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东
消費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2022年2月以来,在国内外错综复杂形势下,我国消费仍面临着多重考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频发,加之俄乌冲突推高上游能源、粮食等商品价格,消费短期受到疫情抑制和供应成本冲击,长期则面临居民可支配收入预期下降和居民负债高企的挤出效应,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大拖累。对此,中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短期看,疫情得到控制后消费将加快恢复正常化,若不透支未来消费,尚需持续改善经济发展预期,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以改善可持续增收预期,提振消费者信心。
3月份以来,吉林、上海等地受疫情影响,居民衣食住行均受抑制,生产及物流运输活动受阻,高接触服务业客流量大幅下降,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全面促进消费政策落地见效,居民消费展现出较强的自我修复力,6月以来消费增速快速实现企稳回升。
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较快恢复正增长。疫情多点散发较严重的3-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分别下降3.5%、11.1%和6.7%,6月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迅速由降转升,同比增长3.1%,居民衣食住行消费逐步恢复正常化,体现出不受外部干扰下居民消费的稳定性。即便疫情引致的消费损失难以回补,消费者仍通过线上渠道购买所需商品或服务。2022年1-7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7%,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5.7%、3.4%和5.0%,均高于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6-7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分别下降4.0%和1.5%,电影票房收入6月同比下降8.7%而7月同比上升8.6%,降幅已较4-5月份大幅收窄或转正。同期,上海、吉林、北京等受疫情冲击较严重的省市,零售、餐饮等商贸行业市场主体已恢复正常经营,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降幅比4-5月份大幅收窄。
二是汽车等乘用车消费增速触底反弹。汽车消费在社会商品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汽车消费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约10%,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高达近30%。3月以来,汽车领域芯片短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缓解,疫情引发汽车需求收缩和俄乌冲突推高原材料价格和供应链成本,汽车消费遭遇一定冲击。在疫情防控和出台提振汽车消费政策落实下,6—7月社会零售额中汽车类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3.9%和9.7%,同期汽车产销量呈现明显回升迹象,当月同比分别增长26.8%、31.5%和23.8%、29.7%,产销表现已好于历史同期。
三是家电等日用品消费持续恢复势头良好。3月以来,疫情冲击下,线下主流市场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销售一度遇冷,上海、吉林等疫情严重地区半数以上门店关闭,与家装等相关的套餐类家电销售显然受阻。2022年1—7月,日用品类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3%,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长1.4%,其中6—7月日用品类消费同比分别增长4.3%和0.7%,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长3.2%和7.1%。
四是居民服务性消费稳步恢复向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最终消费支出中商品和服务分别约占50%。3月份以来,疫情反弹让居民生活服务性供给再度被冻结,其中休闲旅游、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文化教育等服务消费下滑严重。二季度疫情较为严峻时期,服务业消费指数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5月以来,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促消费政策效应显现,餐饮等服务消费恢复程度大幅提高。其中,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恢复至疫情前的八成和六成,居民积极开展外出购物、就餐、旅游等活动,服务性消费正在恢复正轨,只要疫情约束解除,服务性相关消费将会得到一定回补。
疫情暴发以来,居民已持续承受困扰2年多时间,工作生活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犹在,消费支出意愿减弱,就业和收入预期下降,预防性储蓄大幅增多,住房债务负担产生挤出效应,将对释放消费潜力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预计,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恢复至4.5%左右,很难以恢复至疫情前8%左右的水平,可能拖累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实现。
一是居民消费意愿下降且支出减少。受疫情持续散发冲击,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下降,消费支出已出现下降态势。2022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8%),其中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1.3%的食品烟酒消费支出仅增长4.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3.9%的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同比增长6.0%,而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2.7%的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同比增长仅为2.6%。支出结构看,居民在消费支出上表现较为谨慎,衣食住行等必需品支出保持正常增长,而非必需品的消费支出增长放缓,表明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仍在持续。
二是失业风险上升引发预防性储蓄。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许多企业停工减产或歇业,大量从业人员面临失业风险。疫情严峻时期,4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高至6.1%,随后有所回落,但2022年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7%,高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失业率均值为6.0%,高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水平,尤其是16—24岁青年失业率持续上升,7月份达到19.9%的新高。疫情影响下互联网大厂等企业招聘需求有所缩减、线下招聘推迟,部分企业启动大规模裁员加剧了裁员失业预期。对就业前景担忧使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挤压了当期消费。中国人民银行6月底调查数据显示,二季度有58.3%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增加储蓄,较上季度增加3.6个百分点,增幅是自2021年二季度以来新高,已连续第五个季度上升。2022年上半年,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超过2021年全年新增住户存款规模;截至7月末,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10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98%。
三是居民可持续增收的预期继续转弱。疫情影响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已在逐步下降,尤其是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减少,未来持续增收的预期在减弱,严重制约其消费能力。2022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0%,除占比57.3%的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4.7%,占比15.4%的经营净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同比增长3.2%,较平均增速低1.5个百分点,其中居民一产、二产和三产经营净收入分别增长1.6%、5.0%和3.5%,尤其是从事服务业的居民经营净收入受疫情影响较大。
四是住房负担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2022年二季度居民杠杆率已快速升至62.3%的高位,较2021年四季度略升0.1个百分点,表明居民增加住房负债意愿不强,甚至加快提前还贷,减轻债务压力。在“六个钱包”支援下,年轻一代实现按揭购房,但债务负担加重,透支家庭消费潜力。2022年上半年末,居民首套房平均房贷利率仍维持在5%以上,二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6万亿元,仅比一季度末增加600亿元左右。2022年6月,百城平均房价仍在持续上涨,同比上涨城市个数达到64个,并将带动房租价格抬升,将进一步挤压居民日常消费的空间。
3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地方连续出台诸多促消费政策举措,多领域促进消费回补和释放消费潜力。在落实落细现有稳经济促消费政策的基础上,重点把改善市场和收入预期作为全面促进消费回暖和释放消费潜力的主攻方向,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重返消费启动的良性经济循环。
一是持续改善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释放更加积极的稳预期政策信号,稳定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支持各地据自身财力向中低收入群体发放“消費券”或现金补贴,落实以工代赈等稳岗拓岗措施,让消费有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支撑。重点加大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千方百计拓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渠道,完善零工市场供需对接、人员培训、社保补贴等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好工资拖欠问题,并设立就业歧视反馈投诉渠道,严惩各类就业歧视行为。鼓励各地酌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部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上浮部分,利用各类专项资金提供2~3年的抵补,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预期。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来源渠道,适当降低股市、基金等投资理财相关税费,支持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沿地铁、商场门口等地区摆摊设点,以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补贴家用。
二是持续改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适应性发展预期。加大力度推动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见实效,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维持正常经营。出台数字化技术应用和设备购置税减免、贴息或将其列入技改资金支持,引导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大数字化改造,推进社群及离店营销,积极发展无接触生鲜零售,鼓励开展外卖、团餐、外摆打包等新业务,增强中小微企业线上获客能力,持续改善市场预期。出台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具体办法,支持互联网企业扩招展业。紧贴市场需求变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建设新型消费商圈,打造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和消费时尚风向标,培育一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新平台,
三是持续改善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预期。坚持“房住不炒”总基调,因城施策逐步放松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限制,增加住宅特别是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房供应,适当下调房贷利率,取消对购房资质的审核查验,明确地方和金融机构“保交楼”责任。落实落细汽车购置税减免或购车补贴政策,优化新能源汽车摇号或竞拍指标的做法,简化购房购车贷款、上牌、过户等手续,启动不限行、停车减免费政策,进一步提升家庭私车消费。鼓励有条件地区推进消费电子和家电促销,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对受疫情影响收入难以持续的消费群体,鼓励金融机构或网络支付机构采取调整还款计划、合理延长还款期限、减息免息等措施,分类分级适度增加居民消费信贷额度。
四是持续改善商品和服务适销对路的供给市场预期。引导企业加大适销对路产品和服务研发力度,向消费升级的居民用户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或服务,持续提升新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鼓励龙头企业聚焦攻克“卡脖子”技术研制高精尖产品,加快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发展,着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其研发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和物美价廉终端消费品。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鼓励企业研制智能新产品,发展本土制造消费品品牌,重振老字号品牌。推动企业开展低碳改造,研制推出符合时尚潮流的绿色低碳产品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