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淑敏
引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杆,也是国民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之一,它是中国现代主义发展的行动指南。在教学《读本》时,教师应认识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地位的统一性,从统一化教学内容出发。贯彻教师与学生地位观念,积极推进目前读本课堂改革。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核心观念,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遵循教师与学生主体认识的统一性。朝着共同的发展方向改进课堂,真正完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渗透。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编写思路
(一)力求生动具体
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认识状况以感性认识为主,对系统知识体系理解较为有限。由此,《读本》主要是通过讲故事或者描述性的语言,将故事内容进行展现,努力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理论内容转化为课堂上学生能够理解的、适合小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读本》在版式设计方面下足了功夫,注重图文并茂,讲述新中国的成就。并以时间作为主线,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建筑特色进行分析。把握好时代发展特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融合建设,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在课堂上,以读本作为中心,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掌握,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研讨。
(二)讲究整体设计
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学习和认识能力都较为有限,其掌握的知识相对较少、识字量不大。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以拼音进行辅助认识。针对学生学习的此种状态,《读本》中不刻意追求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不讲究面面俱到,反而是突出重点,由重点强调学生的自由认识,指导学生学习理解。针对于目前课堂的构成状况,帮助学生加强分析。读本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知道自己作为中国人的国民身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对于目前中国使命与中国发展特征进行融合,强调中国建立发展融合特性。并逐步推动目前人民的共同富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整套《读本》的编写过程中,其就十分注重整体衔接、分段推论以及大中小学的相互串联。
(三)注重情感引导与价值引导
知识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自主体验,所以,通过启蒙式教育,在學生的心灵中埋下爱国爱党教育的种子,让学生从小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基本思想,这也是《读本》教育中的核心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分析,有助于结合学生的表现状况进行认识。《读本》强调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也选择了能够激发学生的故事以及图画,在《读本》中展现出了祖国的辽阔无垠,也让学生认识到了美丽的中国。在他们的身上有着属于自己的责任感,他们敢于追梦,敢于圆梦,愿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铺垫。
二、《读本》教育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实际应用
(一)聆听学生心声,与学生进行交流
对于小学生而言,写日记或者写周记都是其进行内心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特点,但是不能够仅仅将这项工作当作作业内容进行布置。而应该真正思考到学生的特性,考虑到学生的自我特点。围绕学生所写日记、周记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要了解到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去做出分析。
(二)抓好班风建设,形成班级凝聚力
教师必须认识到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在教学之中,要牢牢抓好班风建设,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尤其是在初级阶段,新班级里的学生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参差不齐,而且很容易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从中调解,建立和谐的班风,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班级内的团体活动或者班级之间的竞赛活动,通过分组的形式来展开集体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互动和交流之中增进情感。尤其是在运动会的过程之中,更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班级责任感、荣誉感,为班级的荣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通过这些组织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更加团结,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之中去学习专业知识,保持积极的心态去学习,然后在集体的影响之中来加强班级的建设和管理。
(三)班委选拔,建立班干部的威信
在教师的教学管理之中,教师要注重班委的选拔育人,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在学校之中,学生的年龄并不大,离不开教师的管理。通过班委的管理,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增强学生的核心素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班级的现状,通过挖掘一些比较优秀的人才来进行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选择比较正直、学习相对优秀,并且具有管理才能的人来担任班长,同时选择活跃、具有良好心态的人来当作劳动委员对班级进行协调管理。其次,就是要选择一个纪律委员,严于律己,能够维持班级的秩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和能力进行合理分配,必要时也对这些班委进行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帮助这些班委在班级中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四)沟通技巧创新,挖掘学生潜力
沟通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一大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要特别注重感情上的寄托以及管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掌握好主导作用。教师要用心去关爱学生,爱学生才是教师教学的关键。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要以爱作为前提,做到民主、自然。同时也不能够失去威严,掌握好合适的尺度,承认学生的独立地位。要将学生放在平等位置上,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给出相应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到当前自己的学习状态。这能够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通过此沟通过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毕竟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这一点,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闪光点。积极引导学生,在沟通过程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五)内在与外在协调,强化柔性教学
对于学生的管理方式,无外乎包括两种。一种是外在方面的管理,如相应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以及不可逆性,学生在被接受管理时,必须对管控内容做到严格遵守。它虽然能够维持校园环境,但是同时也会带来管理过程中的不协调行为。另一类管理则是注重内在的管理过程,即是柔性管理方案。通过柔性管理方案,教师可在说服教育、感情交流、关心体贴等手段应用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去感染学生,并在学生的心里形成一种长远的影响。这会变学生的学习为一种自觉行为,同时,此种管理模式也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学生对于管理者的意志会产生认知,在柔性管理方案应用过程中,管理者也必须与学生产生心理层面的互动。基于教师与学生内心情感的建设,推动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内在的鼓励。在实践过程中,由外在管理逐渐向内在管理过程去升华。使学生明确到自己的学习过程,基于内在、外在协调统一模式,对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方案进行深化。
(六)个体与群体统一,引领学生个性
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必须坚持“个体高于群体”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到群体就是若干个个体的集合,由此做好每位学生个体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柔性管理方案应用,其必须将学生的学习特性引发出来。在教学管控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我价值,使学生愿意跟随教师进行后续的学习。教师在开展一系列思想教学工作时,就要将工作职责落实到位。认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应用辩证法对学生做出分析。按照不同学生的思维特性去做好后续的教学,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在班级内形成一个统一化的教学群体。其次,教师还要统筹好学生各方面的情绪关系。注重校风校纪维持,对于群体而言,起到一个有效的监督作用。考虑到学生在个体层面的发展规律,要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特性。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一同做好后续的班级学习。教师作为整个班级的柔性管理执行者,其必须全面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它包括学生的思想状况、兴趣爱好、生活特点、生活经历等,在教学方法统筹过程中,按照谈话调研材料总结的模式,切实规范好学生的学习过程。经过各方案总结,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愿意成为课堂上的主动参与者。对于一些课堂教学过程做出及时调整,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知心朋友。有的放矢,做好个体教学工作,进行班级德育教育发展。
结语
《读本》课程教学讲究大小课堂的融合性,所以,针对于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观念,应结合《读本》课堂教学资源设置状况进行分析。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学生的学习状态。加强社会实践与共同参与,努力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有效的铺垫。教师同时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榜样作用来影响学生。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班级管理工作部署规划模式继续做好培训,实现后续班级管理发展的全面业务调整,借此完成教学管理过程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