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卫
《苏武传》是一篇史传文,由汉代班固所作,主要记录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后的经历——为了和匈奴通好,汉武帝派遣蘇武出使匈奴,后苏武被扣留在匈奴长达十九年后才被放回,“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文章的语言精炼,将史家的笔法和文学语言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读者见识到了苏武的高风亮节和爱国热情,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标杆。以下将从“衬托”这个角度来分析苏武是如何在单于处心积虑的逼迫下,卫律和李陵劝降的压力下坚决不降的,更加展示了苏武的凛然高节。
“衬托”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近或者对立条件,借助一种事物来陪衬或者突出另一种事物的表现手法,能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包括“正衬”和“反衬”。在《苏武传》一文中,作者主要通过卫律、单于和李陵这三个人衬托了苏武誓死不降的决心。单于先是派卫律审讯苏武,然后自己再亲自上阵游说,最后派李陵去说服,均无果,成为了这次劝降过程中意志的败者,成就了苏武的高风亮节。有的学生可能会好奇:单于是匈奴高高在上的君王,为何非要招降苏武呢?还三番五次地去派人劝降?又为何没有在劝说无果下直接杀了他。抛开当时大汉和匈奴的社会背景,仅从课文中来分析的话,可以看出单于对苏武有钦佩之感,欣赏其高尚的节操,颇有惺惺相惜的意味,如苏武在引刀自裁后,“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这里借助单于的话以及单于感念其精神未曾杀害苏武更加衬托了苏武的大义。下面,笔者就谈谈衬托手法在《苏武传》中的运用。
一、卫律威逼利诱,衬托出苏武的不慕名利
卫律是汉朝的叛徒,“汉武帝甚怨卫律”。虞常以此为契机,拉拢张胜(苏武的副使)参与自己的反叛。事情败露后,牵连到了苏武。于是,单于让卫律去审讯苏武,劝其投降。苏武却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丢了气节,就算侥幸不死,以后又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卫律又从武力上震慑苏武一行人,“举剑欲击之”,吓得副使张胜马上投降了。但是苏武并不害怕。卫律接着又用“连坐”来恐吓他。苏武据理力争,反驳道:“我本来就没有参与反叛,与张胜又不是亲属,连坐自然谈不上。”发现苏武并不害怕,卫律一气之下“复举剑拟之”,没想到苏武依然不为所动,可见其心志之坚。
卫律见言辞恫吓与武力逼迫都不起作用后,又选择用利益来诱惑他。他以自己“蒙大恩””的亲身经历来诱导苏武:“你看我现在要爵号有爵号,要奴隶有奴隶,要富贵有富贵。你要是投降了,你也会像我这样的。何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草地做肥料呢?到时候谁又会记得你呢?”卫律觉得人活一世,无非就是为名为利,因此想以名利来诱惑他。可惜,名利在意志坚定的苏武面前是不值一提的。
从身份上来说,卫律与苏武本来都是汉朝的使臣,但是前者忘本叛国,而苏武却时刻不忘自己汉朝人的身份,勇于担当,宁死不降,实在是忠义之人。作者用卫律的“不忠不义”衬托出苏武的高风亮节。
二、单于软硬兼施,衬托出苏武的意志坚定
卫律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使苏武归降。单于只好亲自出面。他采取的策略是先摧毁苏武的身体,然后趁其虚弱之际,一举击垮他的意志。他将苏武关在大窑之中,不给他吃的、喝的,又将其流放到北海边没有人烟的地方,还命令他放公羊,直至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在这样的困境中,苏武不仅没有屈服,还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了下来。在“大窑”中,他以雪为饮,以毡毛为食;在“北海”时,他靠鼠穴里藏的草食来充饥。在这个过程中,他还练就了“结网”“纺制丝绳”“矫正弓弩”等技艺,展现出顽强不屈的意志。可见,他已作好了长期抗争的准备。
不管生存环境多么的艰苦,苏武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念。“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他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要将其拿在手里,以至旄节上的毛都掉光了。这个“节”代表着他的身份,是国家的象征,是他在绝境中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可见,在苏武的心中,大汉高于一切,他愿意为自己的祖国付出一切。
三、李陵循循善诱,衬托出苏武的忠君爱国
李陵是最后一个出场的。他在汉朝时就与苏武的关系非常亲密。如今二人又有着相似的境遇。派这样一个人前去劝降苏武,似乎更能引起他的情感共鸣,更容易取得成功。于是,单于最后拿出李陵这张“王牌”,让他对苏武“晓以大义”。
李陵重提了苏武的一兄一弟是如何被汉朝皇帝间接害死的,以此来挑拨苏武与皇帝的关系,动摇苏武“守节”的本心;然后又借“苏武的母亲已去世,妻子已经改嫁,孩子也生死未知”的事实来提醒苏武如今也算是无牵无挂之人,当识时务,又何必虚度自己有限的人生,白白折磨自己呢?毕竟大丈夫在世,谁不想建功立业?他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劝说苏武,拉近与他之间的距离,诉说自己刚投降时心里是如何的难过与愧疚,但是时间会慢慢地治愈一切;最后更是将矛头直接对准了汉帝,言明皇帝“朝令夕改”,不值得苏武为这样的人付出。不得不承认,李陵这种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式的劝降方式很容易让人产生动摇。可是,苏武在听完了李陵的话后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并表明自己愿意为国牺牲的决心:“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听完苏武的话,李陵感叹道:“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李陵劝降,衬托出苏武的有情有义与忠君爱国。李陵斤斤计较于一家一己的恩怨,而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不顾;苏武却置一家一己的恩怨于不顾,一心一意为国家、民族的利益着想。两种思想,两种态度。李陵说得越委婉动听,就越显得渺小可鄙;苏武越沉默寡言,就越显得可敬可佩。
总而言之,作者在《苏武传》中巧妙地运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塑造了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有气节、有节操、有毅力的苏武的形象。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