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评估泗县夏玉米配方肥施用成效,本试验按照夏玉米生产施肥配方要求,选择夏玉米配方肥、普通三元复合肥及尿素,于2021年6—10月在泗县大路口镇进行了夏玉米配方肥施用效果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条件下,按照配方推荐施用不同类型的复合肥,夏玉米平均生育期为107 d;平均株高为2.60 m,玉米长势健壮;平均穗长13.7 cm,穗粒数412.5粒,千粒重316.2 g,产量达到548 kg/667 m2;平均纯收益达到1 286.8元/667 m2,试验产投比平均为10.4。建议在夏玉米生产中,施用适宜的配方肥,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功能型玉米专用肥。
关键词 夏玉米;配方施肥;产量;效益;安徽省宿州市泗县
中图分类号:S513;S146.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7.025
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边缘,黄淮海平原南端,东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毗邻,北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接壤,南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交界,西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为邻,是两省四县交汇地带。泗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2 284~2 495 h,日照率52%~57%;年平均气温14 ℃,年无霜期200~220 d;年降水量800~930 mm,夏季潮湿多雨。6—8月降水量为493.7 mm,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5%,其中7月平均降水量为241.5 mm,约占年降水量的27%。
泗县耕地总面积为12.75万hm2,主要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和潮土,2021年调查显示耕地质量等级平均为4.42等。主要种植作物包括冬小麦、夏玉米、夏大豆、稻谷、山芋、花生等,其中冬小麦与夏玉米(夏大豆等)轮作,一年两熟。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泗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3.92万hm2,其中粮食作物约21.13万hm2,包括小麦10.19万hm2、玉米4.81万hm2;粮食总产量达87.50万t,其中玉米产量23.16万t,占全年粮食产量的26.47%。夏玉米在泗县所有夏播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
2008年以来,泗县按照国家及安徽省有关政策要求,依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版)》积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每年研制并发布主要农作物施肥配方,引导肥料生产企业按照“大配方,小调整”的原则生产配方肥,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20年全域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0%以上[1]。根据多年测土配方施肥研究成果,泗县农业农村局于2021年初发布了《2021年泗县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其中在夏玉米部分提出,产量水平400~600 kg/667 m2,基施缓释配方肥[m(N)∶m(P2O5)∶m(K2O)=30∶6∶6]40~50 kg/667 m2;或有机无机复合肥[m(N)∶m(P2O5)∶m(K2O)=26∶8∶8]35~45 kg/667 m2,追施尿素12.5 kg/667 m2。
夏玉米生育期相对较短,但其生物量较大,对养分需求也较大。资料显示,在安徽省夏玉米生产中,一般每生产100 kg玉米籽粒,需要吸收2.0~2.2 kg的N,1.2~1.4 kg的P2O5,1.8~1.9 kg的K2O,且随着产量的提高,吸收到植株体内的营养元素的量也随之增加。为了客观评价泗县夏玉米配方肥施用成效,本试验按照夏玉米生产施肥配方要求,在泗县农资市场上选择夏玉米配方肥、普通三元复合肥及尿素,于2021年6—10月在泗县大路口镇进行了夏玉米配方肥施用效果田间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选择在安徽省泗县大路口镇泗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所属大田内,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地势平坦、整齐、肥力均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田间道路、沟渠、机井等基础设施齐全,排灌方便。试验田块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夏玉米常年产量500 kg/667 m2,在当地的地力水平中具有代表性。试验开始前采用“S”形布点取样法取耕层(0~20 cm)土样,送至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土壤养分含量,检测得出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20.1 g·kg-1、全氮1.15 g·kg-1、有效磷17.4 mg·kg-1、速效钾181 mg·kg-1,pH值6.3。试验田块前茬作物冬小麦于6月5日收获,产量513 kg/667 m2。
1.2 试验材料
供试夏玉米品种为隆平206。供试肥料为市场采购的玉米控失肥,黄腐酸复合肥,高塔长效复合肥,高塔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其m(N)∶m(P2O5)∶m(K2O)分别为29∶5∶6,29∶6∶5,28∶6∶6,28∶5∶7和15∶15∶15;尿素(N含量46%)。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田对比的方法,设置6个处理,如表1所示。
1.4 田间管理
各处理除了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一致。2021年6月11日,灌溉造墒,每667 m2浇水量约20 m3。6月12日,采用(免耕)机械种肥同播方式播种,行距0.60 m、株距0.23 m,各处理间保留1.00 m间隔。6月28日,喷施22%烟嘧·莠去津除草剂;7月24日,用粗缩净20 mL+吡虫啉10 g兑水15 kg進行叶面喷施,防治玉米粗缩病和蚜虫等病虫害;8月2日,用氯虫·高氯氟防治玉米螟等虫害;8月6日,处理5追施尿素10 kg/667 m2(因7月下旬降水量过大,追肥推迟10 d左右);8月18日,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玉米螟等;8月30日,用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混合喷雾防治蚜虫和其他害虫。9月19日,处理6已经完全成熟,达到收获要求,9月25—29日各处理相继成熟,10月7日收获。
生育期天气情况:播种期干旱,土壤墒情欠缺;7月2—7日、7月13—18日、7月26—29日遇近200 mm的强降水,因降水频繁、雨量大、覆盖范围广,形成流域涝灾,造成试验田间歇性积水,导致田间渍、涝,出现短暂黄苗和部分倒苗现象;8月阴雨调和,有利于玉米恢复长势及籽粒形成;9月以晴好天气为主,有利于玉米灌浆成熟,为玉米高产奠定了基础,但收获期遇强降水,给收获带来不便,因此推迟了收获期。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整个生育期内,对各处理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指标、产量等进行观察记录。
1)各处理选取3个点,每个点选相邻2行,每行连续取10株,共取60株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记录关键生育期。由于穗位叶宽与茎粗呈线性正相关,本试验对穗位叶宽不做调查,以乳熟期茎粗、成熟期株高、灌浆期玉米叶色为农艺性状指标。为方便测量,茎粗指标用软尺测量的玉米植株基部第一完整节中间位置茎围长度表示[2]。
2)各施肥处理避开边行分别随机选10个点,每个点取相邻3行,各连续取10株测产,同时各取其中间一行第2、4、6、8、10株考种;CK避开边行随机选取3个点,每个点取相邻3行连续10株考种,考查各处理经济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生育进程
由表2可知,各处理夏玉米全生育期在99~110 d,CK生育期最短,处理1生育期最长;配方施肥下,夏玉米生育期较CK平均延长7.6 d,延长7.68%。从拔节期到吐丝期(夏玉米需肥最为旺盛时期)经历日数看,CK历时20 d,处理1和处理2历时25 d,处理3、处理4和处理5历时24 d,施肥处理组比CK长4~5 d。
2.2 玉米农艺性状
由表3可知,各施肥处理在株高、茎粗和叶色方面的表现都明显优于CK。CK茎粗为6.54 cm,各施肥处理平均茎粗8.27 cm,较对照粗1.73 cm,平均增加26.45%。CK株高1.73 m,各施肥处理平均株高2.60 m,较对照高0.87 m,平均增加50.29%。各施肥处理灌浆期叶色浓绿,长势健壮,CK叶色呈黄绿色,长势弱。
2.3 玉米经济性状
由表4可知,不同施肥处理的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较CK均显著增加。处理2穗长最长,为14.16 cm,5个施肥处理穗长较CK平均增加3.9 cm,平均增长39.63%;穗行数最多的也是处理2,为15.8行,施肥处理穗行数较CK平均增加2.1行,增加15.67%;穗粒数最多的同样是处理2,为424.6粒,施肥处理穗粒数较CK平均增加186.04粒,增加82.14%;千粒重最大的是处理1,为326.6 g,施肥处理千粒重较CK平均增加80.08 g,增长率33.92%;处理2每667 m2产量最高,为573.1 kg,施肥处理每667 m2产量较CK平均增加342.6 kg,增产166.80%。
2.4 经济效益
由表5可知,施肥处理每667 m2平均产量效益为1 424.8元,其中处理2最高,为1 490.1元,处理5最低,为1 351.7元;CK的产量效益为534.0元,施肥处理每667 m2平均产量效益较对照增加了890.8元,增加166.82%;施用玉米专用配方肥(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每667 m2平均产量效益为1 443.1元,较CK增加了909.1元,增加170.24%。
施肥处理每667 m2平均纯收益为1 286.8元,较CK增加752.8元,增长140.97%,其中处理2每667 m2纯收益最高,为1 345.1元,较CK增收811.1元;施用玉米专用配方肥每667 m2平均纯收益为1 300.6元,较CK增收766.6元;处理5(按方施肥)每667 m2纯收益为1 231.7元,较CK增收697.7元,增收效果不及玉米专用复合肥。各施肥处理产投比均大于10,平均10.4,肥料投入效益显著,其中处理5产投比最高(11.3),处理4最低(10.0)。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2021年泗县夏玉米生产中,按照农业部门推荐的夏玉米施肥配方,施用玉米专用配方肥或按照配方施肥,夏玉米的生育进程、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效益等表现良好。
与对照组相比,配方施肥组夏玉米全生育期平均延长7.7%,乳熟期茎粗平均增长26.5%;玉米平均株高增长50.3%;穗长平均增长39.2%,平均穗行数增长15.67%,穗粒数增长82.1%;千粒重增长33.9%;单位面积增产166.8%,平均纯收益增长141.0%。在2021年泗县夏玉米生长前期遭受渍涝灾害的情况下,配方施肥仍然取得548 kg/667 m2的高产,达到了产量目标要求,产投比超过10,肥料投入效益显著。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玉米专用配方肥多具有缓释或控释功能,营养元素释放缓慢,造成田间玉米未能早发[3-4]。但控失肥主要营养成分流失少,肥料利用率高,能够满足夏玉米生长中后期需肥旺盛、需肥量大的要求,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黄腐酸复合肥性能稳、肥效长,苗秆健壮,长势旺盛,增产效果明显,在试验中表现最佳[5]。普通复合肥和尿素搭配按照配方施肥,虽然达到了目标产量,但相对于玉米专用肥其总体表现欠佳。因此,建议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控失肥、缓释肥、功能型肥料等新型玉米专用配方肥。
参考文献:
[1] 孙义祥,袁嫚嫚,郭熙盛.玉米专用肥配方设计与效果验证[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8):117-121.
[2] 赵晓燕.玉米穗位叶宽与茎粗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9):126-132.
[3] 刘加廷,邱化义,张兆坤.红四方养吧40%控失肥在涡阳县夏玉米上的施用效果[J].农技服务,2021,38(3):17-18.
[4] 吴躍进,杨惠成,余增亮.“控失化肥”示范应用效果及机理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7(24):22-24.
[5] 张标.黄腐酸复合肥推广应用效果[J].腐植酸,2000(2):34-35.
(责任编辑:张春雨 盛 伟)
收稿日期:2022-07-13
作者简介:杨秋实(1972—),男,安徽泗县人,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土壤肥料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