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丹
【关键词】实用类文本,解读路径,示例
一、问题的提出
无论是2022 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是2020 年修订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实用类文本的学习,如面向大众的演讲词,新闻传媒类的消息、特写,知识类的科普说明文等,都强调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强调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强调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等。
相对于一些文学文本的多义性特点,实用类文本含义要更为单纯,也主要依存于文字表面,似乎较少需要挖掘文字、文本背后的深意。那么,对于这样的文本,还有开展文本解读工作的必要吗?比如对于知识信息类文本,是否仅仅需要把这些所谓“一览无余”的信息加以整合、归纳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对于这一类偏重传递知识、信息的文本,整合信息固然重要,但也需要揭示作者是如何依据写作主旨和文体特点来选材、构架和表达的,从而达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因为如果仅仅着眼于信息的整理,那么收入教材中的新闻类文章早已过时,而科普类文章涉及的知识也不应是在语文课上需要普及的。对于此类文本,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特点和章法,这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师备课解读文本不可或缺的着力点。下面加以举例分析。
二、文体特点与内容选择
任何文本的产生都受其特定的语境制约,但实用类文本写作主要受制于日常生活的交际语境,受制于人际交往的直接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者对内容如何取舍,而文体的具体特点会给受众带来阅读期待,也对作者的内容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借助文体特点的切入,揭示文体特点与内容选择的关系,其实是在探索文本背后的作者的潜在思路,让作者隐晦的潜在思路在解读中变得明朗而清晰,使解读路径与作者思路得以沟通,收到古人所谓“以意逆志”的效果。
在中学生接触的实用类文本中,演讲词曾在多个年段出现。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有专门的学习单元,教材设计的任务一提出了演讲词“针对性”的特点,并要求思考此特点包括哪些因素,对单元中选入的演讲词进行要素分析。其实,深入剖析这些要素,就可以发现由这些要素构成的特点,是如何反过来制约内容选择和话题的聚焦。
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而论,这是1991 年丁肇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情系中华”大会上的演讲词。“情系中华”的大会主题,决定了他演讲的内容选择应该与中国、中华文化相关。不过他从传统的“格物致知”概念,特别是以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观入手,固然有大会主题的针对性考虑,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像王阳明那样理解的格物致知,那种偏于理论的冥想而不去实验,是很有问题的,会对科学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又恰恰支配着中国的一些读书人的头脑。这样,“情系中华”的主题针对性就聚焦为问题的针对性。而他生在中国,后来又移居美国,在接受中国式传统教育后,又接受了美国高校的实验训练,以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对身处中国的学生谈学习体会,谈对格物致知真谛的理解,就有了演讲者和听讲者特殊经历的针对性,也可说是人际关系的针对性。由此选择的演讲内容和话题,既深刻,也能让听讲者有真切的体会。总之,演讲词的“针对性”特点,还仅是一个泛泛的抽象概念,只有把这一概念放在具体的背景中深入分析,把体现这一特点的各要素充分揭示出来,才能让文本意义与写作意图建立起有机的关联。
新闻类作品在实用类文本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就收入毛泽东撰写的《消息二则》。真与新,是新闻的两个基本特点。但二则消息在同一天发表,报道的又几乎是同一件事,即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怎么在真实性中体现出新鲜感,特别是对后一篇来说,选材就有挑战性。现在来看这二则消息,单单从标题论,就已经很好地体现了报道内容的侧重点。
这两则消息的标题分别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虽然内容相似,但因为侧重点不同,标题就给出了细微而又重要的区别,显示了作者用词的精准。前一个标题,对人物群体,用的是“我三十万大军”,那种鲜明的立场和掩饰不住的兴奋,在“我”的措辞中扑面而来。而后一则标题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称谓要客观一些,但不言而喻,“百万”的气势比“三十万”更大,这当然也是实际情况决定的。最关键的是,对事件的描述差异很微妙,前者是“南渡”,后者是“横渡”,前者对“南渡”有修饰语“胜利”,因为三十万大军已经渡江成功,而报道百万大军渡江的后一则消息时,虽三十万中路军已经渡江完毕,即前则消息报道的内容,但西路军和东路军各三十五万尚有余部正在渡江。这样,用“胜利”修饰三十万中路军渡江合适,但对于未全部完成渡江的百万大军,还不能用“胜利”的字眼。那么“南渡”与“横渡”的差异呢?因为相对来说,中路军渡江拓展面较小,所以强调从北向南的跨越,有特定意义。但百万大军渡江时则不同,有一千余华里的横展度,那种百万军队的阵容和万船齐发的气势,绝对令人震撼。这种“横”,是开阔,也是一种霸氣的体现。这样从标题入手解读文本,对选材的各自特色也能有大致理解。
新闻要求的新颖,不但要做到及时报道,体现时间意义的新鲜,更要着眼于心理意义的新鲜,一种出人意料。因此,在关于三十万大军的渡江消息中,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这样的内容出人意料,是值得报道的。但也许这样的情况太出人意料,似乎难以让人相信,所以第二则消息,在关于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报道中,还专门解释和分析了何以国民党的抵抗是如此微弱。分析和议论本来是动态消息文类中需要回避的内容,但作者用了较多篇幅,从解放军的斗志和国民党军队的心理两方面加以说明,添加的主观性解释反而增强了文章的公信力,更深刻地体现出新闻的特点。
实用性文类选材的真实性特点是比较普遍的,这似乎成为写作的一种制约,一种挑战。文本解读的一方面工作,就是要揭示作者如何克服这种制约,把挑战转变为提升自身文章境界的一种契机。例如杨振宁写的人物特写《邓稼先》,主要写邓稼先在核武器研制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因为工作的保密性以及杨振宁长期在国外,他在这方面掌握的材料严重不足,于是扬长避短,有意引入了一些似乎与主题并不直接相关的材料,如奥本海默的情况介绍等,并让作者“我”的感受在文中占有较多篇幅。其结果不但没有给人喧宾夺主的感觉,反而使得表达的视野被大大拓展。在作者克服材料有限的过程中,文章的境界也得以提升。
三、写作主旨与结构表达
虽然一些归属于实用类的文体似乎更强调以内容来吸引人,不像文学作品在结构表达方面有种种“炫技”,但结构表达的斟酌在体现写作主旨、影响文章认同度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有人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所产生的迥然不同的效果即为一例。就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入选教材的实用类文章,大多还兼有一些文学色彩,这给学生理解此类文章带来一定困惑。因此在厘清文体基本特点的前提下,充分揭示结构与表达的特殊性,以便更精准地理解作者的写作主旨和文本的独特效果,正是文本解读的重要路径。
知识性说明文一般也归入实用类文体,其功用就是给人以知,教人以用。但像叶圣陶写的说明文《苏州园林》,有人曾因其文笔的优美而认为其应归入文学游记类,是因为没有注意到其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就内容来说,《苏州园林》没有写特定的某个園林,而是写苏州园林的一般原理,所以苏州既是地域意义上的,也是风格意义上的。就结构来说,虽然具体行文中偶尔会假设游人在园里的感受,但没有整体意义上的游踪贯穿全文,其基本的结构层次是逻辑意义上的总分关系,即整体特征的“完美的图画”,分解为“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方面的依次展开。这种展开主要着眼于空间的布局,这跟园林建筑本身就是空间性的特点紧密相关,但在整体上,没有特定的游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介入,这种空间呈现就不具体,结构的展开仍是属于说明性的原理、概括性的逻辑,体现出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知识性说明文在展开过程中比较重视说明顺序,以帮助读者建构起知识的框架。但这种顺序的安排有时会带有戏剧色彩,以引发读者的兴趣,特别是科学小品,兼有科学性和趣味性。以往的经典小品,如《死海不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是如此。统编教材中新收入的《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在结构和表达方面就有鲜明的科学小品的特点。
首先,整篇文章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顺序,逐一推出新对象。这样的结构设计其实是从读者的接受心理出发,通过悬念,不断刷新读者的认知。其次,整体结构上的速度的越来越快,又建立在内部分层的基础上,是把局部差异容纳于整体,而不是抹杀内部差异的笼统整体。也就是说,文本在介绍物体移动速度时,先是作了地面和空中的区分,并进一步把地面生物分成两条腿的和四条腿的,把空中生物则分成音速和光速两个等级。这样的整体把握,既有一定的概括性,也有相当的层次性。最后,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所有物体速度介绍都是站在人的立场上,围绕着人的中心而展开的。作者在表达方式上常常采用特殊的第二人称,与第一人称结合在一起,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开头:“也许你跑得很快。不过要是你跟猎豹和鸵鸟赛跑的话,就一点儿赢的希望也没有了。”这是站在人的立场上,以不断介绍能够超过人的移动速度的物体来推进文本思路。而文中,这个人又是始终在场的,即使人称省略了,也是如此。比如:“乘坐喷气式飞机去旅行,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再比如:“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跟假设的第二人称读者直接对话。最奇妙的是最后一段,介绍光速时,以人手中的手电筒为例,这样就把前一段介绍在空中飞行的火箭、流星,从遥远的距离一下子拉回到人的身边。这样处理,当然可以理解为意在增强读者的亲切感,但更重要的是,在逐渐引入移动速度超越人的物体后,最终完成一个戏剧性逆转,得出人来掌控物体的高潮:“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宇宙中最快的东西居然可以轻易地拿在手上!”也因此体现了从古希腊以来就建立起的一种哲学理念:“人是万物的尺度。”理解了文本具有的这种理念,就能解释文章的标题和开头不一致的问题。标题是“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因为根据人的一般认知,猎豹是地面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不过,人虽然生活于地面,但毕竟是两条腿,所以文章开始确立人的立场后,又以同样是两条腿而跑得最快的生物鸵鸟开始与人比较,再推进到介绍地面上奔跑最快的猎豹。这样以人为基点,渐次推进,显得既清晰又有趣,关键是把知识性的科普介绍落实到人文立场,提升了文章的境界。
其实,不单单是科学小品有着科学性和趣味性兼容的特点,新闻类文体中,比如报告文学,也有着文学性和非文学性特点的交融。有些学者因其报告的非虚构性将之归入新闻类,犹如新闻特写;而有些学者因其文学性又将之归入文学类。这样的文体究竟归属于哪一类倒是可以悬置争议的,而新闻性所要求的真实性特点和文学性中可能蕴含的虚拟性彼此冲突,那么二者是怎么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才更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比如夏衍的报告文学名著《包身工》,一方面写得很生动形象,另一方面又恪守着真实性特点。作者又是如何具体做的呢?该作品写到凶狠的打手折磨、驱赶着病中的包身工“芦柴棒”去做工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假病!老子给你医!一手抓住了头发,狠命地往地上一摔,芦柴棒手脚着地,很像一只在肢体上附有吸盘的乌贼。一脚踢在她的腿上,照例第二、第三脚是不会少的,可是打杂的很快就停止了。后来,据说,因为芦柴棒“露骨”地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足趾!打杂的恼了,顺手夺过一盆另一个包身工正在揩桌子的冷水,迎头泼在芦柴棒的头上。这是冬天,外面在刮寒风,芦柴棒遭了这意外的一泼,反射似的跳起身来,于是在门口刷牙的老板娘笑了:“瞧!还不是假病!病了会好好地爬起来?一盆冷水就医好了。”
在写打手用脚踢了芦柴棒一脚后,意外地停止了。这时,作者加上插入语交代说:“后来,据说,因为芦柴棒‘露骨地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足趾!”把前后描写连起来看,这是先果后因的“反自然”顺序写法。为什么这里没有让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与叙述的顺序保持一致?因为如果先交代原因,写打手自己脚趾被碰痛的感觉,就是站到打手的立场上了。作为写作者,哪怕当时在现场,也是无法有这样的切肤感受的。作者为了显示写作的求真态度,宁可当时不代入打手的心理感觉,以免引起读者对叙述真实性的怀疑,而是让叙述顺序颠倒,通过插入的说明“后来,据说”,把事后得知的信息补充进当时的情景中。可以说,作者在叙述时为了保持一种现场的真实感,对自己要求到了苛刻的地步。但恰恰是这种自我要求的苛刻,这种叙述因果的特意颠倒,让描写产生了悬念,增强了打动读者的力量,引发了读者对包身工的强烈同情。真实性和戏剧化的文学性,最终统一在对包身工真切状况的关注和悲惨命运的同情的主旨中。类似问题,笔者在《谈〈包身工〉“新闻性”对“文学性”的制约》里有专题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四、余论
一般认为,语文阅读课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文本“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问题。但特点和章法又是离不开具体内容的,“怎样写”不能离开“写什么”来讨论。这样,提出“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的第三个问题,又把“怎样写”与“写什么”这两大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了。如前所述,对于实用类文本的解读,固然不应该以整合、归纳文本中的信息为主要目的,但讨论文本的特点和章法又必然离不开信息,就如同无法架空内容来谈形式一样。读者诸君切勿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