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
DRTA 教学法的全称为“Directed Reading Thinking Activity”。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阅读教学模式, 也就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阅读,在教学活 动中激活学生的心理图式,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 验,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假设、验证,最终理解文本 的过程。这种教学法分为预测、阅读和验证三个阶 段。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将结合教学实例, 从四个方面谈论如何应用DRTA阅读教学法,希望能 够提升教学效率。
一、设计精彩的导入
DRTA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有两个,其一是 图式理论,也就是在人的头脑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 经验。当学生能够将自己头脑中的图式与所提供的 语言材料相联系,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其二是问 题教学模式。在DRTA教学模式中,问题应当贯穿教 学的整个过程,教师要通过巧妙设疑来激发学生主动 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在实际 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所以在导入环节,教师为了激活学生的已有图 式,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直观 的学习体验。同时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进行头脑风 暴,让学生在课堂上集思广益,各抒己见,针对文本主 题进行热烈的讨论,为接下来的预测文本进行铺垫。 比如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三 Unit 3 The world online 中的 Reading 部分“ The Internet:a world without frontiers”的主题是互联网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在导入环 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关于互联网 改变世界的视频片段,包括人们利用网络进行线上购 物,用外卖软件订餐,用旅游软件进行风景区购票、预 订酒店,以及通过线上图书馆进行阅读等。在视频播 放完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互联网的整体感受:After watching this video,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iggest change that 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to peoples lives? 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The Internet makes peoples contact faster. The Internet makes peoples shopping more convenient. The Internet has promoted the expansion of peoples knowledge vision.教师也要提醒学生应该结合刚才所观看的 视频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来思考并回答问题,并且在 回答的时候一定要说出自己的理由与依据。在导入 环节,教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与文本相关 的背景信息来引发学生对文本主题的学习兴趣。通 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导入,学生对互联网已经有了 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再问学生互联网对人类生活最 大的改变,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对互联网的想法。这样 就能促进学生针对文章的主题进行热烈讨论,为下一 步的文本预测进行铺垫。
二、引导学生预测文本
DRTA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是预测。在学生 开始阅读文章之前,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 行预测。也就是学生要根据导入环节教师所提出的 问题、文章的标题以及文章的前几句话和文章中的插 图,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胆预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 师要巧妙设置悬念,为学生的预测作好铺垫,才能提 高他们对预测活动的积极性。
在学生对互联网有了基本的认识后,教师就可以 鼓励学生结合教师所播放的视频、所讨论的问题以及 应用“DRTA阅读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三Unit 3 The world online中的 文章的标题和首段的几句话来预测文章的主要内 容。在前面的导入环节,教师已经为学生预测文本内 容作好了铺垫,而学生也能够根据文章的标题“The Internet:a world without frontiers”预测到文章主要内 容可能是与互联网的便捷性相关,它方便了世界的联 络与沟通。文章的第一句话“ The internet has the power to connect people across the world to a single shared community. ”也同樣印证了预测。当然在这一 环节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彼此对文本的预 测是否一致,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在接下来的自主 阅读环节中要重点留意。预测文本这一学习任务难 度适中,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教师所给的线索 来完成任务,从中体验到成就感。
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DRTA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二阶段是阅读,第三阶 段是验证。这里的阅读分为初读和再读。在初次阅 读时,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总结段落大意,按照“先整 体,再部分”的阅读策略,迅速掌握文本内容。这一步 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读文章时,教师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针对重点内容进行 深入探究。
DRTA阅读教学模式与以往的直接读完全篇文章 不同的是,DRTA教学模式讲究边读边预测。在读前 活动中分为“头脑风暴”和初次预测。也就是前两个 案例中所介绍的步骤。而读中活动分为阅读验证 ——再次预测——阅读验证——重新思考以及第三 次预测和阅读验证。当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之后,之 前对文本的初次预测已经得到了证实,他们体验到了 成就感,也激发了后续阅读的主动性。这个时候教师 要鼓励学生继续预测后续的文章内容。他们需要通 过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并从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找到推测依据。接下来教师要让学生去阅读文章的 主体部分,再次验证之前对文本的预测。这一步骤的 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这一环节学生 需要自主归纳出段落大意,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能力。然后又到了阅读验证环节,这次学生重新阅读 全篇内容,对之前的预测和阅读进行重新思考,验证 先前对文本的预测和理解是否正确。学生在预测和 阅读完文本之后需要利用有效的信息重新思考文本 内容,进而形成对文本新的认知与表达。在这一阶 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讨论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 思维能力。针对文章内容,教师可以把讨论话题设计 为:“In addition to the Internet advantage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what other advantages do you think of? Please discuss freely.”
四、引导学生开展读后活动
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可以安排两项读后活动来 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比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活动、 演讲活动、复述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 可以安排写作活动,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仿写或续写,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针对文章所学,教师所设计的第一项活动是安排 学生假设自己就是“互联网”,让其以第一人称的角度 用英语阐述“自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而阐述 的内容需要依据原文内容。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 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检验 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是否全面。第二项活动是写 作活动。由于文章中主要介绍的是互联网给人们的 生活带来的好处,但是关于互联网的弊端如何却没有 涉及。虽然文章的最后一段提到了互联网自身有一 定的弊端,人们也必须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并合理地解 决它,但是具体问题有哪些以及该如何避免并解决这 些问题,文章中却没有探讨。所以在写作活动中,教 师可以让学生参照作者的创作思路去写一些关于互 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弊端的作文。这样既能够 考验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情况,又可以激活学生内心深 处对互联网的认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读后活动既要源于文本,又要高于文本。这些读后活 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 力,从而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取得质的提升。
总而言之,DRTA教学法作为一种由国外引进的 教学方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青睐。在以上的教学 案例中,采用这种阅读教学法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 度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他们乐于表 达自己的想法,也习惯对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实现 了对文本的理解从表层到深层的过渡。在日后的英 语教学中,广大英语教师要认识到DRTA教学法的作 用,不断探究和创新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 心,打造出高效的英语课堂。
(作者单位:安徽省广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