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羔羊
母亲从老家来到城里的我家小住。第一天晚上,我下班回来,母亲已经把饭做好了。饭桌上,母亲忽然问我:“对面住的是什么人呀?我今天听见他们家的门响了好几次,还有孩子的哭声。”
我摇了摇头,脑子里拼凑着对面邻居的样子,居然模糊不清。搬过来五六年了,我们也就是早上上班的时候在电梯里碰见过几次,每次都是点点头、笑一笑,就算打过招呼了。
对我漫不经心的态度,母亲很不满意。她说:“远亲不如近邻。万一有个什么事,也能互相帮个忙呢!对门住着,咋就不能把关系处得热热乎乎的?”
妻子在一边解释说:“妈,城里不比乡下,大家都不串门的。再说了,谁知道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呀,不知根不知底的,还是少惹麻烦的好。”
母亲白了我们一眼,不再提这件事了。
几天后的早上,我又在电梯里遇到了对门的邻居。女邻居穿着职业套装,干净利落,看上去像个白领。她冲我笑了笑——不是以往礼貌性的那种,而是带着一股朋友般的亲热劲儿——边笑边说:“你母亲真是好手艺。昨天她给我们送了一份烙饼,说是她自己做的,味道好极了。”
“是吗?”我有点惊讶。母亲居然没有跟我们提起。
再见面的时候,我们的话就多了起来。男邻居会跟我们聊聊股票,女邻居会跟我们聊聊孩子,话题很芜杂。偶尔,我们还会互相分享一点儿小喜悦,分担一点儿小忧伤。
又过了几日,楼上楼下的邻居在电梯里遇见了,居然都开始跟我打招呼,熟络得像是久别重逢的亲人。特别是楼上的一位老太太,脸上泛着红光,跟我说:“哎呀,我听你母亲说了,你爱人在市三院当大夫。我孙女也在那里呢!去年大学毕业,在那里当护士。我跟孙女说,以后就算有伴儿了,有什么事,互相有个照应。”
隔三岔五的,我就能收到老太太送来的点心。自己烘焙的,精致小巧,味道比店里买来的可口许多。还有一次,我收了一堆快递,往楼上搬。一位大姐热心地帮我搬了一箱水果,边走边说:“你母亲说话可真有意思。我妈以前特闷,不爱跟人聊天,自从认识了你母亲,变了个人似的,精神状态也好多了。”
我俨然成了楼里的“网红”,跟我打招呼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我以前好像从来没见过,现在却都知道我做什么工作,知道我毕业于哪所大学,知道我有一个当医生的妻子,还知道我有一个马上就要高考的儿子。
我有些不安地劝母亲:“这样不好吧?把自己的底细全透露给外人。”
母亲瞪了我一眼:“一个楼里住着,咋能是外人呢?你忘了在老家,整个村子的都像是一家人。你小时候,妈身体不好,缺奶,抱着你东一家西一家地找奶吃,没见谁把咱当成外人。”
我红了脸,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天,母亲忽然问我:“怎么建微信群呀?”原来,母亲出去买菜,沒去菜市场,却七拐八弯地摸到了郊区的一家菜园,买回的菜新鲜又便宜。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栋楼,不断有人央求母亲多捎些菜回来。母亲的手机热闹起来,人也跟着忙碌起来,陀螺似的,比在老家还要忙。母亲有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的全是楼里的住户,一共30多家。每户每天需要的蔬菜种类,都一一做了登记。母亲年轻的时候在村里当过记分员,说起来,这正是她的长项。
我冲母亲抱怨:“让你到城里来是想让你享清闲的,你把自己搞得这么累,还不如回老家呢。”母亲连连点头:“是啊是啊,要不还是送我回去吧。”说完哈哈大笑。
农忙前,父亲打来电话,要我抓紧送母亲回去。送母亲回去的那天下午,母亲在微信群里道别。很快,下面一层一层“架起了高楼”,满屏都是不舍。母亲埋头刷着手机,不说话。我也沉默着,脑子里全是一页一页翻开的日子,算起来,一共19天。