱插队,不参加值日。而“群龙之首”的小刚理所当然积极带头,危害最大。
“擒贼先擒王”,班级管理就先从小刚抓起。利用周末,我到了小刚家家访。在和他妈妈的交流中我得知,在小刚8岁时,他父母就离婚了。不久父亲再婚,从此不再过问小刚的生活和学习。母亲来到城里打工,经常加班加点,忙得十天半个月回不了家,只好把小刚交给外婆照看。小刚成了无人疼爱的“小草”,等上了初中,母亲才把他接到身边。
整个小学阶段,小刚缺少父母的陪伴、关爱和辅导,因此学业落后、性格孤僻。进入城里上初中后,陌生环境使他更加缺乏安全感,小刚因而变得敏感、易怒。
一个行为不良的学生,往往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当学生没有归属感时,他们通常会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我意识到,小刚是想通过种种“不良行为”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
了解了小刚的心理状态后,我该怎么帮助他呢?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应该对问题置之不理,或者用打骂训斥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而应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和孩子建立情感的连接,再积极地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处理问题,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契机终于来了。在期中考试前,小刚的“狐朋狗友”小海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一张历史试卷。我们是全区统一命题,各个学校提前一天从教育局拿回试卷自己保存,然后按照教育局规定的时间组织考试。
小刚拿到试卷后,连夜把整份试卷的答案全部背下来。第二天历史科考试,他破天荒地考了98分,全年级第一。
试卷批改完发下去后,所有学生都带着诧异的目光瞪着小刚,很鄙夷他的“作弊”行为。我也第一时间把他的试卷反复查看了几遍。在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后,我陷入短暂的沉思,脑海里快速地打出诸多问号。但是,我很快就冷静下来。
看来小刚不是油盐不进、破罐子破摔的“顽固分子”,退一步讲,纵使他靠作弊得来高分,不也说明他骨子里是想进步的吗?这不就是难得的教育契机吗?
于是,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在讲评试卷时,我不吝好词佳句,大力表扬了小刚,说他脑子聪明,只要一用功,学习成绩马上就会提高,希望他努力保持这个状态,考上高中,考上大学。同学们也信以为真,纷纷给他鼓掌。
万万没有想到,以往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从未得到过好脸色的小刚,在今天获得如此多的“青睐”后,激动得泪流满面。
后来他在日记中写道:没想到我靠作弊取得了好成绩,老师不但没有戳穿我、批评我,还给我尊重和鼓励。我如果再捣蛋,再不努力学习,还像话吗?
从那以后,可能为了向同学们证明自己没有“作弊”,也可能为了不辜负我的“信任”,小刚发了疯一样刻苦学习。每天天未亮,就能看到他在校園一角读书的身影;下晚自习后,只要不熄灯,他总是多学习一会儿;课堂上,他聚精会神,唯恐漏掉老师讲的任何一句话;课间,他经常拉着同学向老师虚心请教……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
我怕小刚把身体累垮了,劝他慢慢来。他总会脸一红,说不要紧。
功夫不负有心人,八年级期末考试,他的成绩除英语暂时还不够好外,其他各科考试成绩都很优异,尤其是历史又考了98分。一年后,他如愿以偿地迈进了省级重点高中的大门。又过了三年,他考上了曲阜师范大学,说将来要当一名像我一样的老师!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和小刚相聚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人无完人,学生犯了错,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地想一个合适的方法,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合及时解决。试想,那次小刚阴差阳错地用“偷”来的试卷考了好成绩,如果我不是利用这个契机鼓励他,而是冷嘲热讽严厉地批评他,小刚可能不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教育的功能并不是教学生考高分,而是让每一名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并且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陶行知先生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有时,教师特殊的教育方式往往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捕捉到成功的机遇,获得进取的动力,从而改变命运。多给学生一分关爱、一分宽容、一分自信,学生一定会还给老师十分惊喜、十分收获、十分幸福。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