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君哲
新课程改革将中学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其中校本课程是指学校自己开发的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可选择性和补充性等特征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因为个人原因,我曾有机会去过多个国家的城市,如拉丁美洲国家秘鲁的利马、伊基多斯、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厄瓜多尔的基多、瓜亚基尔、古巴的哈瓦那、巴拉德罗,北美洲国家美国的奥兰多、迈阿密、洛杉矶,亚洲国家约旦的安曼、伊尔比德、亚喀巴,泰国的曼谷,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非洲国家埃及的开罗。其中,以拉美国家居多,而且在秘鲁生活居住过两年的时间,所以对拉美文化非常感兴趣,也了解得比较多。这也是我开发《旅游历史》这门校本课程的理由,希望通过这门校本课让更多的学生领略拉美风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旅游与历史的结合,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历史、地理知识的整合;同时也为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从而提升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并形成一种吸收和借鉴全人类文明成果的全球意识。
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的景观,由于各具传统特色,而成为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而我在拉美各国所了解和掌握的语言、饮食、舞蹈、宗教、历史人物、华侨华人、城市风情、自然景观等内容,正是人文旅游資源的最好资料。
《历史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里明确提出:“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因此,我认为拉美各国的人文旅游资源是一种重要而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利用这些人文旅游资源开设校本课《旅游历史》可以帮助学生补充关于遥远的南半球各国的历史背景及民俗风情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拉美文化的欣赏力和领悟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熏陶学生宽广的胸怀,学会尊重和认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共同探索丰富多彩的世界历史文化。同时,通过实施校本课程,能够发展学生以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的课程结构,并结合本地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设置的主要内容如下 “秘鲁概况”,主要内容:地理、历史、语言、货币、宗教、饮食、建筑;“秘鲁首都利马”,主要内容:武器广场及其由来、黄金博物馆;“秘鲁华侨华人”,主要内容:唐人街、中华通惠总局及社团、中餐馆及其他职业;“秘鲁ICA,鸟岛和纳斯卡线”,主要内容:ICA滑沙、鸟岛、纳斯卡线(大地壁画);“探秘秘鲁亚马逊丛林”,主要内容:印第安人的来源、现代的印第安部落、吊桥、亚马逊动物;“古巴概况”,主要内容:地理、历史、语言、货币、饮食、建筑、社会主义制度;“古巴特色”,主要内容:老爷车、古巴雪茄、朗姆酒、MOJITO与海明威、冰激凌;“古巴”,主要内容:著名历史人物—卡斯特罗、切·格瓦拉;“厄瓜多尔”,主要内容:首都风情—地理、历史、赤道纪念碑、面包山;“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科隆群岛)”,主要内容:历史、达尔文、大海龟、岩浆隧道、巴拿马草帽。
教学效果较好的授课方法 第一,传统讲述,传输知识。本课采用讲授的授课方法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虽然现在许多国人都踏出国门去旅游,但是大多数会选择去日韩、新马泰等邻近国家,或者欧美这些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去路途遥远的拉丁美洲国家的中国游客还是相对少的。所以对于中国人,尤其是初中学生来说,对拉丁美洲还是比较陌生的,所具备的拉美文化知识也比较匮乏,所以学生能讲出来的东西不是很多。二是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除了周末回家其余时间几乎都在校,上网查阅资料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因此授课时我主要根据自己的经历采取讲授的方法。而且《旅游历史》不能只讲旅游,没有历史,所以我会利用讲述法在教学中穿插历史、地理知识以及各国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这就不用担心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因为他们对未知的知识是非常渴望的,所以他们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式。
第二,学习西语,进行对话。西班牙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西罗曼语支。按照第一语言使用者数量排名,西班牙语为世界第二大语言,仅次于汉语,主要使用于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巴西、伯利兹、法属圭亚那、海地等地除外),是六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我校学生几乎都没有接触过西班牙语,所以我想利用这一课程向他们普及西班牙语。因此,我利用每一节课的课前五分钟教授学生两句西班牙语口语句子。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会先在黑板上手写出句子,要求学生模仿抄写出来,然后再读出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模仿朗读,进行渗透式学习。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学会了二三十句话,而且都会读。在学期末进行两人一组的对话考核,学生也能完成得很好。实践证明,学生对于西班牙语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第三,观看视频,感同身受。我曾经在拉美各国旅游时录制了很多视频,回头看来这是非常好的历史课程资源。例如,在秘鲁乘坐小飞机观赏纳斯卡线(大地壁画)时录制的至今还是个谜的各种图案;在秘鲁探秘亚马逊丛林时女儿与亚马逊树懒玩耍的情景;在秘鲁高原湖泊的的喀喀湖录制的蔚蓝的天空和安静的湖水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色;还有关于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火山岛的录像……这些都让学生在看完后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真的看到了神秘的纳斯卡线,真正与树懒玩耍,真正身处与世隔绝的的的喀喀湖……当然我也会下载一些相关视频,例如,梦野的《行者》既有解说又有图像,这些经过剪辑的视频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翔实地了解某些知识,其中有一段关于亚马逊地区的食人鱼视频,非常逼真地展示了食人鱼是怎样食鸡的。再如,我下载了一段有关古巴旅游的宣传片,并让学生在看完影片后每人到黑板上写出一个词来描述古巴。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每个词语都非常贴切,就这样将一个美丽、浪漫、动感的古巴呈现了出来,然后我再导入正题……实践证明,无论是自己录制的还是下载的视频,对我的授课帮助都非常大,让课程更加锦上添花。
第四,展示实物,形象逼真。每到一个地方必定会自购一些旅游纪念品留作永久留念,而这些纪念品也成了我的教具。例如,在讲到亚马逊丛林的动物时,我首先问同学:你们知道食人鱼有多大吗?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像鲨鱼那么大,像鲤鱼那么大……此时,我拿出了从秘鲁带回来的食人鱼标本,他们看到后大吃一惊,原来能吃人的食人鱼只有巴掌那么大。然后,我再给学生讲述食人鱼到底是怎么样吃人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再如,在讲到秘鲁的糖果时,我给学生们带去了从秘鲁和厄瓜多尔带回来的巧克力、饼干等小零食,让学生们吃得意犹未尽。
第五,亲身实践,动手动脑。在《旅游历史》校本课程的课堂上,我经常采用带学生亲身实践的方法。例如,在讲到探访印第安人部落时,我先给大家看了一段我与印第安人一起跳舞的录像,然后邀请感兴趣的同学到讲台前和我一起学习印第安人的舞蹈。同学们跳得虽然不是很专业,但都非常高兴。再如,在讲到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几大广场时,我给每个学生发了几张小纸片,要求他们认真听讲,然后在纸片上画出几大广场的结构图。最终,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够画对,这样一个个广场就在他们的头脑里出现了,既简单又实用。
评价方法 按照学校的规定,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法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学生出勤情况占最终成绩的20%,缺勤2次(不含)以上者将不能取得该门校本课学分;课业完成情况占最终成绩的40%,含上课听讲、学习态度、参与热情、作业质量等;课程结业成绩占最终成绩的40%,结业考查可采用卷面考试、作品展評、汇报表演等形式;最终成绩高于75分者,可取得该门课程学分。基于学校的评价方法,我在实施《旅游历史》校本课程时主要采取如下评价原则:分数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出勤占20分,第二部分是课堂小测,占40分,第三部分是结业考查,占40分,最终得到75分者,可得到该门课程的学分。这里需要提到的是结业考查,我将学生按照两人一组分成小组,要求他们按照老师规定的主题抽签,合作制作一份小报,最终获得了令我非常意外的教学成果。这些小报记录了学生们学过的知识,也融入了他们的智慧,更加深了他们对本课学习的印象。
西语授课,要成系统 从这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们对于西班牙语非常感兴趣。通过十节课的学习,到结业考查时学生都能应用西班牙语进行简单的两人对话,这十分出乎我的意料,甚至还有学生建议老师多教授一些。对于初学者来说,西班牙语相对于英语更加容易入门,主要原因在于这门语言和俄语一样,都是学会字母发音之后就能很容易读出所有的单词。本学期的教学主要是针对口语句子的学习,没有教授如何发音。到下一学年,我可以尝试利用第一期来进行字母发音的教学,这样到第二学期就可以直接教授学生更大容量的句子。西班牙语已经成为世界的第二大语言,从欧洲的西班牙到美洲国家的大多数国家(除了巴西)都在讲西班牙语,如果稍懂得一点西班牙语,对学生们了解相应国家的文化会大有裨益。
调整内容,扩大范围 本学年上下两期《旅游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以拉美文化为主的国家,实际上,从我所到过的国家和所掌握的材料来看,一共可以设计成三期,两期以拉美国家为主,一期以亚洲、北美洲和非洲国家为主。这样学生所接触到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让学生从这些国家的历史人文景观中体会到各个州、各个国家会有哪些不同,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共性。所以调整授课内容,拓宽授课范围是我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与学生共同开发,让学生走上讲台 新课程改革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反思自己的课程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当前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很多初中生都有走出去旅行的经历,所以在教师主讲几节课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优势,让他们也走上讲台,参照老师的讲课框架和模式,分享自己的经历。例如,我在讲到珍珠港海战时,初二(5)班的谢子晴同学主动要求将自己去美国夏威夷旅游时看到珍珠港纪念馆的经历分享给其他同学。通过她的讲解,我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他们掌握的人文旅游资源并不少。依靠教师的个人力量,校本课的授课内容会局限在我所去过的那些国家,但如果将学生群体带动起来,校本课程会更加丰富多彩。
自身知识匮乏,需要多读书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但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语言渲染能力明显不足,往往难以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用语言表述出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认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保证校本课的成功开展,才能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方法有很多,一是要多研习一些理论书籍或参加培训等,从理念上转变传统的观念;二是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提高专业水平。
做成IBOOK电子书,写成教材 在校本课的实施过程中,我非常认真地查找资料,包括书籍、网络,也不厌其烦地在我所拍摄的照片和录像中挑选有用的资料,并撰写图文并茂的教案。经历一个学年的课程,我希望能够将这些教案整理成教材,就是所谓的校本教材。同时,我希望未来能把每节课都做成IBOOK电子书,用平板电脑来给学生上课,这样展示效果会更胜一筹。
世界各民族、地区和国家在各自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均具有其独到的特色,并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有的贡献。希望通过我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旅游历史》,能够让学生了解遥远的南美洲的语言、历史、地理和文化,鼓励学生日后走出国门,亲眼去看世界,在行走中汲取知识,拓宽视野,发现历史,感悟历史,从而培养关注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人文精神,在行走中看,在行走中学。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